“3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周 三 發 布 魔 都 戲 劇 預 告

周 五 發 布 魔 都 展 覽 預 告

2019 / 03 / 30 上海 | 多雲轉晴

那些談戀愛的,那些孤單的,

那些成仙的,那些離群索居的,

那些帶孩子的…

那些無處安放的看展情緒,

映射在圖文裡,投遞給看展樹洞。

我們真誠,我們熱愛,

我們有血有肉有溫度。

匯聚看展愛好者熱情,3月看展總結。

(微信:Art_inSH2018,邀你進看展群)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被打上釘子的地板大裂縫 (創意的修復)@Lusili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風平浪靜的下一秒是風暴即將來臨。@yan7boom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不同收音機播放同頻聲音@tate modern, London@MElOD1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生日快樂,該許願了!”@陳乜乜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在身邊就能看到這麼多幹貨,感覺很幸福哈哈@SIMPLE studio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RAM. 春天是滿地的好看小姐姐,是走著走著就入了別人的vlog.@吃茶少女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雖然覺得這個展蠻無聊的,但是這張真的很像我在加班時的狀態@X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陳可的「和爸爸聊天才是正經事」,在畫作裡和爸爸的對話也是對逝去的那個年代的致敬,尤其看著用粉筆寫在牆上的那些字,文字和畫都很有力量。一出餘德耀美術館,我想做的第一件正經事情就是和我爸聊個天!@Hazelbtw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上週認識十四年的男孩來上海,一起去看了草間彌生的展,一起吐槽看不懂的藝術,一起回憶那些青翠的再也回不來的日子。經過這幅畫時,忽然明白了字裡行間“春天已逝”的哀傷。@Fernweh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每位主人公佩戴石膏面具,在生活場景中正襟危坐。 雖然面部信息被掩蓋,但卻展現出了更多的情緒和內涵——驕傲、恐懼、平和、無奈、隱忍,等等都因此被放大。似乎有股力量在緩慢釋出…@Bee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2.12 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館看到的杏花綻放圖,梵高弟弟家生小孩了,他作此畫送給他弟弟,寓意新生。@None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2010年世博會里小板凳拯救了排隊的我們,如今它功成身退化身展品,成為一段城市歷史的有趣見證。@(ฅ~ω~*ฅ)暢暢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上週忽然在學校(上海理工大學)一食堂旁邊的牆上看到的,一幅沒有作者噴繪。從來沒有覺得牆上噴繪也那麼好看。 平時看展覽,畫都是不可以觸摸的。第一次觸摸到生活中的畫,感覺食堂,甚至整個校園都變得有藝術氣息了。 希望學校發現了不要再塗抹掉,希望校園裡多一些這樣的藝術作品。@初晞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看展群的小夥伴們討論,要不要在展品前故作專業的解讀,我覺得不以為然。 直到來龍美看的第一幅畫,覺得眼熟,忍不住向朋友安利:你看,這肌肉、還有3塊畫板向上排列,需要抬頭才能看全,多像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啊,啊,你不知道啊,就是那個上帝和亞當手指相碰的那個。 等會,果然看到喻紅模仿《創世紀》畫的作品,碰手指的動作也出現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裝X有風險,驗證是王道。@野蘭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今天去了第一天的托比亞斯雷貝格的《如果你的眼睛不用來看,就會用來哭》。 總的來說,體驗感佳:從導覽冊的“菜單製作”,到肉鋪的食物、新鮮的花香和花瓶肖像、從尿尿到茶室裡喝茶、放屬於自己的音樂享受兩層樓高的霓虹蹦迪到頂樓的酒吧、第一次醉在美術館…觀展從外部與眼睛觀看變為一場全身的循環。今天的講座裡藝術家提到:希望所有看展的人都可以帶著一個“好心情”回去。 但這份心情並不僅僅是輕鬆愉快,彩色電視的測試信號其實是我們面對這一系列彩色元素的測試,元素們被解構重製在新的形式裡,誘人和快感無時不刻發出他們的信號:如果你不仔細看,錯過了信號的提示,那這些問題將不斷回到你身邊。@表情頭像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最近看過最棒的展覽莫過於董其昌書畫展。 自己雖然不懂書法繪畫,看展時甚至有些繁體字都不能辨認,但就是很震撼人心,看到那些書畫,來自幾百年前的明朝,流傳至今,保存完好,有點感動。跟著周圍懂行的人,一路聽他們高談闊論,講解其中的奧妙,也渴望能從中學到一些藝術審美的方法。全程興致勃勃的看展,看那些飛揚靈動的文字,意境深遠的山水畫,靜靜地享受週末時光,內心平靜,就很美好。