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润格”?

木幽书


润格,书画家出售作品列价标准,又你润例,笔单等。

其实,早在汉朝,朝廷里对写诏书或公文的官员就有给予報酬的作法,但"润笔"一词则自隋朝才有,隋朝郑译为皇帝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 ,他答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把稿酬,书画酬称为"润笔"。我们熟知的许多古代文人 都有不少润笔费,王勃,韩愈,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白居易,杜牧等 。润笔可是银两,亦可是粮食,布匹等物品,李白收酒,苏轼收羊肉,有的以墨,以纸,甚至以婢女作润笔。

一些文人成名后,慕名求文求书画者络绎不绝,收取润笔酬金在今天看来很正常,但古人写书作画,主要是挥洒才学,寄托情趣,用于友朋间传阅馈赠 和交流,是为满足个人精神需求,得到所属阶层的赞赏和承认,收報酬属潜规则,大家都在做,但不会太公开,清朝郑板桥自订润例,明码标价,这在当时也算是驚骇世俗之举,但这还是个例,当时还是以私下论价半公开为主。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书画作品成为商品,书画家按润格卖自己作品就很正常了。书画家润格或自己订,或请名人帮助订,如蔡元培为陶冷月写润格,因陶的中西融合的绘画风格正是蔡大力提倡的,陶冷月当年画价不低,40年代一幅貓蝶图卖30两黄金,震动画坛,



池塘卢雁图,575万成交,陶冷月画 。

如陈半丁卖画颇不如意,吳昌硕为他写润例并作推介,陈半丁卖画局面改观。



陈半丁扇面书画。

画家吳湖帆名气大,画价不低,润例一扇面16元,江兆申某次代别人向吳求扇面一幅,吳一高兴,画一青绿山水扇面,江来取扇时,吳要收32元(青绿加倍),江只好净贴腰包。
吴湖帆锦绣奇峰,成交4082.5万元
吳湖帆扇面。


瀚墨寻梦


润格就是书法、字画、文章的价格单。

文人雅士都清高,直接说钱觉得俗气,所以就给价格单起了个优雅的名字叫“润格”。

《隋书》里记载了一件趣事:

话说皇上令一位臣子起草一封诏书,臣子在写诏书的时候旁边有人围观。

有位话多的人说:你的的笔有点干啊。

这位臣子便开玩笑式的说:一毛钱都不给,这笔能湿润么?

自此便有了“润笔”一说,求取别人书法啥的给几个钱,后来演变为“润格”。

王羲之爱鹅,便写了一副字换人家的鹅,这就有了《换鹅帖》。

李白爱喝酒,据说经常有人拿酒换李白书法。

苏东坡喜欢羊肉,于是也有人用羊肉换苏东坡的字。

凡此种种,都算是润格吧。

说到润格,就不能不说说大画家齐白石有关润格的趣事了。

直接上图:

文: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够直接吧)

文:鄙人养病,午前出门闲游,午后申时接客。(找齐白石画画的人太多,齐老怕漏了客户,写此条字提示。)

文: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就是拒绝讲讲、拒绝请吃顿饭就想让画画、拒绝照相是有人照了相拿出去炒作,抬高画价。)

文:凡我门客,喜好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请安是假,让师母出来砍价是真,所以直接写将出来。)

文:送礼物者不报答,减画家者不必再来,要介绍者莫要酬金。(意思是别打算拿礼物换我的画,砍价的以后别再来,转介绍的别想拿提成。)

这幅意思是说,当官的想要我的画,打发个跑腿的来就行了。官不入民宅,这是规矩。


屯元国学文化


润格,在旧时期主要指文人墨客为别人创作诗词或画作所拟定的收费标准。润格,也被祢为润例、润约,魏晋时候还叫笔单。有了明码标价,便君子坦荡荡,老少无欺,公平自愿。明朝吴门四大家中的唐伯虎曾用两句诗来表达润格: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关于润笔费的标准,会根据书画或诗攵的品类不同而别,而不同类别中又将根据其规格不同而异,比如书画尺寸的大小,诗攵内容的长短都有不同的润格标准!当然,有的作家或书画家的艺术成就也体现在润格规格的高低上,这种方式延长至今!所不同的是,古人的社会地位多半是实至名归,因为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的舆论宣传和包装手段,故那个时候的艺术名人是完全靠实力说话,而今人却不尽然,这种取其糟粕弃其精华的行为令人不耻!更有些人唯利是图,完全将这门传统艺术商业化、夸张化,和唐伯虎″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闲适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炮父


润格,旧指为人作诗、作画等所定的报酬标准。是指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列价目标准,又称润例、润约和笔单等,如同发表文章的稿酬一般。



清风画院


润格就是书画家一段时间内自定的价格标准,有时也是市场营销中的参考,一般以尺幅大小,内客多寡而定,有时价格也背离了价值,是市场操纵而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