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博採眾長,成就海內榜書第一人

南宋俞文豹《吹劍錄》中載: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卓板,唱‘大江東去’。在中國近百年的書壇群英之中,如果說沈尹默的書法類比於婉約婀娜的柳三變,那麼沙孟海的書法則是豪放恢弘的蘇東坡。

沙孟海博採眾長,成就海內榜書第一人

沙孟海書法作品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作為少數高壽的書家,在中國書壇近百年的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擔任過諸如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等有極大影響力機構的領導職務。為中國書法的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沙孟海博採眾長,成就海內榜書第一人

沙孟海書法作品

沙老的書法博採眾長,轉益多師,八體盡能,遍臨鐘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諸家,並取法北魏雄強之風,氣勢雄渾,道力遒勁,輾轉之後終於突出重圍,獨樹一幟。其結字緊湊,氣象宏達,被譽為“真力彌滿,吐氣如虹,海內榜書,沙翁第一”。特別是他為靈隱寺題寫的行草書牌匾“大雄寶殿”,大氣磅礴,汪洋恣肆,韻味沉厚,雄渾遒勁,已臻化境,是書法史上難得的精品之作。

沙孟海博採眾長,成就海內榜書第一人

沙孟海書法作品

沙老書風豪邁,落筆生雲煙,為很多名山大川,亭臺樓閣題寫的牌匾,與此情此景交相輝映,沙老的書法讓其韻致倍增,讓書法愛好者流連忘返。關於沙老的豪放書風,從結字,到筆法,朱仁夫教授曾有精彩品評:“他不追求筆法的豐潤流逸,不追求造型的完美優雅,不追求構圖的整齊勻和,而嗜求線、力、勢的‘理念表現’,嚮往風檣陣馬,重若崩雲的開張與雄渾藝術旨趣。”

沙孟海博採眾長,成就海內榜書第一人

沙孟海書法作品

中國書法是一方積澱千年的沃土,耕耘其中必有所獲得,是碩果累累,是百花齊放。可以綻放出儀態婀娜的柔美,亦可成長為壯闊恢弘的雄強。以橫豎撇捺踏入書法的大門,走出了鍾張羲獻,歐顏柳趙,蘇黃米蔡等無數種可能。

沙孟海博採眾長,成就海內榜書第一人

沙孟海書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