@翰墨春秋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正如資深策展人曾明俊所言:“貫穿美術館各個樓層的關鍵意圖是通過將藝術與其他社會領域相結合來挑戰藝術的細分化。展覽包括廣泛的合作者:花藝師、藝術家、手藝人、肉販、建築師或調酒師,他們其中每一個人的重要參與都帶來了不可預知的情境。有些作品逾越了美術館的常規開放時間,而這也挑戰了我們試圖在一個單一的時刻領略全部展覽的習慣。”@春江小熊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文化博物館,離上海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良渚文化在中國考古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中的地位就不做贅述了,很想分享一下這幾個對我觸動尤大的展品,它們是距今4900年的人們捏出的泥塑,有小象,豬頭,蜥蜴等等,惟妙惟肖,憨態可掬。那時候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我無從想象,但從這些可愛的小物件裡,卻能看到他們對生活傾注的好奇和真誠。春天到了,也該騰出片刻,坐享門前風光。@陰天不下雨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原畫是小彼得·勃魯蓋爾的《農民的婚禮盛宴》,在西方繪畫500年展覽上看到的。當然這是局部圖。我很喜歡看名畫的局部,因為覺得傳世名作的所有細節都經過精雕細琢,任一角落皆可成畫,非常有趣。就比如這幅圖中,婚宴上忙碌的人當然沒有時間細細洗手,圍裙上的掌印實在太生動了哈哈哈! 強烈推薦整個展覽哦,非常值得一去。@清歡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親眼得見英國國家美術館梵高的向日葵激動的不行不行。可以很近距離的欣賞梵高的筆觸,為了畫出向日葵毛茸茸的質感大塊大塊顏料的疊加。 我有些明白了“我至今滿腦子都是向日葵”的感覺,那是一種衝擊。 順著梵高簽名的紋路甚至能夠想象出他提筆完結的那一瞬間。觀展體驗簡直完美,英國展覽的玻璃用的都是把反光作用降低到最小的,既保護了畫作又讓欣賞者更好的觀賞細節。 最後,梵高和高更被肩並肩的放在一個房間展出,也可能是英國人的惡趣味。@Eugenenenenenenenenene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Louise Bourgeois—“永恆的的絲線” 雖然在此之前,已知一二,但面對所有作品的時候,我產生了同理心。不得不說,她真實實現了自己所說的“aggressive artist”。因為她的坦白讓我覺得冒犯,甚至覺得被窺視了個人內心。看展於我,很少有這樣的想法。 LB的所有作品,再次印證,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對一個人影響深遠。父母對孩子開啟人生的方式極為重要。無論作品的主題(e.g.“the spiral and the twisting”...)、表達形式上(雕塑、紡織、印染...)以及展現方式都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用原始的方式複述經歷。 紀錄片裡,訪問者寥寥數語,她一個人面對鏡頭可以一直講述。表達欲強烈。情感豐富且敏感。真實又可愛。如同她的作品,溢滿情緒。 童年的創傷和不安全感(e.g.“Do Not Abandon Me”,“Umbilical Cord”...)、 親密的渴望和脆弱(e.g.“The Couple”...) 最後,“Know yourself in order to be happy.” 母親對其的影響最為深遠。展出的作品幾乎永遠都和LB的童年,母親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在講Abject Art的時候,講到了“uncanny”,舉例的藝術家是Louise Bourgeois,作品“Spider”。 第一次在iPad上看到是有點恐懼感的。瘦骨嶙峋,卻巨大無比,從天而降一樣,赤裸有力的扎一個廣場上。當自己看了奇怪的東西吧,沒在意。但很久,腦子裡都會有那隻蜘蛛的出現。揮散不去,似曾相識。 講完“uncanny”沒多久,發現LB的展覽開幕。@Faye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在天津通宵一晚後回到北京不知道去哪兒漫無目的走在路上,路過中國美術館便走了進去。看到展覽主題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便不抱太大期待值沒想到還是被好幾件作品感動到了。選了這張的原因是,這幅作品的名字叫《春天的微笑》。沒有眼睛沒有神態只有微揚的嘴形,但依舊能感受得到少女內心的喜悅,對於一個敏感又多愁善感的少女,對於春天到來的美好,她的笑就是這麼含蓄又溫暖。只是當我站在她面前看到她時,我看不到春天的美,看到的是殘忍,是殘缺的美。在她面前我是剛失去了一個深愛了三年的少年的人,如果我還能笑,一定是雕塑裡少女的模樣,我不希望別人看到我的眼睛,眼裡藏著太多的美好與絕望。但當我看到春天的京津的藍天我知道,我會在春天繼續微笑繼續愛。同時也很感恩回到滬還有人牽掛。謝謝展覽君。@三絃子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古埃及同其餘三大古老的國度構成了我們觀念意識裡的四大文明古國,可是很可惜,它和古巴比倫、古印度一樣,在歷史的更迭中,被其他文明取代。而只有古中國還在延續著它的歷史命脈。這個展覽,只是展出了古埃及文明的部分代表文物,卻讓人瞥見了當時人們對於生命的尊重,與中國完全不同的文化。不禁感嘆,文化多元,卻知之甚少。古老的國度-浙江省博孤山館區

