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即将迎来“松绑”了吗?

dayu23


楼市调控即将迎来松绑了吗?

经过2016年至2018年,楼市走过了一波大幅上涨,房价早已高企,远远超过了一般民众的承受力,六个钱包都难以凑齐首付的程度,想买房的,买不起。

高房价已经失去了理智,疯狂上涨,如果不进行调控,那将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房价连年上涨的后果,一方面带来了全民参与炒房,房产占了居民家庭资产配的绝大部分,据专家说,占比高达80%,一旦房价回落,或者是经济下滑,失去了稳定收入,这样的家庭将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另一方面在高房贷压力下,每月除了月供,民众不敢消费,也没有多余的其他消费能力,实体经济因消费不足陷入低迷。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国家出台了密集楼市调控政策,才刹住了房地产这匹不羁的烈马。

因为地域不同,全国各城市楼市的实际情况不同,为避免调控一刀切,调控以地方城市负主责,因城施策。2018年底,菏泽市首先取消了限购政策,接着广州取消商住房限售,跟着珠海、杭州等城市也放松了调控政策。因城施策,楼市调控政策放松,并不是放开,始终要把房住不炒挺在前面,上面的城市并没有因为调控放松而出现房价大涨。

楼市调控政策也不是打压房价,目的是稳房价。房地产是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还没有改变,对经济仍旧起着拉动作用。上游的钢筋、水,下游的家俱、家电、装修,都高度依赖房地产发展。房价暴跌也不利于经济保增长,所以也不能因楼市调控,使房价大跌,稳房价是目标。

从全局上说,各地实施的因城施策,局部放松调控并不说明楼市全面松绑,出发点都是稳房价,保经济增长,防范风险的需要。2019年房住不炒的政策没有变,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没有变。


春雨来早


楼市松绑,是一个必然趋势,一年半以来的调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在维持在一个稳定或者略有下降的地步,甚至有些地方的房价拦腰式下降。和房价暴涨一样,暴跌一样不是国家和政府愿意看到的现象。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同步变化是一个合理的状态。

楼市松绑,也同时是给经济松绑,但是,松绑并不是为了让房价大涨,国家调控房价的态度很明确,住房不炒,是合理概念。


环京楼市房产人


楼市调控政策会迎来松绑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什么是松绑?什么是调控?从2018年下半年起,萎靡的房地产市场,为了提高房地产销售量,为了稳房价,从2018年下半年,湖南第一个放开限购,银行降准,你方唱吧我登场的各个城市抢人大战,我问一下,你还要怎么怎么松绑?还有什么绑没有松。

从银行降准释放到市场上的3.2万亿以后,我们有多少人到银行取钱,现在取出来都是新钱,说明了什么?从春节到现在,物价一直走高,又说明了什么?但国家宣称的是住房不炒,既然是住房不炒,你又松开调控干什么?,让更多的钱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是房住不炒?

还有现在的所谓城市调控政策,一调控房价就涨,在调控房价再涨,现在网上早就戏称调控只是为了涨价而已,而仔细去阅读这些调控政策,你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政策并不是为了调低房价而存在的,你们是为了限制人们购房的条件,而导致部分人员失去购买房子的权利,加大人们对不能购房的恐惧,是房地产交易市场出现短期的交易热潮,是房价在一段时间内飞速的飙升,这叫调控,也可以叫做是政策性刚需购房,而这样的调控购房方式,对房地产市场是有害无益的,造成的结果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样,高昂的房价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博弈,谁也不会是胜利者,就像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和工薪阶层一样,他们之间很难调和在一起,你广告打的再好,你形容的再美轮美奂,买不起,还是买不起,所以这么长一段时间的隐形松绑,效果收效甚微是一个道理。

综上所述这些所谓的政策调控,政策松绑的老把戏,人们已经厌倦了或者是无力接盘了,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市场或许真的该到了,换汤也要换药的时候了,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对,请加关注,谢谢,我们一起学习房地产知识。


習慣有袮112


几乎不可能在迎来像2015年那样的“松绑”

原因如下:

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部环境不稳,中美贸易战依旧在谈判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已经是老生常谈,各种数据都在显示现在经济形势不是很理想。前几天印度挑事儿被巴基斯塔扇了一耳光,今天又开始炮击巴基斯坦。中国的邻居,南亚次大陆不是很太平。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很久了,一直没有个定论,但透露出来一点点好消息,可能正在朝着和解的方向努力。

二、“因城施策”不是松绑,而是稳预期

很多中介和房地产商把“因城施策”当做是房地产行业松绑的表现。实际上,“因城施策”是中央在尝试避免“一刀切”,试图利用这种灵活的政策开始逐步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住建部取消公摊面积的事儿,其实都是在为以后这个“长效机制”铺路。

