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導語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五週年,雄安新區設立兩週年之際,我們將目光聚焦到雄安新區發源之地保定。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定市被歷史賦予重任:一方面承擔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速京冀產業協同;另一方面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實現聯動發展。可以說,保定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戰略的落地效果。

基於此,結合我們對雄安新區未來產業和市場機會的理解,特推出對保定新興產業發展的思路和建議。以此係列文章,盡產業中國研習社對京津冀國家戰略的一點綿薄之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當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已經引發鏈式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

回溯過去,從整個教育文明的演變來看,口語、文字、印刷術、多媒體,每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推動了人類教育的革命性變革。立足當下,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風口浪尖,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牽引著智慧教育蓬勃發展,這是關係著中國教育未來走向的核心問題。

當今智慧教育推廣和普及工作面臨打通渠道、建立平臺、產品篩選三大難題,破題之路關鍵在於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頂層設計,並提供合理的運營和保障機制。

雄安新區作為未來的智慧城市樣板間,將大力發展智慧教育事業,在這個過程中,保定市的機遇和切入點來自於兩方面,一是雄安新區成立後區域發展觀唸的更新,二是與雄安相比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們建議保定市通過模式創新,開放教育市場,嚴格監管產品服務、探索政府、學校、企業在智慧教育事業中的合作模式,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智慧教育的推廣路徑,形成示範效應,同時搭建智慧教育產業承載空間,以教育供給側改革推動教育跨越式發展。

機遇:大教育市場鑄就大智慧教育產業

1.智慧城市在路上,雄安新區將成智慧教育樣板間

雄安新區作為一座引領未來的智能之城,實體城市和數字虛擬城市將同生共長相互映射,隨著雄安新區全域走向智慧化,教育行業作為城市發展的有機力量將迎來發展模式的變革。

千年大計,教育先行,雄安新區三年教育提升計劃在新區成立之際就啟動實施,智慧教育是實現新區教育跨越式發展、縮小區域發展環境差距、推動教育資源流動共享的必然之舉。由北京知名中小學對口援建的學校已經掛牌招生,雄安教育改革已經在路上,在新一輪的教育革命中,雄安將集聚先進的教育資源與信息技術資源打造智慧教育樣板間。

2018年5月,教育部科技司委託北京師範大學啟動《雄安新區智慧教育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將實施教育信息化2.0計劃,全面提升雄安教育信息化水平,構建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智能學習教育平臺、智能教育分析管理平臺、智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教師教育、職業教育、場館教育、企業教育、社區教育、智慧教育產業基地等縱向銜接、橫向溝通,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智慧教育新格局。隨著雄安新區智慧教育頂層規劃設計的起步,雄安新區自上而下的智慧教育供給側改革即將開啟。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在實踐層面,智慧教育在雄安已經開始佈局,2018年4月16日,好未來與雄縣教育局達成協議將全面參與雄縣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雙方將共同打造智慧課堂,在“未來教室”中引入雙師直播教學,幫助教師獲得新的授課方式與經驗。藉助好未來“希望在線”在線教育平臺,雄縣可共享好未來積澱多年的優質在線課程、教學產品,並將其延伸至雄縣學校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後等全流程教學環節中。同時,好未來引入“人工智能教學系統”,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師完成教學數據採集、分析及管理、課堂診斷和改進等工作,實現區域教學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傅首清指出“公辦+民辦”的新教育模式將打造成為可複製推廣的典範。

在智慧教育的推廣中,從來不缺乏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只要政府和教育部門以足夠的誠意開放教育市場,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育供給,智慧教育就有普及的可能。

2.贏在起跑線,消費升級引領教育市場無限空間

教育市場本來就是個衝動消費的市場。

教育焦慮極易轉化為教育消費。人均收入的增長帶動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2016年我國教育、文化和娛樂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1.1%,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11.2%,當二胎熱疊加嬰兒潮,加上新生代家長更重視子女教育,教育支出意願將更強,這將進一步催生對高質量、高品質教育的需求,教育產業是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當70後、80後、90後家長成為教育產品支出主體,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教育支出意願強,且對互聯網接受程度高,更易於接受新型教育形式,這催生學校教育、課外教育、場館教育等教育場景向智慧化發展,我國智慧教育產業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3.率先突圍,保定以市場優勢打造智慧教育試驗場

