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上演“悲情”一幕,仅在4月,土地供应、成交、溢价全线下跌

春光总是短暂的,短短几个月时间,2019年楼市便经历了几次的大起大落。

回顾2018年底,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悲观的声音,投机客们房子卖不掉,弃房断供的案例比比皆是,房企高额债务压顶,融资利率不断走高。

而在今年1-3月份,市场成交回暖,部分城市又出现了地王、炒房客等牛市的“标配”,以至于已经到了4月末,“小阳春”的喊声还言犹在耳。

楼市上演“悲情”一幕,仅在4月,土地供应、成交、溢价全线下跌

不过,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春天短暂,刚则易折,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非常迅速,还没等从业者和专家们缓过来神,“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情便再度来袭。

先是调控政策部分收紧,扭转了市场预期,长沙取消二套房的契税优惠,国管公积金对二套房“认房又认贷”,西安、合肥重点对捂盘惜售、加价卖房进行规范。

随后,更让人感到低迷的信号出现了:作为先行指标的土地市场,在4月份表现的异常弱势。

近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发布研报指出,仅在4月份,100个大中城市数据显示,4月土地供应面积同比增速大幅下跌至-14.15%,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降至-20.78%,整体土地成交溢价率较3月下降22.94%。

楼市上演“悲情”一幕,仅在4月,土地供应、成交、溢价全线下跌

如图所示,这是100个城市土地供应和成交面积增速的走势图,在去年4月份创出高达120%的增速,连续下跌至今,长达一年的时间,两个指标一直持续回落,在今年四月份已经跌破重要的“分水岭”。

专家指出的三项数据,土地供应、成交、溢价率,恰恰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命门。

为什么市场明明还有回暖的声音,供地却变少了?答案很简单,所谓的“躁动和回暖”,只是部分城市受调控、投机资金等多重因素影响罢了,占据市场体量绝大部分的三线以下城市,在少了棚改这一助推力量后,房企拿地意愿大幅下降。

楼市上演“悲情”一幕,仅在4月,土地供应、成交、溢价全线下跌

为什么成交面积也变少了?同比增速大跌20%,意味着在供地变少的情况下,即便有房企参与土拍,很多也是“一轮游”,不想高溢价去争抢,也说明地块吸引力不足。

为什么溢价率也变低了?要知道,几个月之前还是流拍成风,不少二线城市流拍率高达20%以上,现在零溢价再次出现,说明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楼市上演“悲情”一幕,仅在4月,土地供应、成交、溢价全线下跌

之所以说房地产再次出现“悲情”一幕,是因为2019年的楼市小阳春,过去的如此之快,以至于大部分人还没回过神来,就又回到了类似2018年的尴尬处境,其实,不管我们接受还是不接受,还把赚钱的心思寄托到楼市上的人,早就应该醒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