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開寶六年,即公元974年,高居相位十年的趙普被宋太祖趙匡胤罷免,黯然離開京都汴梁。回望身後初顯繁華的汴梁城,那一刻,他的心底一定充滿失落並五味雜陳。他臨走前給了趙匡胤一封短信——外臣謂臣輕議皇弟開封尹,皇帝忠孝全德,豈有間然。

宋初所有的大事,從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到討伐北漢,幾乎都有趙普的影子。二十年來,他看著趙匡胤從普通將領一步步成為開國帝王,他們之間既是君臣,又是生死袍澤,一起攜手奠定了結束五代亂世、欣欣向榮的宋帝國基礎。為之,趙普付出巨大心血,對趙匡胤忠心耿耿、殫精竭慮,可謂是功勞最大的扶龍之臣。他幫趙匡胤得到天下以後,當了樞密院直學士,後來又做了樞密使,後連任“宰相”十年。在此不久前,趙普還自信滿滿,作為權傾朝野的宰相,能與之抗衡者,只有晉王趙光義,而他的權勢甚至曾經一度超越了晉王趙光義。趙普甚至不止一次向趙匡胤密奏要限制晉王權力。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然而趙普忘了宋太祖趙匡胤信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趙普自身一系列的越權行為,同樣令其難以忍受。特別是趙普毫不避諱的讓兒子娶了掌軍權的樞密使李崇矩的女兒,犯了文官勾結武將的忌諱,在趙匡胤的心裡,曾經的兄弟,如今的權臣趙普,已經成為他皇位的潛在威脅。最終,趙普被毫不留情的掃地出門。

“我還會回來的!”趙普在心底默默地說。

令趙匡胤始料不及的是,失去趙普,也使他失去了制衡趙光義的最大力量。此後,晉王趙光義權力增長的更加飛速,已到了制無可制的地步。兩年後,詭異的“燭光斧影”發生,一代雄傑、正值壯年的太祖趙匡胤駕崩,皇帝變成了晉王趙光義。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宋太祖宋太宗二兄弟

太宗即位之後,對太祖一系大臣心存猜疑,百般提防。趙普等人更是受到壓抑和冷落。但趙普畢竟是趙普,有開國大元勳這一光環加持,太宗名義上也是客客氣氣,藉以籠絡人心。

此時的趙普,早已明白此一時彼一時,曾經的政敵成為高高在上的那個人了。那麼自己屈膝討好又算的了什麼?不如此,如何安身立命?如何避免被更深一步清洗?他必須向現實妥協,並抓住一切可用之機。

公元977年三月,趙普從河陽入朝,被任命為太子少保,留京任職。後來雖然又升為太子太保這一榮譽虛職,依然鬱郁不得志。

四年後,即公元981年的陰曆九月,原太宗幕僚柴禹錫告發秦王趙廷美驕恣不法,很可能有陰謀。太宗出人意料的召見趙普詢問對策。趙普立即敏銳的感到升遷的希望,當下表態願意將此事徹查到底。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趙普首先針對太宗即位的不利流言,編造了“金匱之盟”, 以“正人心、靖浮言”。 趙普上書說,杜太后死前,對太祖說:“你死了之後要把皇位傳給你弟弟。”恰巧當時趙普在榻前,於是將此事立為誓言,在紙張的末尾還鄭重寫上了“臣普記”,太祖將其摻在金匱之中。但直至今日,關於“金匱之盟”的爭論仍在繼續,由於並無原文佐證,因此其是否屬實尚無定論。

趙普編造的這一故事讓趙光義疑點重重的登基之路變成了合法繼承的光明大道。太宗猶是醒悟,心生感慨,老江湖畢竟還是老江湖,自己那麼多心腹,卻比不上趙普這輕描淡寫的一招,輕而易舉化解了對自己不利的局面。

於是太宗親切召見趙普,對此前一直沒有重用他表示誠摯的歉意,並立即任命他為司徒兼侍中,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之位。在這裡子晟想說明一下,封建王朝大多數時間裡,“宰相”一詞往往並不是一個具體職務,而是一個稱呼,具體職務另有明文規定,掌握中樞大權的都俗稱宰相。同時,趙普被封為梁國公。

君投我以桃,必報君以李。既然太宗變得如此器重趙普,趙普也很快明白了自己的下一個使命,那就是在解決了太宗得位不正的問題之後,再解決太宗身後繼承人的問題。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此時,由於種種原因,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徳昭和趙德芳,一個自殺,一個夢中暴斃。太祖後人已經無法威脅到太宗的皇位,但太宗擔心的是,自己當初是繼承了哥哥的地位,那麼按此推算,百年之後應該傳給弟弟趙廷美,然而這是自己萬萬不願意的。