@Skylar 樂悠悠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從畢加索到基弗一一路德維希的藝術課”展# 在南博和畢加索不期而遇 最喜歡的一幅畫 花瓶邊的男人和女人 闡述了愛情的一切可能 “兩人各自享有對方一半的面容 愛情使他們在空間的錯亂中實現與彼此的親密交融 合二為一 “從另一方面看 兩人背對 神情凝滯 似乎表明兩人在這段關係中的疲憊 這與被強加在兩人裸體上的如鎖鏈般的金屬衣帶一起 揭露著他們對這段禁錮彼此的愛隱忍的不悅 “也許這就是畢加索的愛情觀 比起溫順的過家家 愛情更像是一場略顯殘暴的狩獵遊戲 人們都在這樣的愛裡謀篇佈局 爭權奪利 “而愛沒有絕對的快樂和苦痛 因為愛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既是彼此成全 彼此退讓 也是彼此束縛 彼此折磨”@之一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喻紅“娑婆之境”—不知道為什麼走進展館一直盤桓在腦海裡的竟然是14年在紅坊的劉曉東個展“兒時朋友都胖了”,大約是從那時候起開始關注了喻紅這位畫圈“大姐大”。多幅巨型畫作充滿想象力,衝擊力和震撼力,喻紅的肖像畫也彷彿是在和模特對話,最喜歡的是“目擊成長”系列,生命中的重要節點和當時社會的重大新聞聯繫在一起,是個人與社會歷史共同發展與成長的記憶。@vera

“3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 精選上海藝術展覽粉絲投稿#福伯#之前我對福伯一無所知。第一次知曉,是在PSA的那篇年度展覽規劃的推文裡。第一眼就被主視覺海報吸引,當時並不知道這是福伯的畫。很慶幸,開幕在週三(我的休息日),20日那天陽光️極好,開幕之前的對談也剛剛好趕到,我對林慧靜女士記憶深刻,她實在太“可愛”,現場用粵語唸了詩歌,分享福伯(她的外公)的趣事,感覺他是個那麼鮮活有趣的人兒,懂的西語,會默默和街上的行人‍♀️比走路的速度,通過外文電視連接世界,愛在深夜畫畫兒不僅僅如此,林慧靜女士還在開幕時放了那個時代的歌兒,讓我們的心彷彿回到福伯那個時期的年代這是三月最心愛的展圖上是這次被作為主視覺的畫,這個男生看了好久好久,入了神,其間他身邊走過了很多觀眾,我想這就是福伯的魅力。對,他就是福伯,陳福善。