保定市發展智慧教育的機遇和切入點來自於兩方面,一是雄安新區成立後區域發展觀唸的更新,二是與雄安相比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當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的藍圖逐步展開,智慧化將成為未來高端城市群的重要標籤,在智慧雄安的影響下,保定未來的城市發展方向也必然朝著智慧化努力。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是造成區域發展水平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面對新區成立的歷史機遇,保定市作為與雄安新區聯動發展的前沿陣地,城市發展引起各界前所未有的關注,城市興衰,教育為本,如何推動教育供給側改革進而助力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是保定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智慧教育以互聯網化、數字化、個性化、智能化為特徵,以技術力量為支撐實現公平均等地配置高質量教育資源,是保定市實現教育質量跨越式發展,在教育領域彎道超車的可行之選。

市場空間而言,在中小學領域,保定市擁有各級學校4803所,在校學生181.6萬人,同時學校數量仍在不斷擴張中。根據發展規劃,從2018年起至2020年,保定市將在中心城區開展學校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總投資66.7億元,在競秀區、蓮池區、高新區、清苑區、滿城區、徐水區,新(改、擴)建各級各類學校73所(公辦66所,民辦7所),增加學位99020個。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保定市各級學校規模

保定市教育供給側擴張之路已經開啟,以此為契機佈局智慧教育產業,在大規模的教育系統裡先行先試,探索智慧教育在學校場景下的發展和推廣模式,保定具備智慧教育試驗場的最優資質。

產業:互聯網+AI技術引領教育場景深度變革

1.國家戰略:人工智能與教育場景深度融合

“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處理、無線寬帶網絡為代表的一批新興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智能設備和互聯網等為依託,以教育資源建設為中心,以各項配套保障措施為基礎,以深入實施教育體制改革為主導,全面構建的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智能化的現代教育體系。資源線上化並不足以撐起智慧教育的概念,先進科技和以人為本,兩者結合才是教育領域的關鍵詞,在這種理念下,“人工智能+教育”是智慧教育領域發展的重點,也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將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為公眾提供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服務。

《規劃》為“人工智能+教育”提出四項發展方向。

  • 一是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構建包含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
  • 二是開展智能校園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流程應用。
  • 三是開發立體綜合教學場、基於大數據智能的在線學習教育平臺。
  • 四是開發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統。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環境,提供精準推送的教育服務,實現日常教育和終身教育定製化。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指出將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廣泛應用區域教育雲等模式,積極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建設基於統一數據標準的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各類數據伴隨式收集和集成化管理,形成支撐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教育雲服務體系。全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設課程教學與應用服務有機結合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和資源庫,鼓勵學校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對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行為數據的收集、分析和反饋,為推動個性化學習和針對性教學提供支持,支持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智慧校園,綜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

為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保定市教育局也制定了保定市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在“三通兩平臺”的基礎上,將推動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工程,引導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的方向,建設中小學數字校園,同時要求各縣(市、區)選試點學校配備裝備、師資,探索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模式。

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智慧教育的發展要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上思考,關於支持和推動智慧教育事業發展的各級規劃性文件早已出臺,但是在實踐中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智慧教育推廣和運營模式,保定藉助雄安新區智慧之風,敢於嘗試,積極探索極易率先形成示範效應。

2.三大場景:學校、課外培訓、STEAM教育

在智慧教育產業中,有三大應用場景,學校教育、課外培訓和steam教育。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學校一直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主體,但是龐大而運轉複雜的教育系統卻是智慧化推進十分緩慢的區域。學校作為學生知識學習的特定場所,在技術革命的影響下,學校如果不能實現教育模式和學習模式的變革,智慧教育改革就依然任重道遠。但學校是個特殊的場景,牽扯著政府、校方、家長、學生多個切實相關的利益主體,一著不慎容易引發一連串的社會問題,學校智慧化的關鍵在於通過頂層設計,以模式創新追求多主體的合作共贏。

