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采访、整合 | 鲍亚婷

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回家途中的经历,给车票添上几分回忆的重量;一张张车票、机票,不再只有红色、蓝色或者白色。

春运之际,全媒体邀请了10位朋友,分享他们在归途中的难忘经历。

“下火车后我和上铺一起去吃烤肉”

@游游游游

上次回家没抢到票,我坐了两夜一天的绿皮火车回哈尔滨。下面住的是当年在黑龙江当知青、现在回去看看的大爷大妈,对面上铺的小哥哥是个大学生。第一晚我们还谁都没搭理谁,卧铺车厢安安静静的。后来我发现他在看肥皂剧,我在看动画片,我俩就开始搭话,又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拿枕头打对方,就玩了一路。下车后还一起去吃了金刚山烤肉,现在还偶尔会在微信上聊聊天。

当绿皮火车被赋予浪漫属性

@可人潇潇

那次甘肃社会实践,我和他一起经历了露营月牙泉,看甘南的星星,在香浪节的藏包里醉倒。据他后来说,实践结束前一两天发现自己有那么一点的喜欢。回家的绿皮上,我们两男两女结队,白天一起打牌、一起吃泡面,热热闹闹的,没有觉得心情有什么起伏。

入夜不久,可能是凑巧吧,另外两个同学都睡了,只剩我和他醒着。原本我在看书,而摇晃的火车上,黑白文字无法进入我的脑袋。于是他说,我们来聊聊天吧。我们从实践趣事,聊到各自大学前的经历,他兴致勃勃说起自己中学的风云史。由各种装逼往事到罗曼蒂克史,让我感觉他是个很有趣的人。随后他抛出“早见晚恋是最好的”这样没有根据却有些道理的观点,我开始怀疑这位朋友该不是另有打算?

当时,火车咯噔咯噔的声音变得特别响,我听见他对我告白。又很巧的,两个熟睡的同学陆续醒过来,一脸懵逼看着我们两个人。绿皮狭小的过道人来人往,我的小心思霎时无从躲藏。终于,火车通过了长长的黑暗隧道,我说我答应你。

@彩虹鹿

刚和女朋友在一起后我们去了趟杭州,回家的路上为了体验生活,故意乘“嘟嘟嘟”绿皮火车回家。晚上我们裹着小被子一起看了《霸王别姬》,看完之后快到火车宵禁了,因为之前我们一直在互发“抱抱”的表情,我就说“要抱抱”,

于是拥有了第一次拥抱。这个归程是我人生中很难以忘记的一个夜晚,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仿佛能穿越时空的载具,看一部经典的《霸王别姬》,拥有第一个温暖的拥抱……

@相声界顶梁柱

我今年是和对象一起回家的。回家之前她来杭州找我,我们玩了几天就一起回的家,我觉得挺甜。上一次过年那会儿我们两个还没处对象,当时她就来找过我,我们一起回的家。今年她又来找我,我们俩在灵隐寺的同一个地方照了照片,有种仪式感。一年前一年后的感觉像是还愿,无论是现在夕发朝至的火车还是以后哪趟车,我们都会一起回家的。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图源:摄图网)

@啊啊啊啊啊

上次坐高铁回来,邻座是个在山东读研的小姐姐,聊了一路,我们是三个人一排的座位,我坐最外面,最里面是一个小女孩,特别可爱,拿瓜子摆成好几朵小花的样子,让我吃,后来到山东,旁边换旅客了,我们彼此也没留联系方式,感觉很舒适,“相逢何必曾相识”嘛。还有次坐普快回家,我睡最上铺,但上铺空间很小,我一起身就会顶到天花板,于是我老坐到下面的过道看风景、看书,或者发呆,然后和一对老夫妻聊起来了,他们是去看儿女的,聊得时候也很开心,人生百态,相见即是缘,能够触摸别人的故事,挺好。

@大兄弟

读本科的时候有一年开学早,春运车票很紧张,我最后抢到了一张哈尔滨到杭州的硬座票。

春运的硬座车厢大概是一节挤得像早高峰地铁的火车车厢,列车员检票时像公交车售票员一样嘶喊:“你们往里面挤一挤,里面还空着!”从座位到车厢两端的卫生间,十几米的路要走十分钟,而到达时会发现,蹲坑边肮脏的地板上坐着两个疲惫不堪打盹儿的人。和地铁不一样的是,这些买了站票的人要保持这样的状态长达35个小时。