“3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 精選上海藝術展覽粉絲投稿

@綠子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 展出在上海寶龍美術館,可謂是佔了地利,蘇州往返上海一日遊,很方便。展出包括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藝術500年間,50位大師的60餘幅作品。很多在歷史書上看見的名字和圖片能有幸欣賞到真跡,真的很興奮! 最意外見到老勃魯蓋爾的《鄉村婚宴》,前兩天剛好在書裡讀到這一作品的介紹,畫面活動和人物眾多卻絲毫不顯得雜亂,印象深刻,現場看到真跡實在很激動。雖然不是大師們最著名的作品,但一次性囊括這麼多大師的作品,跨度如此之大,內容如此之豐富,實屬難得。@結桃醬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作為透納真愛粉,今天是純粹是為了透納大老遠跑到七寶去。在茫茫一大片人群中一眼就找到了他的作品。對我來說,在畫展的19世紀繪畫藝術愛好者來說,展出許多比較有名或者風格典型的作品,不只是透納,畢沙羅、馬奈、雷諾阿、莫奈,光是從風格和筆觸,他們的作品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誰的,於是倍感親切。一個藝術家是否偉大取決於他扭轉一個時代。我認為透納不算很革命性的人物,不如其他畫家偉大,可是他真真切切是個天才,這一點,從他孩童時期就已經顯現。@我不愛的是生物!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展覽中個人最喜歡的一副畫,喬治·德·拉·圖爾的《吸菸男子》。男子左手拿煙桿,右手持木炭,木炭燃燒發出的光照亮了男子的面部,整個人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平靜而柔和。黑色的背景給整副畫作增添了神秘感。男子的服裝也很有特色,頭戴黑色毛氈帽,身著紅色絲綢長袖,外面還套了一件咖啡色立領背心,領子也很貴族宮廷風。整幅畫明暗的運用和逼真的刻畫使我駐足,他似是有一種魔力可以平復人內心的躁動,時間彷彿也在這一刻凝結。@劉颺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teamLab是我在以前的工作中瞭解到的一個很棒的日本新媒體藝術團隊,以前經常會看他們的作品視頻,這次終於在國內展出,進入展廳內,感覺很親切很熟悉同時又非常震撼。@Yoli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RAM的新展中最喜歡的是《像素》,如今當我們的私人、職業和社交生活的所有領域都收到大眾媒介圖片、新技術和社交媒體驅動,而我們真正的自我成為了疏遠的畫面,我們還可以把什麼稱為現實?@黃子玥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昊美術館的新展。古典藝術對撞AI技術,可逐個像素複製出的作品是否還是藝術品呢。@花落花開幾番晴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雖然快要閉展了才去,還是要感慨下幸好沒有錯過。 “人們拒絕了這種悲哀,向天空舉起彩虹的盾牌。” 水是有靈性的,雨屋給體驗者的樂趣遠不止漫步在晶瑩光亮的黑暗中那種心靈悸動,不小心淋在肩頭的水滴和順著光線生長的彩虹,都會讓你忘記你還身處於鋼筋混凝土中。@魚桑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雨·屋」,雨夜·幻屋。這個只有一個展區,僅靠紅外線設備撐起的展覽,簡約而驚豔。我相信藝術是高雅的,同時也可以是貼近生活的。這個展覽做到了。你伸手向前,一步步往前走,感受雨在自己四周落下的感覺。在旁人看來,自己的身體似乎正經歷著傾盆大雨,只有你自己知道,孤獨的是心靈雨屋,保護起了自己的一小方天地。@浮歡~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Gallery Vacancy 規範的林泉。 藝術家喜用綠色,清爽的色彩和窗外正好晴朗通透的天光相得益彰。@Cicada_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這是一幅用琥珀創作的《星空》。琥珀畫的創作與小孩子在遊樂場裡玩的沙畫有些像,但是每幅琥珀畫作品看上去都毛茸茸的,給人特別溫和的感覺;如果貼近了細看,晶瑩的琥珀顆粒像極了糖塊,讓人垂涎。