課外培訓是智慧教育最先突圍也是發展最為成熟的領域,伴隨著“互聯網+”的熱潮,互聯網教育產品層出不窮,在線教育已經佔據教育領域最大份額,形形色色的面向C端的教育產品正在改變學生的課外學習方式,解決教育資源空間調配難題。

STEAM教育包括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 (Art)、數學(Mathematics)五大教育元素,教育內容涵蓋機器人、編程、力學、機械結構、工業設計、玩具、3D打印、無人機等領域,發展STEAM教育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追趕人工智能浪潮的的必然之選,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總體而言滲透率較低。STEAM教育是智慧教育軟件、硬件、產品、內容應用最豐富的場景,但其發展困境在於供給不足,以專業的教育空間承載STEAM教育產品,不斷提升教育理念的滲透率是破局的關鍵。

3.融合發展:“智慧+教育”前景廣闊

教育一個以“人”為導向的生活場景、消費場景和社交場景。場景的複雜性決定了智慧教育產品在產業層面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

智慧教育是一個複雜的集成性系統。它由基礎支撐系統、智慧環境系統、智慧內容系統和智慧服務系統四部分構成。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 基礎支撐系統為智慧教育中心,是帶動一個地區教育信息化整體飛躍發展的關鍵,用來提供統一門戶、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接口和統一數據中心等基礎支持服務。
  • 智慧環境系統分別是支持學校教育的智慧校園和支持終身教育的學習型智慧城區。智慧校園重點建設智慧教室、智慧備課室、智慧語音室、智慧圖書館(學校)、智慧探究實驗室等智慧型功能室;對現有網絡設備進行升級與改造,普及高速無線校園網;建設智慧型教育裝備;支持終身教育的學習型智慧城區包括智慧博物館、智慧美術館、智慧圖書館、智慧公園、智慧社區、智慧教育探究基地等,支持社會大眾的終身學習。
  • 智慧內容系統是教育智慧沉澱、分享的重要載體,包括學習資源庫、開放課程庫和管理信息庫三個內容庫。
  • 智慧服務系統包括智慧教學、智慧學習、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評價和智慧服務在內的六大主流教育業務。

審視智慧教育的各個環節,支撐智慧教育的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信息通信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各種類型的智慧教育產品已經成型,但是智慧教育在實踐中尚未形成發展路徑和明星樣板,這是由於智慧教育發展中渠道、把關、平臺三大瓶頸還有待解決,破局的關鍵在於商業模式的創新,產業中國研習社認為在模式創新中政府應扮演重要角色,開放長期封閉的教育市場通道,加強監管和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

關鍵:開放教育市場,監管產品服務,探索合作模式

1.渠道阻礙,公立學校智慧化困難重重

智慧教育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內容和渠道。社會力量在我國龐大而運轉複雜的體制內教育系統裡進行渠道擴張總是困難重重。一方面需要區域性行政力量的支撐,一方面需要強大的資金和內容作為後盾。渠道擴張難導致目前智慧教育產業中呈現大企業群雄割據的局面,新東方、好未來等大型教育集團憑藉資源優勢在學校內試圖擴張,但也仍處於探索階段,而廣泛存在的以一項技術、一款產品為支持的智慧教育創業企業則幾乎沒有擴張的實力,只能在C端尋求用戶增長。

渠道擴張難是制約智慧教育推廣的最大問題,產業中國研習社認為保定市可率先嚐試,以開放的市場環境迎接社會力量參與到區域教育事業的發展中來,探索一條有效可行的發展路徑。

2.百舸爭流,智慧教育服務商層出不窮

教育市場場景極其分散,從內容上各個學科都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內容產品,從教學環節上網課、答疑、家教各種形式層出不窮,從環境上,智慧教育硬件、智慧教育系統各種產品良莠不齊,教育產品已經成為互聯網產品中數量最豐富的類別之一, 產品爆炸式增長給產品選擇帶來困難。但是教育又是一個事關民生和未來的行業,容不得失誤,在影響範圍極其廣闊的公立學校教育領域,建立起對智慧教育產品篩選和評價機制極其重要,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監管和保障機制,做好“把關人”的角色,產品准入需要嚴格謹慎,為學生髮展負責。

