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横扫六国的过程中有没有遭遇过有效的抵抗?

历史公元


秦灭六国战争是秦始皇成年即位后,消灭了吕不韦和嫪毐集团后开展的,基本上的步骤是拉拢燕国、齐国,稳住魏国、楚国,最先消灭韩国、赵国。这六国在灭国战争的表现不一而足,很少做出什么有效的抵抗,除了赵国、楚国。

秦灭韩赵

秦国的第一步先是灭掉了韩国和赵国。韩国在秦国开展灭国战争时,已经没什么土地和城邑了,只剩下都城阳翟和一些小城,韩王为了自保主动申请做秦国的藩臣,但秦始皇在接受后还是选择灭了韩国,韩国因为力量弱小,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赵国曾经力量强大,但在秦始皇时期,国力已经衰弱,所幸赵国还有最后的良将李牧,靠着这个良将,秦国两次灭赵行动都被李牧扛下,甚至一次秦国主将桓纥所带领的二十万秦军全被李牧消灭,桓纥只身而逃。但无奈赵王太过昏聩,听信了奸臣宦官郭开的谗言,李牧被撤下杀掉,赵军也很快失败,秦军顺利包围邯郸城,而后郭开又劝降赵王迁投降,赵国就这样灭亡了,赵王迁后来才看清楚郭开的真面目,只是为时已晚。

赵国灭亡后,赵公子嘉逃到代地立为代王,但也在后来的灭燕之战中被覆灭。

秦灭魏楚

灭完赵国,秦军准备南下灭亡楚国,路上顺带着以大水攻破魏国国都大梁,魏国覆灭。

等到灭楚时,因为楚国还有些国力,秦始皇对主帅人选有些犹豫,听过王翦和李信的观点后,秦始皇选择李信带兵出征,但李信最终被项燕击败。秦始皇立马找来王翦,诚心认错,给了王翦索要的六十万大军,王翦老成持重,硬是等了一年,耗尽了楚军的军心斗志,最终趁着楚国大军疲乏,斗志衰弱,一战而定,杀了项燕,楚国也很快灭亡,王翦也顺带南下灭亡百越之地的小政权。

秦灭燕齐

秦国灭亡燕国主力是在消灭赵国时,当时秦军已到达燕赵边境,燕国害怕秦军,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始皇,荆轲失败后秦国立马增兵,此时燕国和代地的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王翦以声东击西之计打败燕代联军主力,一路追击燕王,燕王为了保命杀了自己的太子丹来求和,四年后秦将王贲带兵剿灭了燕国残余力量。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国消灭的国家,当秦军消灭了燕国残余力量后,王贲立马南下,齐国无力抵抗,齐国相国后胜也是个奸臣,和赵国的郭开一样劝降齐王,齐国也投降了,齐王最终饿死

秦军的两次重大失败

可见秦国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真正给秦军造成实质阻碍的只有赵、楚两国。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两次击败秦军的入侵,甚至消灭了桓纥带领的二十万秦军。几年后,李信带领秦军进攻楚国,楚军在项燕的带领下再次给秦军以重创。可惜赵国、楚国虽然分别击败过秦军,阻碍了秦军的步伐,但无奈此时的赵、楚两国距离秦国差距太大,纵有李牧、项燕这样的良将也无力回天。

每天一篇故史,天天一段历史,欢迎关注!


天天故史汇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打了十年,当然遭遇了六国的抵抗。

秦始皇统一天下战争的顺序是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形势图

韩国

韩国在战国末期的时候疆域已经极度的萎缩,嬴政老爸嬴异人在位期间,秦国丞相吕不韦派出大将灭亡了东周,并设立三川郡,而韩国最后的领土几乎就在三川郡和秦国本土中间。秦国开始统一之战后,韩国很快就被攻破。

赵国

赵国是战国后期三晋之中最能打的国家,尤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但是经历了秦昭襄王时代的长平之战后,赵军被坑杀40万,赵国元起大声,尽管后来打赢了邯郸之战,但也只是回光返照,秦国讨伐赵国时,赵国还有名将李牧,但是在李牧被秦人用离间计干掉之后,赵国就再也没有抵抗之力,很快灭亡,不过赵国王族公子逃到代地称代王,继续维持赵国的香火。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

燕国

赵国灭亡后,作为赵国邻国的燕国对近在咫尺的秦军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于是太子丹派出荆轲刺秦,不过遭遇失败,很快秦军开始对燕国进行了报复性进攻,很快王翦重创燕太子丹并攻破燕都蓟城,而后燕王喜和太子丹远逃辽东。秦将李信进行追击,最周燕王喜献上自己的日子太子丹的人头,得以让自己在辽东继续苟活数年。

后来王翦攻灭楚国后,秦军再次攻击燕国,俘获燕王喜,同时还攻破了代国。

魏国

魏国是战国时代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曾经吊打秦国,但是在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后开始衰落,到了战国后期除了信陵君组织了一次联合攻秦的合纵进攻外,已经完全成为了打酱油的角色,魏国后期将都城迁到大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在秦军的大举进攻中,魏国人曾经死守大梁城,然秦国人的进攻迟迟没有进展,最后秦将王贲引来掘开黄河,水淹大梁,最终攻灭魏国。

