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江南第一宗祠”胡氏宗祠

位于玉山县仙岩镇官溪社区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玉山县仙岩镇官溪社区,占地面积2394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是江西省古建筑祠堂遗存中的精品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年来以其丰厚的灵光宝气和人文才气演绎了许许多多动人的神奇传说。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走进胡氏宗祠,仿佛穿过一段漫长的时光隧道,连空气都带着些古旧的气息。从门口戏台到大堂的两侧树立着一个接一个的展示牌,这些都是官溪人深入挖掘当地文献史料,从中精心推举出来值得学习的一大批古今闻名的能人贤士。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整个宗祠外观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前后三架,由前架门楼、中堂大厅、后堂寝殿及左右厢房等部分构成,沿着南北轴线次第排开,前、中、后三堂台基逐渐升高,拾级而上,厚重古朴,体现出宗祠特有的庄严肃穆。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这座雕梁画栋的两进院落已有400多年历史。占地2394平方米,经皇上许可,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古宗祠,气势恢宏、精雕细镂、富丽纤巧,典雅别致,尽显精工巧匠建筑技艺,宗祠内设戏台、中堂、寝庙、厢房、酒榭。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古塘古井,流水人家,乡愁乡韵。”村口宽阔的停车场,新筑的乡间小道,灰白相间的民房,这是官溪村的真实写照,“官溪”二字便写在这其中一栋房屋的侧面墙上,格外醒目。驻足在清澈的古池塘前,池中成群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弋。古老的“六角井”中有一条青鱼,据说已生长几十年,游人来时会浮上水面,浮沉之间似乎闪过一抹抹蓝色的幽光,当地的百姓称之为“神鱼”。“六角井”旁新建了文化长廊,墙上绘有表现当地风俗的图文,让人在赏鱼之余更好地了解这个村庄。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还是博士村 这里崇文尚德,人才辈出。据统计,官溪有12人考中举人,4人考中进士;4人毕业于民国时期黄埔军校,8人毕业于民国时期著名大学,7人留学日本,其中3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有6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博士生42人。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两弹功臣——胡仁宇

胡仁宇,1931年生,官溪胡氏季房三十七世裔孙,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臣之一。1952年,胡仁宇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被选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56年9月被选派赴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导师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契仑柯夫。1958年,由于国内重点建设急需人才,他提前回国,被钱三强教授推荐到一个新组建的国家核心保密单位从事国防尖端科学研究。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中国航天科学家——胡其正

胡其正长期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火箭探空和卫星总体工作;1968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多颗航天器的总体技术、电源设计、卫星电测、测控。曾历任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总师、副总指挥、总指挥;曾多次获得国家、部级、集团公司及院级奖项;2003年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聘为专职教授,曾担任《卫星电测技术》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委员、副主席等职务。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是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胡其正任总指挥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

注:文字及部分照片来源网络、本平台综合报道

图说:江南第一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关注@陈·导抖音号带你了解·你不知道的玉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