不久後,太宗再次同趙普討論繼承人問題,假惺惺說按照之前兄終弟及的作法,朕應該如何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廷美呢?趙普已經完全掌握了太宗心態,毫不猶豫的回答道,自古帝王都是父親傳給兒子,當初太祖錯了一次,太宗您怎麼可以再錯一次呢?太宗對趙普的回答十分滿意。他知道,自己已經暗示了難題,聰明的趙普一定會為他解決這個問題。

從金匱之盟中,趙廷美似乎嗅到了什麼,主動上奏要求位在趙普之下。此後,愈發小心謹慎。然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太平興國七年三月,也就是公元983年三月,趙普使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連環掌加組合拳,徹底清洗了秦王趙廷美及其一系人馬。

趙普先是指使柴禹錫等人突然告發秦王趙廷美,罪名是意欲謀反。於是,趙廷美被罷免開封府尹的職務,貶為西京留守。

沒過多久,趙普又誣陷趙廷美和另一名宰相盧多遜勾結謀反。盧多遜與趙普是多年的政敵,早在太祖時間,就曾多次誣告趙普,在他罷相後更是落井下石找茬打擊。此次借太宗欲整頓趙廷美,順利將盧多遜一併整治。結果,盧多遜全族被流放崖州,並嚴令逢赦不赦。秦王趙廷美則被勒歸私第,秦王府幕僚被處斬六人。

雷霆霹靂,並非偶然。趙普打了第一槍,此時眾官僚也都揣摩上意開始落井下石,王溥等七十四名大臣聯名上書奏盧多遜和趙廷美大逆不道,驕縱不法,劣跡斑斑,羅織種種罪名。對秦王趙廷美的打擊波及其子女,他的子嗣被剝奪了皇子皇女的資格。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趁你病,要你命,趙普並沒有罷手,因為太宗並沒有示意他收手。他繼續挑唆開封府李符上奏趙廷美不思悔過,於是趙廷美從秦王被貶為涪陵縣公。

在太宗和宰相趙普的雙重威壓之下,滿朝文武齊齊失聲,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沒有人敢公然站出來為趙廷美說一句公道話,正如當初他們看著太祖的兩個兒子悲慘死去一樣。只有太宗的長子趙元佐實在看不下去了,試圖救四叔趙廷美於水火,找到太宗為叔叔的安危據理力爭。然而元佐的努力不僅沒有收到成效,反而令太宗勃然大怒,命人將其嚴加看管。自幼秉性聰明機警的趙元佐最終瘋掉了,被廢為庶人。後來其同母弟趙恆繼位,是為宋真宗。

趙廷美遷居涪陵之後不久,就憂憤而死,年僅38歲。而為了防止洩密,誣告的李符,也被趙普找了個理由京官貶到地方官。

順利解決了太宗自身及其身後繼承人問題,廢黜趙廷美,流放盧多遜,把宋朝整個的朝廷秩序重新理了一遍。此等汗馬功勞,不可謂不大矣。但清洗了對手之後,完成了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任務後,趙普自然也失去了利用價值,其老辣的政治手腕又怎能不讓太宗忌憚?於是僅過了一年,趙普再次被罷相,以“使相”侍中銜出為武勝軍節度使,後移山南東道節度使。

端拱元年,在太宗次子趙元僖的舉薦之下,趙普再以侍中的身份,三度拜為宰相。淳化元年正月,趙普因病罷相,被任命為西京留守。次年春天,趙普病退,拜為太師,改封為魏國公,給其宰相俸祿。七月十四日,趙普病死,終年71歲,被追封為真定郡王,諡號忠獻,葬於風水寶地邙山之上。一代權相趙普的精彩人生就此謝幕。南宋寶慶二年,宋理宗趙昀令人繪二十四功臣神像於昭勳崇德閣,趙普位列其中。

半部論語治天下,位極人臣,追贈郡王,一代權相趙普的跌宕人生

趙普一生跌宕起伏,幾乎參與了宋初所有的大事件。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不同於歷史上那些滿腹經綸的宰相,他並無多少才學,一生只讀一本書:《論語》。趙普曾對宋太宗雲:“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太平。”著名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而來。

短短數年之內,趙普順利為太宗解決了一系列難題,正如當年他助太祖發動陳橋兵變奪取江山、杯酒釋兵權消除武將威脅一樣。宋初這些精彩絕倫的風雲大事,哪一件解決起來難度都是極大,然而僅僅讀過一部論語的趙普解決這些問題卻能做到舉重若輕、波瀾不驚,不能不令人讚歎他非凡的政治天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