楚国

秦国第一次进攻燕国进展顺利,此前秦国已经先后攻灭韩、赵等国,秦王嬴政不免有些轻视楚国,此前在秦昭襄王时代秦军曾大举进攻楚国,并攻破郢都,火烧楚国王陵。而这次秦王嬴政派出李信率军20万进攻楚国,楚国退往淮南。但是很快秦国大臣楚人昌平君反叛在楚国反叛,于是在前后夹击之下,李信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李信失败后,嬴政再次启用王翦出山,率领60万精锐秦军举国伐楚,王翦的对手是楚将项燕,最终在两位老将的对决中,项燕被打败,楚王负刍被俘,项燕再立昌平君为楚王,再次被王翦打败,此后国祚800多年的楚国灭亡。

齐国

楚国灭亡后,秦军再次进攻燕国和代国,并很快席卷辽东,平定燕国擒获燕王喜,而此时一直和秦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齐王田建和丞相后胜也意识到了危险的降临,面对着10年来秦军的东征西讨,齐国人第一次开始关闭边关通道,可是习惯了做观众的齐国人已经忘记了如何亲自去战斗。

秦国的灭燕大军从辽东返回时,路过齐国,顺手就齐国给灭亡了。


大东北的小豆包


简单来说,秦灭六国遭遇到了赵国和楚国的有效抵抗。

秦灭六国看似只是秦始皇发动的十年战争,但其实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漫长过程,从商鞅变法后的一百多年间,秦国从变法图强到争霸中原再到一统六国,经历了七位君主,时间跨度很长,这中间,秦国先后将魏国、楚国、齐国和赵国推下霸主之位,最终将他们一一消灭。

秦国削弱各大强国,这是秦王政继位前的事了,在他的曾祖秦昭襄王在位末期,秦国已经把赵国打废,六国无一能够独抗秦国,饶是如此,秦王政发动统一之战时,仍然遭遇到了不小的抵抗,最为激烈的,自然是赵国和楚国的抵抗。

赵国是秦国原定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前233年秦将桓齮率大军攻赵,直逼邯郸,但却被李牧指挥的赵军击败,十余万秦军被全歼。

迫不得已,秦国选择先收拾孱弱的韩国,前230年,秦内史腾率军灭韩,平静地没有一丝波澜,因为韩国实在太弱了,完全抵挡不住秦军的锋芒,这一年,也被视为秦统一之战的开端。

韩国被灭后,秦军再次攻赵,主将是秦国最强将领王翦,而赵国自然派出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二对战,却是不分胜负,赵军的抵抗,可以说很有效了。

不过李牧不受赵王信任,王翦一招离间计使出,赵王自毁长城,秦军迅速突破赵军防线,攻陷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亡。

魏国的抵抗完全集中在都城大梁,因为大梁城墙坚固,秦军强攻的话,必将付出惨痛代价,但秦军王贲引黄河之水灌淹大梁,大梁城破,魏国亡。

楚国的抵抗是最有效的,因为在秦军第一次攻楚的时候,秦军先胜后败,秦王政不得已,又请出了老将王翦,王翦跟项燕打了一年消耗战,靠国力耗死了楚国,一举灭之。

燕国和齐国也没什么有效抵抗,赵国被灭时,秦国的领土跟燕国接壤了,这让燕国太子丹很慌,派荆轲刺秦。结果我们都清楚,失败了,秦国攻燕,燕王逃往辽东,并送上了儿子太子丹的人头,秦军这才罢手,转而去处理魏国和楚国。

等到楚国灭亡,燕国末日已至,秦军毫不费力地占领了辽东,继而秦军南下,齐国不战而降,六国灭亡。


平沙趣说历史


秦灭六国,其中的韩国、燕国、魏国以及最后灭掉的齐国,几乎都没有遇到过什么有效的抵抗。韩国、燕国、魏国不抵抗,是因为实力弱,没办法抵抗。齐国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这时秦国已经把其他五国都灭了,或许认为抵抗也无济于事,不如投降算了。

但是秦国在灭赵国和楚国的时候,却遇到了强烈的抵抗。

灭楚过程中,秦始皇先是让李信带兵20万灭楚,结果遭到了楚国顽强的抵抗,其中还有昌平君(楚国皇室宗亲,当时在秦国为相)叛秦之说,此处不予分析,但秦国第一次灭楚失败而归是肯定的。两年之后,秦始皇又派王翦带60万大军灭楚,这可是秦国全国的兵力了,但即使兵如此多,王翦如此会打战,也用了一年多才把楚国灭掉,期间也多次出现楚民叛乱抗秦的事情。

灭赵过程中,也遭到了很大的抵抗,先是王翦和赵国名将打了几次大战,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是用反间计搞定了李牧后,才把赵国灭掉(公元前228年)。但这时,赵国的原太子赵嘉拒绝投降,又和赵氏宗亲在北部的代地建立了一个新政权,继续抵抗秦国,对这个政权,秦国足足用了6年时间才彻底搞定,其难度可想而知。