@詩諾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陳福善展 雨水把夏花揉成一團 擠出鮮豔炸在窗前 在這副畫面前站了好幾分鐘 很符合最近的心境了@Carpe Diem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先驅之路·留法藝術家與中國現代美術#一九一一到一九四九,由傳統走向現代發展之路,沉溺於這方寸之間偉大的開拓者們只為走進你們的世界(此幅作品簡直就是抓住了愛情最好的瞬間)@丁欣和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藝術史40×40: 有趣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它們的排版也同樣需要藝術感。看著那些藝術家們以不同的手法將自己理解的抽象空間表達出來,突然有些感動。 坐在那個偌大的銀幕前,靜靜地看著人們面無表情又語氣焦灼地詢問著,或許是在暗自貶損自己的靈魂,或許是在剋制求救,忽然感覺很疲憊,漸漸習慣了在人群中極速穿行的日子,也彷彿漸漸忘記了本來的自己。 我們沉默地走來,亦將堅定地離開。在歷史的長河中駐足一看,中國的藝術的確從未間斷,並且,奔湧向前。@舊詞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餘德耀美術館謝素梅“安棲“了”引用句:“每個名字都有一個遙遠的事實.不是珍品,而是紀念物.名字既不是證據,也並非意見,而是傳說.名字創造了地球的傳說,因此已是完整的故事。” 名字可能承載了太多,據說人的死亡有3類過程 :器官停止跳動 化成了灰燼 這個世界沒有人再記得你的名字 。這個展部分事物有類似冥想效果,讓我能安靜思考一些有的沒的的過往,人生的境遇。尋自身之道,順其自然,返璞歸真不過我還是覺得可以再來個頌缽 再打個坐 探討一下自身的傳說 哈哈哈@Huang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這是草間彌生的展,其中大部分是關於愛的主題,而這一張卻是關於自殺的。我看到的不是一種絕望和悲傷,而是一種對生的渴望。中間強烈的色彩交融,看的心跳加速無法再直視下去,下意識地逃避了,這就是對於死亡的恐懼。@湯子包圓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托比亞斯•雷貝格的如果你的眼睛不用來看,就會用來哭。整個展覽對明豔色彩的使用大膽又不落豔俗。霓虹燈、亞克力、陶瓷、烤漆等等多種材料的使用,更是賦予了“色彩”更深層的觀賞意義。藝術花瓶與自然花朵結合在一起竟意外的和諧,明明色彩豔麗卻完全沒有奪取花的戲份,反而更添美感。這只是展覽的開始,但已經讓人感到眼睛還是用來看的好。@今天英語打卡了嗎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衡山·合集2樓的展《印物所與小黑泥的神奇世界》,“小黑泥是一種閉上眼睛的狀態,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覺的視覺表現”。小黑泥於作者而言,是一種載體,去表達他內心無法言說的東西。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黑泥,或是喜樂,或是憂傷,或是敏感。我也有“小黑泥”,我看不見它,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的存在。偶爾是黯然失色的,偶爾是明亮爽朗的,偶爾是暴跳如雷的。我的小黑泥陪我度過了很多個春夏秋冬,它承載著我許許多多的真實感受。此時夜已深,我的小黑泥已悄然上線。@:D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最近看了南藝美術館的黃鳴個展《大沉香(Remnants of Fragrance)》,細膩的筆法,真實地展現了舊物之美,對陰影的處理也非常到位。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南藝真的是大寶藏了,一個常年免費、不時有驚喜的美術館(最近有《重整|德國藝術立場》)再加上一個充滿藝術氣息、常有講座和公教活動的校園(上週去聽了一個美國插畫教授的講座),簡直是天堂,漫步南藝,在濃濃藝術的氣氛中,像小孩子一樣驚歎、好奇、驚喜!@Lily Liu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是草間彌生在大田秀則畫廊的展:我對愛的憧憬全部從我內心出發。在這兒展出的時候還不是大熱的打卡地點,喜歡她的作品,色彩太吸引人了,有童趣卻又有治癒能力,認真拍了許多,但最喜歡這一張,不經意又有空間感。但最喜歡這張不經意拍的,有立體感和想象的空間。治癒還是不治癒其實我不確定,當時急看展的時候有一個想法突然冒出來:重複並不無聊。@Therese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復星藝術中心,草間彌生的展覽。向天花板上仰視,不同的角度。@崇音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西方繪畫500年-60幅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有幸聽館長聊了這些繪畫作品歷史,瞭解兩幅館藏的藝術背景,顯得這寫作品更有靈氣。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旁若無人@Very Wang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王方科畫家個展。突破傳統的藩籬後,現當代藝術走向何方,應該是走向更加"真實"…不極端追求各種表現與形式,實現真摯、真實與連接,畫也是話,平衡亦穿透。…很棒的作品,感染其生機,切實獲益良多…@馬瑪麗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最近去看了喻紅的個展。開幕前一天去的,還碰到了劉小東,好開心 嘻嘻

@Jane_FN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清銅鍍金寫字人鍾,故宮鐘錶館。看”上新了,故宮”,被這個鐘的巧奪天工所震撼,今天終於在故宮親眼得見。它最神奇之處在於,啟動開關,寫字人就會在紙上書寫”八方向化,九土來王”。要是能看一次鐘的表演,真是無比寶貴的經歷了。

