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我是15年畢業,在初入職場時,由於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此經歷了一段為時不長的惶惑時期。

一開始只意識到自己要從一個學生變成一名員工了,從上學改成上班了,從交學費改成拿工資了,因而滿心歡喜,卻沒有設想過會遇到什麼問題,或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以致於我在進入職場時遇到了幾次小挫折便感到很不適應,甚至想過要逃避,由於學的專業相當特殊,工作環境都是在荒山野地,整天翻山越嶺……並不像傳統的職場白領一樣,西裝革履的辦公室,也曾一度想過回老家考個公務員算了……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記得有一次,從野外回到項目基地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累的精疲力盡,晚上還得去實驗室做樣品分析……忍不住的感嘆道“何年何月才是個頭啊?”(那個時候才剛出來2個月……)。總感覺工作辛苦,並且項目基地裡人員複雜,公司總部也是沒有人情味……

後來想明白了:“不是公司複雜,而是哪個公司都會是這樣,這就是職場。有這樣的感覺,可能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箇中故事,就不贅述……後來慢慢的也就熬了過來,現在想想……覺得滿是滋味,所以也就想把自己現在的感悟寫出來,算是現在的自己想對曾經的自己說的話吧,也希望對一些和我曾經一樣的年輕人有所幫助。

環境變了

第一是硬環境變了,原來是在學校,更多面對的是教室和圖書館;而現在是在職場,更多面對的是辦公室和會議室。

第二是軟環境也變了,原來在學校感受的是校規和校訓,而在職場感受的是企業的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接觸的人變了

原來在學校接觸的是同學和老師,而在職場接觸的是同事和領導。同事與同學相比會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年齡不同、背景不同、經歷不同,甚至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都會有很大不同。同事比同學擁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專業知識以及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領導和老師相比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老師評判同學通常有相對統的標準,而領導在評判下屬時通常有自己特有的尺度和角度。

老師對你態度的好壞你可以不放在心上,但領導對你態度的好壞對你的發展至關重要。老師的水平體現在講課上,而領導的水平體現在管理上。

接觸的事變了

原來在學校接觸最多的是老師留的作業,而在職場接觸最多的是項目或任務。相對作業而言,項目和任務更具有多樣性、複雜性、互動性和配合性。相比之下,在學校接觸的事情更多是自己可控可選的,往往是自己決定要做什麼;而在職場中,很多事情是自己不可控的、不可選的,更多的是領導決定讓你做什麼你就必須做什麼。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由於初入職場時環境變了,接觸的人和事都變了,因此,你要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這些變化。為儘快適應這些變化且一開始就展現出較好的自己,你可以嘗試著努力做到以下5點:

(1)多請教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個人觀點:從幼兒園到大學,這是你受教育的一個過程,但是學習卻是終身的狀態,學校的學習並不絕對代表你未來的樣子,當你踏入社會,你的人生學習才剛剛開始……沒有誰的路被註定,沒有誰天生就會,學習的另一種意義上的名詞——叫做成長,而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叫做成熟。

一定要抓住前兩年的時間和機會多請教,剛入職時,別人會認為你有很多東西不懂是正常的,如果你主動請教他們,他們會願意幫助你。

但是,一旦過了這段時間,如果你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大家就會覺得你不夠好學、不夠勤奮、不夠進取,因此會給大家留下一個不太好的印象,從而影響你今後的發展。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2)多模仿

不要想著剛入職就能勝任工作,或總想著標新立異。對於剛入職的人來說,如果在不瞭解很多情況的前提下就急於表現自己,很容易弄巧成拙。因此,要想早日勝任工作,或得到大家的認可,一定要多觀察、多模仿爭取在充分掌握現有情況的基礎上再求改進、完善、創新和提高。

有這樣的一個例子:一個剛出道的歌手,要想讓人很快認可,他往往會先模仿名人,唱名人唱的歌;當經過一段時間被認可後,再加上自己的演繹和特色,很快就會形成自己的特點,直到被大眾認可。

初入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還要記住,一定要花心思選好要模仿的對象,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起點的高低。

但是,要記住,模仿是為了學習,不是為了複製!!!

(3)工作主動積極

你對工作的態度是主動積極還是被動消極,很快就被領導和周圍的人感覺到。

一個人是主動積極的,還是被動消極的,有時自己並不十分清楚。不願意做某件事情,可能會歸咎於其他客觀原因,而不是自己不努力,但在言談舉止間,往往會流露出一個人的心態。比如,主動積極的人總是會說“我決定去…”“讓我們再試試其他辦法”“我能…”等;相反,被動消極的人常常會說“我不得不“我真的無能為力了”,“要是…就好了”等。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通過觀察,我發現有激情的人往往工作主動積極。因此,先努力做一個有激情的人吧。

(4)認真對待批評

由於是初入職場,因此你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畢竟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很難立刻就能應用到實踐中,難免會做錯一些事情,難免會受到領導的批評。一旦遇到批評該怎麼辦?記住:幹萬不要覺得沒有面子,更不要灰心、沮喪。要把領導對你的批評當成是在幫你,你要把它變成一種推動你前進的動力。

幾年的摸爬滾打告訴我,如果你做錯了而領導沒有批評你,這不是件好事。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因為你將永遠不知道你錯在哪兒,也不知道領導關注什麼,也許還會失去以後發展的機會。同時,你不要以為領導不批評你是在給你留面子,其實有時候是因為領導對你失去信心了,也不願再多說什麼了。因此在這裡順便提醒一下,你要學會感恩,感謝那些給過你批評和建議的領導。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在接受領導的批評之後,切忌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重複犯錯,後果是很嚴重的它表明你的工作態度和能力都有問題。

(5)不計較個人得失

一定要願意多做事情,並且不怕犧牲個人時間。你要把能多做事情當成是領導對你的信任,並千萬記住:不怕多做,就怕少做。多做多得機會,少做少得機會,不做沒有機會。如果你能夠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多做一點分內的事,那麼它將使你擁有更多的後來居上的可能性。

回想起自己的經歷,我始終認為前兩年確實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也越來越認可畢業時老師送我的一句話:你們這輩子的樣子,就看剛畢業後的那5年……。

後來雖然沒有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回到老家進入了一家體制內的事業單位,也因為牢記學校老師的教誨:要主動、要學習、要付出,所以一年內 升到了經理位置。

雖然現在時代朝夕就可鉅變……,但我認為以上提到的一些觀點也同樣適用,前兩年的努力和磨鍊,能讓你成長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他在你未來職場道路上,是別人能看到的你的樣子,也是你未來做所有事情的底氣),工作中能夠獨當一面。

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給剛畢業的年輕人

這裡我特別想說的是,無論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是自己看到的,你一定會因為這兩年從此與別人拉開差距(這種差距,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希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要緊緊抓住入職前兩年的關鍵時期,努力展現最好的自己,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說句非常直接的話,可能就是因為你前兩年的表現,已經決定了你今後將走什麼路,包括是做管理還是做技術、做領導還是做員工。

最後想說,剛畢業的一張白紙,最重要的不是你拿了多少工資,而是你能快速形成自己為人處世的風格和特點,換一句話說就是你能快速的找到自己做事的方法、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這一點至關重要,很多事情可以改,但是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那就很難改了,所以我之前文中說,它關係到你未來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