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泰州夫婦10天騎行環遊海南島 被稱為“神鵰俠侶”!

​​在泰州騎友圈,杜健和妻子被大家稱為“神鵰俠侶”,自2015年踏足騎行圈以來,他們夫婦同進同出,騎過了浙江、安徽、海南、雲南等很多地方,用車輪探路,體驗到了不一樣的人文美景。

這對泰州夫婦10天騎行環遊海南島 被稱為“神鵰俠侶”!


這對泰州夫婦10天騎行環遊海南島 被稱為“神鵰俠侶”!


這對泰州夫婦10天騎行環遊海南島 被稱為“神鵰俠侶”!


這對泰州夫婦10天騎行環遊海南島 被稱為“神鵰俠侶”!

因身體亞健康,偶然踏足騎行圈

1967年出生的杜健,是海陵區某學校教師。他身高180釐米,體重一度達到120公斤。那段時間裡,他雖然體檢結果均無大礙,但時常感到身體疲乏、不舒暢,也就是如今人們常說的亞健康。

為了改善身體狀況,杜健尋思著找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201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通過鄰居接觸到騎行,試騎了一段時間後頗有收穫,由此堅持至今。他感慨道:“騎行為我打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並且我也確定將來的人生一定有它。”

杜健的妻子徐紅珍長期保持運動習慣,過去她喜歡跳廣場舞、快步走,後來隨著丈夫踏足騎行圈。她也是一名教師,夫妻兩人有共同的休息時間。泰州騎友在長江大道附近的夜騎活動,他倆有空就參加。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騎長途,隨著團隊在江都繞了一圈,80公里騎下來累趴了,下車後幾乎不能站立。”杜健說,當天晚上他與妻子渾身痠痛睡不著覺,身體反應很強烈,過了兩三天才恢復正常,“運動過後,雖然感到很勞累,但是身心愉悅,十分暢快。”

一週以後,杜健夫婦又進行了第二次長途騎行——隨著團隊騎行鎮江五峰山,來回110公里。這次他們沒有了第一次那麼困難的感覺,相反很輕鬆。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正式適應了騎行這項運動,甚至幾天不騎的話還感到不習慣。

騎行運動雖然門檻不高、難度不大,但它消耗大量體力,需要很強的恆心與毅力。某一年夏天的騎行活動中,全程150多公里,杜健參加完一稱體重竟然比出發前減少了近10斤。“主要是身體裡的水分,全程大量流汗,當然這樣減下去的部分體重沒幾天就恢復了,但我長期堅持以後,確實輕了不少,而且是在沒有控制飲食的前提下。”

如今的他體重85公斤,行動靈活、精力充肺,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提升了。通過騎行,他還結實了很多新朋友形成了一個圈子,愛騎行的大家夥兒都很熱情、熱心,杜健發覺自己也變得更開朗,更有正能量。

用車輪探路,看不一樣的美景

最初,杜健夫婦參加的隊伍是泰州“心動力”俱樂部。隨著團隊,他們參加了很多騎遊活動,印象比較深的有環舟山群島騎行比賽。雖然之前去舟山旅遊過,但那次的行程中,他們用車輪探路,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美景,感慨騎遊作為一種適合大多數人的運動方式,很好地將運動與旅遊結合到一起,是非常棒的出遊方式。

後來他們又參加了環千島湖騎行,那裡有非常標準的供自行車騎行的道路,緊貼湖邊一圈是150公里,花了一天半時間,一邊騎車一邊欣賞風景。在岸邊可以看到千島湖的全貌,騎行過不同的角度又能看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沿途是一個不斷髮現美的過程。

接觸到泰州追風單車俱樂部後,杜健夫婦又騎過了安徽黃山、浙江麗水等地,跟著團隊設計路線開展騎遊。漸漸的,他們積累了豐富的長途騎行經驗,學會修車、靈活變化線路、應對路況特殊情況等在野外騎車時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

“4+2”生活方式,指的是“4輪旅行車+2輪自行車”的生活方式,旅行車和自行車的搭配,是歐美國家很早就形成的一種新旅行文化。近年來隨著騎行運動在國內的發展,“4+2”生活方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人去體驗,杜健夫婦便是它的忠實愛好者。

2017年春節期間,夫婦二人利用寒假,先是自駕到海南島,隨後用10天時間環島騎行,沿著海岸線全程1000多公里,他們總結收穫非常大。

“那一趟是我們首次脫離團隊開展長距離騎行。事先花了三個月時間做準備,包括規劃線路,每天的行程安排,落腳點,以及當地的美食,海南的熱帶水果是份區域的,一方面騎行一方面也不能虧待了自己。”

杜健的準備工作絲毫不能馬虎,他們沿海岸線騎行,很多路需要用船才能抵達對岸,而且常常是要找當地漁民幫忙,“我需要細緻到通過發帖子、找群友分享等方法,找到漁民的電話,提前瞭解到船的信息。否則到了地方沒有船寸步難行,對整個行程都會造成影響。”

環島騎行中,杜健夫婦欣賞到了不同的海岸線、走過很多石頭公園、看到了海水衝擊下形態各異的各種美麗石頭……雖然途中也有經過旅遊區,但他們走的更多的是最原生態的路線,為的是切實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小石塊鋪成的道路導致杜健的車外胎兩次爆胎,這是騎行中難得發生的問題,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克服重重困難,騎過了火山海岸、千年古鹽田等一般旅遊不會去的地方,壯觀的美麗景象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想騎游到老,規劃更多人文線路

為了更好地進行“4+2”騎遊,這些年杜健夫婦還利用假期分別自駕遊了西藏、新疆等地,積累旅行經驗。

“先是跟著同事去了西藏,他是自駕遊發燒友。後來我自己設計線路,花了20多天時間和妻子一起自駕新疆,穿越塔格拉瑪大沙漠。”杜健介紹,他們的事先準備工作非常充分,包括路上的測速是多少、測速區域都要查清楚,線路上兩個加油站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他的汽車行駛的最遠路程,否則很危險的,那邊很多無人區。

在泰州騎友圈,杜健與徐紅珍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神鵰俠侶”。今年年初,他們利用假期騎遊雲南,同樣用的是“4+2”的方式,開車到當地後,騎著自行車去到西雙版納、湄公河等處,一路騎一路玩,看到了很多原生態的熱帶雨林,經過不同少數民族的生活區,

環洱海的過程中,他們不但要克服高海拔、多上下坡、路況差等困難,還遭遇到了洱海的怪風,整個行程消耗了大量體力,但同時他們也把洱海所有的風景點都看了一圈。

積累豐富經驗是“4+2”騎遊的基礎。對於杜健夫婦來說,騎遊儼然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通過一次次行程,他們感受到的東西更豐富了,感觸也更多。

“比如騎了一趟井岡山,近距離感受崇山峻嶺後,我切身感受到為什麼當時它被作為革命根據地;在地廣人稀的大草原,語言不通的維吾爾族村民把我們請到家中,拿出自家小食;在蘇州西山,那裡非常落後,但是民風淳樸,對待外來客人會以一種超出想象的熱情把你當家人。”杜健說在看了很多東西后,他也發現不懂的東西更多。未來等自己退休後,他想設計一些更多人文因素的騎遊線路,更有目的性地去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歷史、地理和人文,賦予騎遊更多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