@三又王欠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週末正逢Art 24,遊走於美術館、博物館和畫廊。圖片拍攝於龍美術館(西岸館),走進展廳時,發現這裡是個拍剪影的好地方,參觀者都會在展品前駐足片刻,靜心觀看或拍照留念,我也駐足一會,拍攝一些好看的剪影。龍美術館的空間設計很好,大玻璃窗透進的光線充足又不失柔和,有很好的視覺效果。@極地夜空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豐子愷,大概是上海灘最佛系最接地氣的畫家吧,他的漫畫大多是日常生活,透著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出世的小智慧。這個展覽太小眾了,到3.30結束,在延安西路200號,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免費的,看豐子愷的漫畫真的超級羨慕,想過那樣的人生!@CJJ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雨屋# 屋子裡的雨,如同心裡的波瀾起伏。慢慢走的時候雨會停,不胡思亂想的時候也就會少了很多風吹雨打的狼狽。@木語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感覺被喻紅的“娑婆之境”驚豔到了,她的畫是不是有點自傳性質,筆下的人我感覺或多或少都能在她身上找到影子。底樓放映的影片還是很值得看,能更加直觀的理解這個展。看看她感受自己的方式,看看她輸出的方式。不僅僅是被展驚豔,更加是被喻紅驚豔到了,看展才知道喻紅是66年的,她完全沒有備受摧殘的面容,很優雅的老去。@果子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這件作品是在不久前結束的上海夢想生活方式展上看到的,具體名字忘記了,一個少女彷彿在沉思著什麼,覺得和展會主題很搭,可能也是在夢想未來的生活吧!@道不遠人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這是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看的一個展,這個展廳主要是服裝,不過很特別的是場館牆壁掛的全是畫作,二者融合的風格很獨特,喜歡^_^@囍囍囍囍囍囍囍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在上海雙年展,看到很多投影展廳,其中一個展廳在門外就已經聽到滔滔水聲,進去之後發現四面環繞著大海,眼前的海面由不見邊際的清澈慢慢漂滿了枯枝敗葉和人類垃圾,在眾多手持手機拍攝剪影的人群裡,我看到一個和我一樣若有所思的女孩兒:我在海里,海在哪裡。@裴姓青年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有一個“春初藝術名賞展”,進入展廳發現作品中有飛翔和浮游著一些無人知曉的生命體,在失重狀態下以奇特的姿態展現著生命的美感和想象的極限。這些充滿神秘色彩的生命體,有著華麗的外貌,似夢境中的幽影在譜寫春初藝術。@中國人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盧志榮的雕塑與器物作品展,主題是遠方。他的每個主題雖然簡約,但卻可以引人深思,帶入感很強。第一眼看到這個雕塑作品,給我的感覺就是遠方。有著強烈的超現實意味,有著一種矛盾的神秘衝突,遠方代表著未知,神秘,在遠方等待著我們的是什麼,是彼岸,還是其他的。@梔zz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以前很少關注草間彌生 今天是第一次瞭解她,她作品中,人是圓點,地球、月亮、太陽都是圓點,宇宙的起源就來自圓點。她的“執念藝術”帶給人震撼的視覺衝擊,無法忘懷。有人說她是在世的梵高,世界各地的草間彌生展覽,無論大小,總是門庭若市。上海也是如此。@三生 榕榕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兩年前因為各種原因錯過的雙年展,今年終於趕上了。偶爾覺得自己到了一種看展瓶頸期,拍照也是,這次努力進行了思考,試著拍些有趣的照片,於是構思了這兩張與。@酸菜罐頭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本月最喜歡的展覽是:西方繪畫500年,特別是帶著孩子一起觀展,感受藝術的魅力@麥易易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出埃及記》 “盲目相信行動的必要性” 付出與結果、勞動與工作間的極度不均勻 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的聯繫行為和存在呼應 了“我是自有永有的”@ViCkY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趕了趟雙年展的末班車。生命的面具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生,即使戴上面具也展現著不同的力量。@刁梵瑤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Ocat在我心中排名要超過大煙囪了。 每次策展都這麼有誠意,且議題開放度很高。這次的影像作品平均時長33',連蹲八小時也不一定能看完。 算法時代真可怕:你只會看到“你”最想看到的東西。——重蹈現實@小鬱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 作為將高級藝術和時尚面料結合的一個展,本紡織專業學生還是覺得大師的藝術不管利用什麼方式展示都是時尚。但是總的來說對於不同材質的面料可粗曠可細膩藝術效果多樣還是不錯的 安迪•沃霍爾從不解釋自己的作品,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如果你不去思考,它就對了。”@dddddd大兒童~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公眾號上推出西方繪畫500年展覽信息的時候,我就馬上去買了預售票,有非常多的名家作品,好多都是我欣賞的畫家,票買了3個月,一直沒有空去,直到3月27日,終於去了看了,剛進入觀展,是早期的作品,非常細膩,驚歎於大師們高超的繪畫技巧,慢慢往後看,隨著風格的變化,越來越抽象,當看到莫奈的睡蓮時,心中一陣狂喜,彷彿多年的願望實現了一樣,不過最讓人驚歎的,還是畢加索的鴿子,我當時是震驚在畫前的,就黑色的顏料,彷彿寥寥幾筆就勾勒了一隻栩栩如生的鴿子,雖然只是黑色的顏料,但又不同於水墨的感覺,異常乾淨大氣,完全折服。