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早已重回世界第二,怎么做到的?

诺基亚早已重回世界第二,怎么做到的?



2015年诺基亚宣布并购阿尔卡特朗讯,2016年完成并购并且全年营收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诺基亚的历史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救赎和转型重生之路。在他150年的历史中,保守和封闭的战略让诺基亚多次濒于破产边界,但聚焦与并购的战略也让他屡屡化险为夷,重回巅峰。

本文通过对诺基亚150年历史几次重要的战略转型进行回顾和分析,初步探讨了成功企业背后的必经之路,为不同阶段的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

诺基亚早已重回世界第二,怎么做到的?


第一战:木浆磨坊并购成集团公司

1865年芬兰Espoo的诺基亚河畔,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创办了诺基亚公司,主营业务为木浆与纸板,之后逐步进入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到1967年,诺基亚已经成为横跨造纸、化工、橡胶、能源、通信等多领域的大型集团公司。

第二战:砍掉附庸,集团公司聚焦成手机帝国

到20世纪90年代,底端产业逐步转移到东南亚等资源丰富且劳动力廉价的第三世界国家。1992年,时任总裁奥利拉作出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最重要的战略转型——走出欧洲,剥离橡胶、胶鞋、造纸、家电等濒临破产的底端产业,专注于电信业。

从此电缆事业部脱颖而出,并逐步转型为一家新型科技通信公司。到1996年,诺基亚已经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的执牛耳者,而且连续14年占领市场第一的宝座。

第三战:拒绝开放,帝国倾覆

2011年,由于长期坚守塞班这个封闭的智能操作系统,诺基亚手机被苹果和安卓系统超越,错失世界第一的宝座。诺基亚在短暂尝试了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Meego后,宣布了第二次重要的战略转型——抛弃主流的开放式操作系统,选择与微软深度合作。

但事与愿违,仅仅过了2年,诺基亚手机帝国彻底颠覆,曾经的世界第一被以37.9亿欧元的超低价格出售给了微软公司。讽刺的是,在交易完成后,诺基亚花重金从微软挖来的总裁史蒂芬·埃洛普随即宣布离职,拿着巨额补偿重新回到微软任职。

第四战:重新聚焦创新,并购抢占市场

虽然在手机业务失败,诺基亚坚守的另外一块业务却没有放弃——通信设备制造和解决方案。2010年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宣布全资收购了美国摩托罗拉通信公司及其全球业务,2014年完成了对合资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中西门子所持的50%股份回收,2015年宣布以166亿美元收购全球主流通信设备商阿尔卡特朗讯通信公司,同年以28亿欧元出售非主营业务Here地图。

2016年各大公司财报显示,全球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华为收入751亿美元成为行业第一,诺基亚收入249亿美元排名第二,昔日冠军爱立信则以3亿美元之差排名第三。

诺基亚早已重回世界第二,怎么做到的?


一叶而知秋,通过对诺基亚公司150年重大事件的盘点,我们可以了解战略选择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有的时候甚至是致命性。

战略成功,可以铸就世界第一;相反也可以毁掉世界第一,诺基亚手机帝国在2年内迅速倒塌就是典型的案例。所以比尔盖茨发出了“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这样的警句,任正非也提出“华为随时可能面临破产危机”。

由此,我们得到哪些反思?

一、危机时及时聚焦战略选择。从时间轴可以看出,诺基亚共遇到过2次重大危机。第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诺基亚集团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扩大手机市场到北美、亚洲和非洲,成功摆脱危机。第二次是在2013年左右,诺基亚出售手机业务,全面调整20年前的战略,聚焦通信设备。

二、鼎盛时更需及时更新企业战略。早在2000年初,诺基亚就已经开发出了全触屏手机。但是诺基亚高级管理层还沉浸在世界第一的荣耀中,以及引以为傲的手机砸核桃这样的耐用性能,在最鼎盛时没有及时更新企业战略。而此时消费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手机上网、互联互通、掌上娱乐功能,最终用户把票投给了苹果和安卓。

三、通过产业并购加速企业发展。诺基亚在企业创业之初的快速发展和卖掉手机后的二次复苏,除了正确的战略方向以外,更是运用了产业并购扩大了企业规模,形成市场效应,快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