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为什么被匈奴强压七十年!原因竟在此

众所周知,自从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军队围困七天七夜之久,之后采用了陈平的计策,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才得以解困,此时的汉朝天下经过秦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浪潮,人口大减国家民生凋敝,刘邦还有一些异姓诸侯王没有处理(如韩王信,英布等人),这种自此之后,汉朝对于北方匈奴一直是保持忍让的态度。

而到了后来刘邦逝世后,冒顿给吕雉送了一封调戏的信件,其中赫然是有着让吕后既然守寡不如改嫁给他这种对汉朝近乎羞辱的言辞。但结果吕后在众大臣劝说下也认清了形势只能选择忍让,写了封信说自己年老色衰,不宜侍奉大王,我们也没有开罪之处,请放过我们,并继续送宗室女子和亲以及给予大量财物

大汉为什么被匈奴强压七十年!原因竟在此

而到了文帝景帝的时候为什么汉朝还是不敢向匈奴开杠呢?首先文帝上位本身就是算是被人推举上位,吕后死后,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等人联手灭了吕后生前提拔起来的诸位吕姓诸侯王,并且把当时的代王刘恒请来担任皇帝,这才有了后来的汉文帝。而要知道西汉早期的诸侯王那都是要军队有军队要人才有人才,国内自成一系的,而且大伙都姓刘,凭什么你上位。自然有不少汉室宗亲对其上位是颇为不满的。

大汉为什么被匈奴强压七十年!原因竟在此

而文帝即位后自然少不了,对他们有所防范,但大臣方面,也不是那么好处理的。在加上北方匈奴屡屡犯边,汉朝这边往往毫无还手之力。举个大名鼎鼎的例子吧,飞将军李广算的上汉朝名声赫赫的大将了但是也仍然曾率领大军出雁门关,结果万骑皆没,李广也是靠临机应变诈死逃了回来。有这样的前线战绩,再加上内忧外患,汉朝不会考虑招惹匈奴这样的狠角色

到了景帝时期,虽然文帝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给中央政府留下不少的财富,但是诸侯的割据的局面却也变得更加恶劣了。原因何在,汉朝初年,国家采用封国并行制,中央直辖的郡县数量只有15个,但诸侯管辖的郡县却足足有42个之多,经过23年的休养生息,富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还有地方诸侯。尤其是其中吴王刘濞实力最强,后来的七国之乱也完全证明这点,其他各国一路划水猪队友,而吴王军几乎以一国之力,单面直抗中央军。

那为什么汉景帝对诸位刘姓诸侯王那么不放心呢,但不要意思,别人不好说至少诸侯国中最强的那位楚王刘濞对景帝可以说说对景帝恨之入骨。原因何在?当年汉景帝未即位前,因为一次下棋输了一时恼羞成怒起了口角,竟然失手把吴王刘濞的爱子给打死。吴王对此的气愤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当儿子的尸体运回吴国安葬的时候,居然气的说:天下都说姓刘的,为什么运回吴国,既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好了。景帝刚即位后,受限于自己刚刚登基

政治威望不足以及国内恶劣的政治形势,于是乎面对匈奴的又一次打秋风,只能被打了脸还要赔笑和亲

大汉为什么被匈奴强压七十年!原因竟在此

果不其然,后来景帝因为削藩力度太大导致七国之乱爆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国势力向中央政府开战。七国之乱,虽然有周亚夫这样的优秀将领协助,中央军仅仅用三个月就平定内乱,但即使如此对于大汉也算经历了一次巨大的

内耗

不过这也是汉政府的一次涅槃,在连续几代皇帝的努力之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大大加强。七国之乱后各个诸侯国被削去了许多的权力,并且中央把大量的诸侯管辖的郡县给直接划归中央,使汉中央政府控制的郡县数量远超地方诸侯,一举彻底逆转了中央与地方诸侯的力量对比。汉景帝期间的宫廷生活开销极为简朴,在文化上虽然崇尚黄老但是仍然保持不排斥打压其他其他学派的发展。而从文帝时期就开始的宽松税制得以继续保持,而对于军事上则采用了晁错的建议,对大汉的进行了不少的改革。而景帝死后经过了,继承了文帝景帝留下来的内部政治稳定,经济宽裕,军事上涌现一批如李广,郅都等优秀将领,大汉已经完全有封狼居胥的硬实力了,而当汉武帝即位的时候有了前面父祖的闷声经营,也是时候改变对匈奴的外交态度,从汉朝白登之围算起到汉武帝决心对匈奴正面开战后,匈奴压制大汉一头的局面,也是到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