現場真實的畫作和我們在電腦前、畫冊裡看到的完全不同,色彩、油畫顏料的肌理,只有現場看了才能感受到它為何讓世人爭相追捧。在魔都的小夥伴,有空不妨去感受一番。@strawberry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這幅畫是整場最震撼的。原本想去看同場展出的睡蓮,結果看到這幅眼睛就離不開它了。豐富又鮮豔的色彩,視覺焦點又會集中在畫的中心位置——海上升起的維納斯。整幅畫明快又焦點突出,大概全程看了十多分鐘。人類果然還是從心底裡嚮往著光明的啊……@張一多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終於圓了3個月前就開始期待的[西方繪畫500年]夢。對莫里索的《露臺上的女人》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份喜歡感似乎快超過對於莫蘭迪的迷戀。展覽把《漫步》和《露臺上的女人》排放在一起,也是別樣突出馬奈和莫里索。最後,寶龍美術館的提醒信息很到位,誇!@張雲楊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今年1-2月份的“宇宙拓生”展覽,主要藝術家是當年寫出爆文《少年不可欺》的高宙維。從混沌到大爆炸,從空無一物再到多維萬物的宇宙,黑體、蟲洞、原體、量子隧道和引力透鏡等物理概念被裝置和影像生動的詮釋著。圖片就是高宙維的作品《量子隧道》。它的外觀是一個長方體,洞口為方形,由洞口進入,內部給人的視覺觀感卻是一個個無限延伸的弧形,像進入了無盡的維度深淵。此外,各個裝置之間並不是孤立的,它們會產生很多有趣的互動,在不同的角度觀看,會有不同的視野和發現。置身於這個空間,可以跳出自身的視角,看到不同角度的自我,思考宇宙和自身,時間和空間的關係。@瑤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展名為Space oddity宇宙怪談,我發現自己愈發對於機器人宇宙等題材感到熱愛,或許是人工智能的爆發,亦或是Elon Musk讓普通人走出地球有了可能。我憧憬科技的爆發,期待大於恐懼。@carsick cars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近期也跑去把“銀鹽時代”看啦,總覺得馬克·呂布的《北京琉璃廠》和電影《後窗》有著某種共性。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以及透過窗口去觀察外面的世界的這樣一種方式,都讓人願意反覆思考,去體會去理解。@張雲楊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平行:埃文·奧拉夫—充滿舞臺感、戲劇性、故事性敘事的照片,很有質感。@vera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雨屋」原以為裝置的互動體驗是我最大的收穫,卻意外的看到了許久不見的彩虹,小朋友一邊用手遮擋裝置灑下的雨水一邊用小手試圖握住彩虹,十分童趣。@阿佢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最近看了絲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覽,復刻的一比一展品令人印象深刻,花費了200萬復刻,非常精美@棉花糖小姐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層疊光影,紛繁交錯,虛實變化,可能就如同生活中的你我他吧…@綺^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打卡了草間彌生巜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展,週末去的,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特別是無限鏡屋,這個小小的隔間嚴格限制了每次進入6個人,時間嚴格控制在45秒鐘。鏡面和彩燈佈置成的無限迷幻空間。找好角度就可把自己拍成彩色太空裡的王。這次的展讓我對她的宇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Cc。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面料上的設計如同不斷自我拷貝與重複的排列,但如果包含了某種自我表達,又能貼合面服飾的裁剪和褶皺的變化,即使再普通的形狀都能成為行走的藝術。@Amie-穎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印象最深的上面那張照片,是在小劇場裡的。四個角落各有一面顯示屏,人們去尋找各自的角落,呆呆的望著自己的屏幕。就這樣聽著看著同樣的東西,不會再交流。唔,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啊。@斑 斕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去了Teamlab展覽:經過花的世界,走到了水的空間。動態的神奈川衝浪裡配上背景音樂,帶來了心靈的寧靜。@和機智不沾邊的加穗子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Olaf的攝影作品帶動每一個看展人的情緒。感謝成老師瞬間拍下我這個冷靜的側顏@曼曼Manon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8102展,生活的常態是孤獨,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又遇到用這句詩形容的人。 影像傳遞的信息真的是直接生動讓人印象深刻,讓普通人也能有共情。現實總是被調侃,儘管意識對於將來似乎是沒有驚喜的循環已經百無聊賴,但我們還是自然對將來充滿好奇。@Astrid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開展的當天就去看了龍美術館的【婆娑之境】。最喜歡的就是印在導覽冊封面上的這幅作品,是喻紅為自己的朋友所作的。“我還是那麼青春,那麼迷茫。”這句話觸動到我。喻紅的作品每一幅的色彩都太好看啦很喜歡!還有兩處VR體驗很不錯在龍美術館足足呆了兩個半小時,值得一去!

