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税务局助地方企业走好“一带一路”

【香港商报网讯】沈阳市税务局、市商务局28日联合举办沈阳市第四届“一带一路”税收政策宣讲会,围绕“走出去发展与地方经济振兴”主题,为“走出去”企业开拓视野、优化战略搭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高端载体和专业平台,对沈阳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营造良好氛围。

据悉,2018年,该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0个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12个,协议投资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6%。全市承包工程项目52个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28个,新签合同额12亿多美元,同比增长40%。这些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发展重点放在了“一带一路”建设上,不断增加的“走出去”企业正在成为该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针对重点“走出去”企业,沈阳市税务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家团队,建立“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工作机制,开展“一对一”个性服务,事前为企业出谋划策,事中全程跟踪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需必应、有困难必解决,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涉税方面的燃眉之急。

“我们公司在境外开展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就在我们为如何在项目开展之前设置组织架构,实现税收最优化安排一愁莫展时,恰好税务局来公司开展个性化政策辅导,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公司项目,指导我们对多种组织架构方案进行分析比对,最终帮助公司确定了最优方案,为企业解决了一道难题。”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财务部主任冯秀华感激地说。

冯秀华表示,在走出去的初期,由于对跨国公司的运行规则还不够了解,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尽管在印度的子公司实现大幅盈利,却没有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提取相应的商标、技术使用费。税务部门在“点对点”服务企业过程中,在了解到公司的情况后,对其宣传辅导了跨国公司通行的做法,建议采用国际通行规则,合理设置并提取无形资产使用费。这一有价值的建议,成为该的一个重大决策,极大的优化了公司业务流程和架构安排,产生的公司治理收益将是极为巨大的。同时,税务部门建议提醒公司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产品、服务和市场上,而且还要认真学习国际通行规则,不断提升公司的国际化程度。

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黄勇刚也深有感触,他说,近几年税务部门不断下大力气优化服务举措,真心实意为企业解决难题,实实在在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增加了营运资金,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感受到政府推动经济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魄力,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走出去'在境外发展、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底气。

沈阳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要把“政策服务”与“理念引导”结合起来,要从全球经济与国际税收两个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战略思考,进一步提升沈阳市“走出去”企业的战略格局和国际视野。将时刻关注“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发展情况,提前提示境外税收风险,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涉税困难,全力为沈阳市“走出去”企业境外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以“走出去”企业联盟为基础,针对“走出去”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国家和投资项目,持续开展政策专题辅导,切实帮助“走出去”企业用好用足国际税收政策,确保沈阳“走出去”企业步履更加稳健,更好地助力沈阳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王艺桥、梁希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