老罗侃史


贾谊《过秦论》中:"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用铿锵有力的语言陈述秦王政的功绩,看似秦灭六国顺风顺水、一气呵成,似乎轻而易举;其实,每攻一国,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运筹帷幄、精心筹备,都有流血牺牲;而且在攻打楚国的过程中就遇到过有效抵抗,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秦王政早知道李信是能征惯战的猛将,有一天,他问李信说:“我将攻取楚国,你估算需调用多少人马?”李信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最多不过20万人。”赢政转而征询老将王翦的意见,王翦回答说:“非得60万人不可。”赢政叹息说:“你多么胆怯呀!,李信的话是对的。”。

于是决定派李信和蒙恬率军20万攻打楚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可谓旗开得胜,势如破竹,大败楚军。志得意满的李信决定一鼓作气,乘胜攻克鄢郢,便马不停蹄地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计划与蒙恬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



当时楚国名将项燕不动声色,他率领的楚军在沉默地积蓄力量,知悉骄傲轻敌的李信的进军意图后,便紧急尾随、跟踪追击李信的主力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歇,结果出其不意地大败麻痹大意的李信部队,接连攻取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目空一切的李信率领残军败将落荒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勃然大怒,他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此前,因遭秦王耻笑胆怯,王剪称病)道歉,说后悔没采用王翦的计策,邀请王翦复出。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老将王翦率大军取道陈丘以南抵达平舆后,坚守营垒、养兵蓄锐;楚军见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足智多谋的王翦立即率军尾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败楚军,斩杀楚国将军项燕,乘胜夺取并平定了楚国的很多城镇。 第二年,王翦、蒙武俘虏楚王,终至楚国灭亡。


希望星晨58298869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主要的抵抗来自赵国和楚国。秦始皇灭的第一个国家是战国七雄第一弱鸡韩国,轻而易举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第二个被灭的国家是东方六国中军力最强的赵国,也是唯一可以正面抗击秦军的国家加之是战神级名将李牧。李牧曾经两次击败秦军,就算秦始皇派出当时秦国第一名将王翦也不能取胜。最后秦国使出反间计结果赵国人自毁长城,自己杀了李牧。于是李牧死赵遂亡!秦国第三个灭的国家是魏国虽然遇到了一定的抵抗但是水灌大梁城魏国被灭。第四个灭的是楚国,楚军战力虽然不及赵国但国土面积广大加之有名将项燕。秦国第一次派出李信的二十万大军不但没有灭掉楚国反而大败而回。秦始皇这时候不得不派出名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才灭掉楚国。最后两个国家比较好弄第五个灭了燕国。最后的齐国独木难支只有投降!


花非花叶非叶3315


秦始皇自九年行冠礼,到诛嫪毐,徙文信侯,十二年开始正式掌握秦国大权,开始进行统一六国的一系列的征战。

十三年,桓齮伐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败秦师。十四年桓齮再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十五年再伐赵,遇李牧而返,十八年,王翦、杨端和共伐赵,李牧、司马尚拒之,待赵废司马、捕杀李牧,王十九年,王翦乃克邯郸,虏赵王迁。

十七年,内史腾灭韩,二十一年王翦拔燕,杀太子丹,二十二年王贲灭魏,二十三年王翦、蒙武灭楚,二十六年王贲攻齐灭之。

只有伐赵历时七年,如赵王不自废大将李牧,再加上六国支援,秦王一统六国可能会增加变数。





我是一个存在483


秦始皇第一次灭楚之战,不仅遇到了麻烦;而且差一点儿全军覆灭,以李信与蒙恬所率领的军队被项燕打得大败,二十万人险些在楚国都打了水漂。

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就已经被秦国挤压在桐柏山至大别山以东的地区,风光早已不再。尽管如此,在战国七雄之中,楚国毕竟也是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的军事强国;所以,成语“朝秦暮楚”也就诞生了!意思是说:在夹缝中生存的那些小国,它们常常是白天倒向秦国,到了晚上就倒向了楚国。



秦国第一次出兵伐楚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楚军采取了“运动战”这一本土作战模式,一旦抓住战机,便集中兵力重拳出击,以集中对付分散!而这时的秦国军队却很尴尬!一是无法预测与楚军的决战地点;二是因为李信与蒙恬分兵各率一部,故不能相互策应,在楚军重拳的打击之下,个个满脸桃花开,无法进行有效抵抗,最终导致了失败。
不过,秦楚之间互灭的游戏很有意思!民间一直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传言。结果,这一传言还真应验了!历史上,最后灭掉秦国的两个人,刘邦和项羽可都是楚人。


历史兵说


当然是白起,导致灭赵持续了四十年。

秦发源地甘肃,陕西不过是当年东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秦王仁厚,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秦王灭六国,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几个?

人屠白起败坏秦王名声,被秦王直接赐死。


用户67724358697


秦灭六国工程中,在楚国遇到大麻烦,嬴政不听老将王剪的建议,改派李信用20万大军进攻楚国,被楚将项燕打的死伤惨重,要不是蒙恬军力保,李信几乎要成为楚军的俘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