@Yvonne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17年7 8月看的李山老師的“昆蟲展”之人體昆蟲久久不能忘懷,可能是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特別能get我的點,也從這個展開始,才關注上海展覽活動發現了很多很有趣,很高深,很有趣的展覽@nigga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Tango × 科勒 漫畫個展「 任意門 Doors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展覽。感覺策展人充分利用了空間,角角落落都有有趣的漫畫可以細細觀賞哈哈大笑,展廳用“廁所隔間”隔開,繞來繞去可以看一個小時。@乃鬧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日本作家的草間彌生 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大部分展的作品,在我瞭解作者之前,總是有一種恐怖的感覺,例如我看草間彌生,那麼多眼睛,真的讓我心裡發毛,但是具體感覺,我是說不上來。還有那種三屏影像,在黑暗的封閉的空間裡,散發著具有作者想要表達的獨特氣味(這個在我之前看展時不曾注意,還是遠遠鼻子靈敏,她曾發現並告訴我),然後加上低沉逼仄的音樂,讓我有一種陰森的感覺。 草間彌生畫看起來很簡單,就是那種感覺用粗糙大毛筆和水粉在上面不加打底地刷,看起來像略有天分的小朋友作的。我想,他到底要表達什麼呢?眼睛?很多的眼睛,各種扭曲的臉,但是又流暢地接在一起,看那六副火山它的畫是一樣的,但是顏色不一樣,我之前一直覺得配色很重要,就是根據它的形狀和它適配的顏色應該是相近的,假如換一種反差大的顏色,那感覺會完全不一樣,但是這六幅,用的是反差很大且鮮亮的顏色,卻意外的和諧,果然色彩在藝術家的手裡可以完全靈活的應用,我很羨慕了,多麼希望我也能把兩個看起來不那麼合適的東西搭的很適宜,這樣我就能和別人不一樣,哎呀扯遠了扯遠了,總之我看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但是有點無邏輯而且現在也忘記了我想的是啥,所以還是去查了一下,找到我覺得最合適的評論,現在放在這裡 看似長在臉上的眼睛,有時望見的卻不是眼前之物,眼睛散步在那裡,看與被看並不又自己決定。這個世界熱鬧的擁擠著那麼多的臉孔、那麼多隻眼睛、那麼多鼻孔,而冷靜的黑白線條卻給人以迷惑,草間彌生說過“地球也不過只是百萬個圓點中的一個”,那麼這些點如何自處,站在這些線條中我們如何自處。@jinji kikko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今天在西岸無意間看到的攝影作品,順著濱江大道,有大大小小的展覽,這一張還是令我印象深刻,神態,坐姿沒有刻意凹造型的感覺@nigga

“3月,你看过哪些超棒的展览” | 精选上海艺术展览粉丝投稿

#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 預展的時候去的,圖裡的裝置通過多面的鏡子反射出無限延展的波點,宇宙的重複和永恆就在一個很小小的空間裡靠波點和鏡子實現了(當然還有我的手/手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第一眼就特別喜歡。@西希夕兮

5位幸運名單

@野蘭

@Faye

@(ฅ~ω~*ฅ)暢暢

@表情頭像

@:D

各獲得2張震旦博物館門票

請發送收件信息(姓名+電話+地址)至後臺

2019年4月5日前,統一發快遞寄出門票

4月5日逾期不領取,視為放棄

往期回顧

2019年2月看展總結

“2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 精選上海藝術展覽粉絲投稿

2019年1月看展總結

“1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 精選上海藝術展覽粉絲投稿

2018年12月看展總結

“12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 精選上海藝術展覽粉絲投稿

2018年11月看展總結

“11月,你看過哪些超棒的展覽” | 精選上海藝術展覽粉絲投稿

- END -

上海藝術展覽

後臺君個人微信號:Art_inSH2018

藝 術 讓 生 活 更 美 好

長 按 二 維 碼 關 注 本 訂 閱 號

喜 歡 分 享 給 朋 友 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