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本文是日本著名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2019年入學式上的致辭。

上野千鶴子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著名社會學家。日本戰後七十年來,她是日本女性學領軍人物,也是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女性學者之一。

上野千鶴子平日言辭犀利,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在這篇致辭裡,她依舊冷靜清醒,發人深省:

“你們應該都是抱著努力就有回報的信念來到這裡的。

可是,等待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世界上有即使努力也無法得到回報的人、有想要努力卻無法努力的人、有因為過於努力而身心

“請不要把你們的努力只用於自己的輸贏。

不要把你們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而是要用來幫助他們。 ”

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01

恭喜各位入學。今日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都是激烈競爭中的贏家。

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懷疑這場選拔考試的公平性。倘若不公平,你們肯定會很憤怒吧。

但是,就在去年,東京醫科大學爆出了歧視女生和復讀學生的醜聞。

根據文科省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和醫學部進行的調查,發現女生更難被錄取,男生的平均合格率是女生的1.2倍。

爆出醜聞的東醫大則是1.29倍,最高的順天堂大學是1.67倍。排名靠前的有昭和大學、日本大學、慶應大學等私立學校。

女生比男生更難被錄取,是因為男生的成績更好嗎?

02

公佈了全國醫學部調查結果的文科省負責人說:其他院系不存在類似情況,無論是理工科還是文科,大多數時候都是女生佔優勢。

事實上,各種數據都能證明,女性考生的偏差值要高於男生(注:偏差值衡量考生在全體考生中所處的位置,是日本大學錄取學生的重要標準,偏差值越高意味著在全體考生中的排名越高)。

首先,女生為了避免復讀,一般會在擇校時留有餘地,選擇那些比較容易被錄取的次選學校。

其次,東京大學新生中女生的比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突破“兩成壁壘”,這就意味著報考東大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優秀。

第三,四年制大學的升學率本身就有性別差異。

這一差距不是成績差距,而是由父母的觀念造成的。

即“兒子上四年制大學,女兒上兩年制或三年制的短期大學”這樣的性別歧視。

03

最近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馬拉拉·優素福·扎伊訪問日本時呼籲“女性教育”

的必要性。

女性教育對於巴基斯坦而言非常重要,與日本就毫無關係嗎?

給女孩潑冷水,“反正是個女孩”、“畢竟是個女孩”這一類的話,是“cool down of aspiration”,先把意願給冷卻下來。

馬拉拉的父親在面對“如何培養女兒”的問題時,給出的回答是“不折斷女兒的翅膀”。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翅膀,可是許許多多女孩的翅膀卻被折斷了。


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 馬拉拉 · 優素福 · 扎伊

04

等待著各位拼命考上東大的男生和女生們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呢?

在與其他大學的聯誼會上,東大的男生很受歡迎。

可是,東大的女生卻說,在被問到”你是哪所大學的“時,她會回答“東京的某所大學”,因為如果對方聽說“東大”就會退避三舍。

為什麼男生對身為東大學生無比自豪,女生卻不敢輕易說自己是東大學生呢?

因為男性的價值和優秀的成績是一致的,女性的價值和優秀的成績之間卻不能畫上等號。

女生從小就期待別人誇自己可愛。但是可愛,是什麼樣的價值呢?

被愛、被選擇、可以被保護,這樣的價值中隱藏著一種保證——絕對不能威脅到對方。

所以,女生會選擇隱瞞自己成績優秀和自己是東大學生的事實。

05

東大曾經發生過一起集體性侵事件,施暴者是東大工學院和研究生院的五名男生,受害者是私立大學的女生。施暴者中,三人退學,兩人停學。

作家姬野薰子以這一事件為原型,創作了一部小說《誰讓她蠢》,去年還在學校裡開了主題研討會。

據說,“誰讓她蠢”是其中一名施暴的男生在審訊時說過的話。只要讀一下這部作品,你們就能明白社會是如何看待東大的男生的。

我聽說,東大至今仍然存在不允許東大女生參加、只接收其他學校女生的男生社團。

半個世紀以前,我的學生時代也有這樣的社團,半個世紀後的今天這樣的社團仍然存在,讓我無比震驚。

今年3月,我以東京大學男女共同計劃負責理事、副校長的名義,發出了“排斥女生違背東京大學憲章所提倡的平等理念”的警告。

接下來你們即將生活的學校,是一個表面平等的地方,男女在偏差值競爭上沒有差別。

但是,從你們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隱形的性別歧視就開始了。

當你們走上社會,更加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將會橫行。

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06

為什麼大家都認定,工作是男人的事,家務事女人的事?家庭主婦是什麼,她是做什麼的?沒有衛生巾和衛生棉條時,女性來月經時用什麼?日本歷史上有沒有同性戀?

因為沒有任何人做過研究,所以也沒有先例可循。

因此,無論當時做什麼研究,我都是那個領域的開拓者和第一人。

如今在東京大學,無論是家庭主婦研究、少女漫畫研究還是性別研究,都可以取得學位。

但是,這一局面是我們這些先輩開闢新領域、不斷鬥爭為你們爭取來的。

而一直以來激勵我的,就是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對社會不公的憤怒。

學問也有風險,有些學科會衰落,也有些學科會興起。

07

你們應該都是抱著“努力就有回報”的信念來到這裡的。

可是,正如我一開始提到了錄取不公的問題,等待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而且請你們不要忘記,你們所獲得的回報,並不是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你們的環境所賦予的。

你們今天之所以能覺得“努力就有所回報”,是因為在過去的日子裡,你們周圍的環境激勵你們、敦促你們、為你們提供支持、褒獎你們所取得的成就。

世界上有即使努力了也無法得到回報的人、有想要努力卻無法努力的人、有因為過於努力而身心崩潰的人,也有在努力之前先被澆一盆冷水的人——

“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做到”、“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做到”。

請不要把你們的努力只用於自己的輸贏,不要把你們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而是要用來幫助他們。

請你們不要逞強,應該要承認自己的弱勢,互相支撐、彼此扶持。

等待著你們的是現有的學說無法完全適用的、不可能預測的未知世界。

一直以來,你們都在追求有正確答案的知識。

今後等待你們的,是充滿著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的世界。

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08

校園裡為什麼需要多樣性?因為新的價值是在體系和體系之間、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產生的。

你們無需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裡。東大為你們提供了海外留學和國際交流的機會,也支持你們參與國內的地域課題。

請你們走向世界,追求未知。

也不必害怕不同的文化,人生在世,天涯可存。

我期望你們能夠掌握生存的智慧,在任何環境裡,即使是東大這塊招牌不能通用的世界,即使成為難民,也能生存下去。

我深信,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掌握已知的知識,而是探索從未有人知曉的未知知識的能力。

探索知識的知識,稱為元知識,讓學生掌握元知識,才是大學的使命。

震撼全日本的演講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