车厢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工。

我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一路上妻子一直在数落丈夫,丈夫看起来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紧绷着糙黑的皮肤沉默不语。在封闭的空间里,我很快和他们熟络起来。妻子是从外地嫁到东北的,两口子在浙江打工,有一个儿子在村里由公公婆婆照看。妻子正是因为儿子的事情生气。儿子要上学了,村里的小学“教人写字的笔顺都是错的”。孩子在爷爷奶奶愚昧落后的骄纵和村里野蛮的风气下,不但不学无术,性格也变得蛮横狠恶,而公公婆婆保留了传统的封建观念,完全不听儿媳妇的意见。她怕再这样下去孩子会毁掉。

她的想法是要么自己留在家带孩子到县里上学,要么带着孩子到浙江借读。前者意味着家里失去一半的收入来源,后者意味着持续的巨额花销。二者都将使整个家庭的收入仅能勉强度日,在他们能作为青壮劳动力的几乎所有年限中,他们将积攒不下任何积蓄。她问我:“你读过书,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我不敢回答。对他们来说,任何一种选择,都是孤注一掷,都是绝境求生。

@某知名摄影师

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北京到杭州的车上,买不到票的人半夜上车,没有座位只能蹲在车头的地方,又冷风又大,突然很想把这个画面记录下来。

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一家人一起,到哪也方便

@西二教学楼保洁阿姨

我今年过年倒是不打算回去,一家人都在杭州了。在这里做保洁整整十年了,刚开始一个人来的,老头子没了,在老家待不下去,女儿又在这边,后来儿子也来。以前回老家都是坐火车,再早一点坐火车都要从窗子里爬进去,现在好多了。不过现在我们回去也不坐火车了,都是儿子媳妇开车回去, 一家人一起,到哪也方便。

回家路上的事故

@Tony’s House 老板

2004年春节回家那次,我坐大巴从苏州赶去安庆。在高速路上,我们大客左边有辆车想超车,但它速度又不够,一下子横插在大客上。我们的车当时倾斜了,眼看就要倒。还好大客本身重,司机师傅又有能耐,他转着就把车拉回来了。

后来警察过来,我们一车人签了保证书,司机师傅和他们去做笔录,换了个新师傅把我们载回去。我们一车人没事,但那辆小车上的四个人,好像没了三个。

指点人生的过客们

@小鱼叉

2016年我去上海看晚场的戏,回程只买到剩凌晨三点到站的绿皮火车票,一上车整个车厢的人差不多都在呼呼大睡。我还没习惯熬夜,半睡半醒地听对面一对云南来杭打工、乡音浓重的未成年小夫妻和一个在杭工作十多年的广告行业从业者的对话,竟然一听就是两个多小时。那个自述在杭州呆了十多年、一直没回过云南的男人听说小夫妻是自己老乡,十分热情地问起故乡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情况。后来又听说两人来杭的目的,就给他们科普杭州市的历史、薪资、住房和朝阳产业。那对本来想去服装厂工作的小夫妻听说行业前景不乐观后开始不停地就找工作问题发问,

面对男子的热情解答,他们却总是流露出茫然与沉默。如今他们都还在杭州的某个地方安居乐业吗?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了吧。

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图源:摄图网)

@程老板

有次从东站回来,碰到一出租车司机,我上了车就跟我聊天,问我学校年龄家庭,问的可细致了,不知道的以为是要给我相亲。知道我是浙大的,家是外地的之后,他开始劝我找对象找杭州本地的。说浙江女孩性格好,家庭富裕,环境宽松之类的。最有意思的是,他问我愿不愿意改姓,愿意的话他可以推荐我去倒插门。说

“你当程序员奋斗十年八年,都不如娶个媳妇把老丈人财产都继承了”,在下车之前,就差要到我微信号然后牵线了。

你有什么旅途的故事,请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

话题|回家路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