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还记得吗?

明天125536214


我小时候,家贫如洗,整个童年都不记得有玩伴。第一本课外书,是我7岁的时候,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到的,唯一一本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我花了一个夏天,在一本《新华字典》的帮助下,看完了他。直到许多年后,我才看了另外的四卷。后来,我把家里方圆内的书都借遍了,五花八门,小说,经典,诗词,风水,算命,宗教,……我很小的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等我老了,在一个偏僻的街巷里开家小书店。

怀念曾经的初心


钟馗驱鬼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除了课本都没有课外书可以看。我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应该是《雷锋的故事》,那时候刚上小学,学校组织学雷锋,讲了很多雷锋叔叔的故事,之后就磨着家人买了一本雷锋,高兴坏了,整天学习雷锋做好事,抢着干活,帮老师忙,特别快乐。现在长大了,不好骗了哈哈哈。现在的孩子家庭环境好,却很少有人知道雷锋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更别提学习雷锋好榜样了。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在注重孩子技能上的教育时,更应该重视德行的培养,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才是培养下一代的重中之重。


小可无我


妈妈是老师,从小就看了很多小说散文,有长篇有短篇,有的看不懂就是喜欢看,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不过还是看了很多。

现在想想看的第一本书应该是《安徒生童话》了吧!好像小时候的第一本书很多人都是童话。

我的第一本书,是小时候去锦州时在锦州的书店里买的,那时候汉字不认识几个,那还是一本没有注音的书,每天都拉着妈妈给我读。

后来长大了,慢慢能自己读,我有一个习惯,我的床是双人床,一个人睡很大了,我会在床的另一边铺上一层书,包括杂志,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从床边拿出一本,看两篇文章再起床。

从能自己阅读开始,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

关于我的第一本书,我能想起的可能就是里面的童话人物。

长大以后发现自己不怎么喜欢外国文学作品,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文化的差异,或者是阅读的喜好。但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外国文学是要看译文的作者的水平,现在看外国文学的作品,没有原来的反感,可能是现在知道了选择译文版本,找到了外国作品的精彩之处吧!


左岸TB


如果不算小人书和课本的话,那就是三国演义上册。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日和曰还分不清,那时候家里除了课本没有课外书,主要娱乐是从收音机里听评书,袁阔成的三国演义说的真好,听到赵云死的时候热泪盈眶。不知父亲还是二哥拿来两本书,其中一本正是三国演义,前后书皮都没有,纸是黄褐色。父亲是不买书的,后来多年也只是读读棋谱,这两本书哪来的很奇怪。另外一本就是我读的第二本书了,白发魔女传上册。第三本读的啥,就不知道了,乱了。


烤春


假如《当代小学生》和《童话大王》不算的话,那就是《英雄少年赖宁的故事》吧!,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九零年九一年吧,那时候书中和我们眼中的赖宁,简直太帅了,说实话,他是我第一个偶像,那时的我甚至模仿书中的赖宁,苦思冥想了好久后着手写下了好几页“我的小传”,哈哈,一晃三十年都过去了,感谢当年爷爷给我找来那些课外书,要知道当年不比现在,身在农村的我们,拿着钱想买书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我记得还有本书叫《兔子,等着瞧!》《铁臂阿童木》和图文并茂的《成语词典》,都是我接触到的比较早的书籍,在那个信息匮乏没有手机和网络,电视都只有两三个台的年代,这些就是我了解外边的世界最主要的渠道了


淄博振璟墙体彩绘


上初中的时候对我震撼最大的,其实是路遥的人生。以后才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生中发生的故事,好像曾经在自己生活过的时代,发生过,虽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从同村里面邻村里面,或者电视当中,书籍当中,总是能看到这种人这种年轻人的影子。

这个故事就是那段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抉择。它具有时代的拷问性。和时代的思索。

可能时代的选择会迫使人的选择。


三石聚王


《新概念作文大全》。

以前看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作文。《新概念》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一本书,个人理解的书可能是中长篇小说或者散文集,而这个只是一本作文书。

不过它带给我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看书的爱好总是慢慢培养起来的。起初之所有要看书,总会有个原因。

对我来说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作文。

作文书,篇幅不长,故事精炼,相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看完一本中长篇书籍,而作文书,正好可以当做一个台阶。

就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迟早会发芽。


yh春风里


哈哈哈哈 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书应该就是唐诗三百首了,小学不知道是几年级的时候的事情了,一直到现在我妈都还会调侃我,说我那时候总是放学回家,吃完饭就开始拿着那本唐诗三百首,边念诗,边学电视上那些人那样摇头晃脑,然后走来走去,一副学究人的样子,然而现在对诗一点没坚持。


边缘人R


草原英雄小姐妹,刘胡兰等。


夕阳映河


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