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網絡平臺是一個大家可以各抒己見的地方。筆者總寫相聲,也見過各種關於相聲的評論,其中就有網友提出不愛聽馬三立的相聲,聽不懂,嘟嘟囔囔的,節奏也慢,還喜歡重複剛才的話。這話倒是有一定道理,筆者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馬三立時也覺得這老頭怪得很,不如當年馬季、姜昆和後來的牛群馮鞏那麼招人喜歡。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不過越是到年紀漸長的時候,越是覺得馬三立的可愛和可敬,那麼多人說他是相聲泰斗當然不都是隨聲附和,筆者認為馬三立是值得我們紀念很久的人,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1、 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馬三立的相聲生涯可謂相當長,他剛上臺時相聲八德還在演出,張壽臣也不過剛剛嶄露頭角,侯寶林彼時還在學唱戲,常寶堃還在張家口拿大頂。而等到馬三立最後一次演出時,侯寶林已經過世八年,他的徒弟馬季逐漸淡出舞臺,馬季的徒弟馮鞏已經和牛群分開。從德字輩到明字輩,馬三立跨越了相聲最輝煌的幾十年。

在這幾十年裡,馬三立從學藝時的捱打,到拜師時磕昏了頭,再到初上臺的青澀和跑碼頭的艱辛,從兄弟劇團的磨難到解放後聞名全國,再到蹉跎十幾年的下放生活,直至最後的泰斗之路。他始終的身份就是一個說相聲的。

除了說相聲的之外,你很難想到馬三立還有其他什麼別的身份和標籤,一個人一件事做了幾十年一輩子,做到極致做到泰斗,我們應該紀念她。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2、 他是一個老實巴交說相聲的

現在一提起相聲就會有馬氏相聲之說,還有無人不宗馬之說。這些說法從何而來?不是馬德祿,也不是馬桂元,更不是馬四立和馬敬伯,就是馬三立。

馬三立的相聲風格幾十年如一日,平、穩、慢的背後是親切的颱風、隨和的口風、精緻的結構和意想不到的包袱。他的相聲乍一聽起來不是那麼可樂,急性子的人甚至忍耐不住他的嘮嘮叨叨。但細品下來,你會覺得他的相聲就像他最喜歡吃的自己鼓搗出來的馬家燒牛肉一樣,有嚼勁。

有些相聲段子我們當場聽了哈哈大笑,過後卻想不起來為何而笑。有些相聲段子我們當時聽了覺得也就那個意思,回過頭來卻想再聽第二遍,多聽幾遍之後記在腦子裡隨時想起來還是覺得有意思。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大概如此。馬三立的相聲就屬於後者。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馬三立曾經在紀錄片中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些在臺上大嚷大叫超刺激的表演方式不是說相聲,我們不是那樣。

馬三立老實巴交說相聲還表現在他總是喜歡自嘲,他雖然也佔捧哏便宜卻不會和捧哏開低級玩笑。他大部分的敘事方法總是第一人稱:我,很多的包袱都是在自己身上找。觀眾聽了他的自嘲不僅不會笑話他,只會更加喜歡這個喜歡自黑的老頭。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3、 他是一個認死理的說相聲的

人說馬氏相聲一個很大特點是是死綱死口。沒錯,這個特點從馬桂元教馬三立開始就定下來了,有些人藉此攻擊馬三立的相聲太死板,像八股文。

有一次有位青年相聲演員去聽馬三立的相聲,發現馬三立在相聲中加了很多新的墊話,和觀眾的互動也很精彩熱鬧。下了臺之後,這位演員找到馬三立說原來馬老也開始抓哏砸現掛了。馬三立沒否認也沒肯定,他拿出一個本子來,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寫著整場表演的墊話和正活,詞句和表演順序和剛才臺上分毫不差。

只要功夫深,現掛也可以做出精細活來。這不是馬三立腦子笨,這是他的特點和追求,馬氏相聲不喜歡說廢話,“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就是馬氏相聲的極端追求。

為什麼馬氏相聲聽起來特別有嚼勁,那是因為每一句話都是字斟字酌而來。為什麼如今很多相聲演員的相聲聽起來當時可樂後來卻記不住,還是因為缺乏琢磨和嚼勁。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4、 他是一個說相聲的老百姓

馬三立的相聲裡很少能聽到達官貴人風花雪月,更多的是普通人,相聲的主角可能是一個街坊大嫂。也可能是鄰居大伯,還可能是小職員或者小幹部,總之人物很小。小到就是老百姓身邊的人。馬三立的相聲總是從這種小人物入手給觀眾帶來歡樂和啟迪。

就像相聲裡的小人物一樣,馬三立在生活中也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他一輩子缺錢卻從不光看錢,小時候上學時經常在班級裡說笑話,老了老了還經常到小學裡說,每次的獎勵都是一條紅領巾。到養老院去說相聲,一幫比他還小的老頭老太太就要把他留下來當伴兒。每個月到居委會執勤帶著紅箍出門在小區周圍巡邏,為了不讓他阻礙交通連警察都禁止他走到路口去,他只能在小區裡轉悠看誰家沒鎖門,誰家沒鎖自行車。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頭卻是天津這座大城市的象徵,無數天津人投票將他認定為天津衛首屈一指的標籤。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5、 他是一個壞壞的相聲藝人

很多喜劇演員喜歡說自己很內向,馬三立也有過這種狀態,他曾經自卑過敏感過。但他始終按捺不住的是他內心裡的相聲元素。

生死之交的劉寶瑞買雙新鞋,他要惡作劇一樣下雨天穿著去踩泥。武魁海去相親,他在旁邊揶揄人家沒戲。人家看他生病送他鮮花,他讓兒子貼出告示代賣鮮花。

馬三立的壞是骨子裡的,是那種相聲藝人天生的幽默和惡作劇,你不會因為這些討厭他,因為這個壞正是他的真和他的可愛。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馬三立?因為他是一個說相聲的

6、 他是一個敬畏相聲的人

有的人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馬三立被尊為相聲泰斗,但他卻阻止家裡人沾光。除了馬志明之外,馬志良、馬小川、馬六甲都被他阻止過說相聲。他的理由很簡單,臉上沒有買賣,不是吃這碗飯的料。這不是老頭兒多麼高風亮節,這是他藏拙,他打心眼裡敬畏相聲,不論是誰,哪怕是自己親兒子親孫子都不能去敷衍這門藝術,敷衍了相聲就是敷衍觀眾。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說相聲的。

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紀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