三、消费被房地产挤压,内需疲软,实体经济发展受到房地产压制

2018年的社零增速创15年来新低,乘用车销量28年来首次负增长,但房地产销售额却同比增长14.2%,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对消费和实体经济的挤压效应太明显,高额的首付和房贷已经严重影响到年青一代甚至一家三代的消费能力。如果这时候再对房地产松绑,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国经济将会被高房价彻底拖垮。

四、探索房地产行业长效机制才是正确的方向

“因城施策”,“取消公摊面积”,“房地产税”,中央正在努力解决经济对于房地产的依赖,甚至正在努力改革“土地财政”。我相信中央有魄力、有勇气也有能力建立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宗超的分析小站


2018年国际形式错综复杂,中国经济受到牵连逐渐呈现下行趋势,预计2019年针对房地产的政策将持续保持平稳的态势;

“房住不炒”依旧为2019年房地产政策主基调,“限购、限售、限价”等政策依旧执行,严控炒房行为;

最近各地楼市量价走势有明显放缓趋势,去化速度放慢,多地近期颁布的政策大多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处罚的;

最后:“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将为2019年楼市主基调,谢谢!


日说房产


住建部年前就重申,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以稳为主。

因城施政的政策主要是对房地产市场下行较为严重的城市,可以适当微调,但并不意味放松。而,市场相对较为稳健的城市,政策调整估计较难。

最近,媒体宣传的很多城市的涨价。不可否认的有些优质楼盘有条件涨价,但只属于个别,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可否认,楼市微调范围或将会继续再扩大。


余少说房产


去年2018年,中央和地方依旧保持高压态势对楼市进行调控,调控次数超过400余次,但到18年12月,多个城市出现了“松绑”迹象,菏泽,广州先后取消、放宽限购政策,随后珠海、杭州、衡阳也试探性进行房产调控松绑,,进入2019年 在“房住不炒”大前提下,部分城市会陆续放松调控。


中国建造师网


一个行业要健康长期持续的发展,谁都不愿意看见它暴涨或者暴跌,国家更是如此,不然一个行业出现问题会波及整个国家经济,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我国才出台了最为严厉的房地调控政策,限贷、限购、限户、限离婚时间、限房价的最高价,超出拿地价的多少不发预售证,无法上市销售,终于压住房价过快上涨,但是这还没有形成良性的长效机制,只治标不治本。到2018年底和2019年初,房价下降一部分,已经挤掉一部分泡沫,再一直降下去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所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出现了“一城一策”的策略,房价开始慢慢松动,不过,我们视野要看远一点长一点综合一点,从目前国家的综合调控情况来看:一是除特大城市以外,马上放开所有城市入户政策,引导人口向城市有序流动,二是完成国家城镇化进程,将有几亿人落户城市,解放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模式,向农村机械化现代化进展,同时也可化解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用工慌的问题,三是消除贫困人口,征地拆迁的人口转移到城市,学习技术比以往的生活会更好,国家补贴购买社保,有基本保障,四是各大城市进行人才引进,可以看做是完全解除户口政策前,各大城市最后一波抢人战,提升城市发展潜力,这些都是利好。

不利因素:一是进入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越来越多,八十年代后的三十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年轻人少,很多人担心每家每户以后老人去世了,房子反而剩余多了,不用过分担心,国家想让农村人进城的总数远大于老龄化带来的房过多的问题,而且全世界每个国家发展情况来看,都是跟人的想法一样的,谁都想有个好前程好发展,都会越来越往大城市集中,只要你有实力,大多数人都会往大城市去。二是房产税看什么时候出台,国家正在征求意见,也在分析我们当前的形式,只有一两套的不要慌,国家不会把你弄破产,房子特别多的就不好说了。

有利有弊,不过只要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房价就绝对会涨,现在刚刚开始,我一直喜欢任泽平提出的房地产周期一说: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我很认同。希望对你有帮助!


杉娃牵着蜗牛看风景


这个问题太奇葩,我认为房地产现在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如何“着陆”的问题。房地产过剩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这一点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显尔易见的,就单从农村来说,大遍的两、三层小洋楼哪家不是只住三两个人的?这个空置率是多少?如果尊重市场规律,房地产早就崩盘了,国家只所以提出“稳定房价”,是因为房价牵涉面太广,搞不好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影响,比如断供、银行抵押物贬值等诸多问题。


三国演义99421


今天中央经济会议不是松绑,是紧绑紧扣,不让这波行情延续,不遏制就不能稳定,不稳定就会引发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动荡,对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