3.缺乏平臺,智慧教育產業模式亟待創新

智慧教育行業高度分散化,人工智能教育產品的技術創新往往存在在創業企業中,而分散競爭小企業難以形成規模,在渠道拓展、產品推廣、服務能力上面臨劣勢。

如何有效的整合空間和行業內零散的教育資源?產業中國研習社認為政府可引導搭建區域智慧教育產業發展平臺,建立起智慧教育產業聯盟,化零為整,共同服務。

模式: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聯動,破題教育供給側改革

智慧教育能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頂層設計,並提供合理的運營和保障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扮演主導角色,一要社會力量進入,開放教育市場,二要加強監管,制定遊戲規則,三要以政府信任搭建產業發展平臺,推廣新型教育業態。

1.政府:頂層設計,監管運營

政府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是推動教育智慧化的關鍵,在頂層設計中產業中國研習社提出四項發展建議:

  • 開放市場,為社會力量進入提供綠色通道
  • 保定市率先放棄體制教育系統的進入壁壘,將智慧教育服務市場向社會力量開放,引導一批教育企業與學校和地方教育達成戰略合作,“企業+學校”共同完善學校智慧化軟件和硬件服務配置。
  • 開放試點學校,為智慧教育產品提供試驗和孵化的空間
  • 在教育產品的推廣中要試點先行,保定市可以在市區內選取一批學校作為智慧教育試驗基地,將試點學校內作為新產品試驗空間,幫助教育企業採集用戶數據,提供訓練集樣本,修正學習模型,以孵化更好的教育產品,以開放的環境吸引人工智能教育企業集聚,形成智慧教育創新高地。同時政府要引導學校與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在實踐中探索“學校+企業”的智慧教育發展路徑。
  • 制定審核機制和合作協議,保障教育產品本地化和實用化
  • 教育企業進入保定市場,需要與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協議基礎上共同開發保定智慧教育市場空間。
  • 教育產品向全域推廣之際,需要嚴格的審核和評價機制,政府可以組織行政力量、校方、教育專家、家長、學生組成評價審核委員會,對企業產品進行評估和審核,確認教育服務供應商名錄。
  • 在審核過程中,有兩個關鍵因素需要考慮,一是教育產品的實用化,二是教育產品的本地化。
  • 實用化是要審核在試驗期內,教育產品對於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模式、教學質量、教學體驗確實有提升。
  • 本地化是指政府有權利要求企業對產品進行符合地方實際的本地化處理。
  • 主要表現在不僅僅要求企業在保定市註冊公司提供服務,由於公立教育系統扮演行政角色,更需要服務保定的產品從命名到服務都帶有保定市地域印記,並針對保定的學校進行個性化開發,助力形成保定智慧教育品牌,打造智慧教育示範效應。同時為保障學生數據安全,保定市政府可要求企業向政府開放用戶數據,將數據中心掌握在政府手中。為了形成智慧教育產品的平臺式發展,要求企業開放後臺,提供第三方接口方便其他教育產品的接入。
  • 協調利益主體,追求合作共贏
  • 政府在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協調各方利益主體的關係,一方面要引導學校積極參與智慧教育事業,在學校向企業購買服務的過程中爭取一定的專項財政補貼,另一方面要協調進入保定的教育企業,為企業在保定落地提供便捷的通道,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開放保定市教育市場和學校渠道,吸引智慧教育企業在保定集聚,同時積極協調小企業之間的關係,推動建立區域性智慧教育產業行業聯盟,在保定探索出一條合作共贏的智慧教育發展模式。

2.學校:創新合作模式,積極試驗

在智慧教育的推廣活動中,學校要積極在政府審定的名單中選擇智慧教育服務商購買服務,積極實驗,在校園搭建教學管理平臺、教學知識庫、人工智能教學管理服務平臺等產品,打造智慧教育明星示範校。

學校與企業可試驗特色化的合作模式,以社會資本力量與學校合作辦學或者單純的購買服務都可以在實踐中探索。

3.企業:新產品推廣孵化,教育資源本地化

保定市以開放的市場環境為教育企業提供孵化和產品推廣渠道,在開放的教育市場裡企業可以積極探索新的教育產品,將技術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教育服務能力。

但是企業需要在政府協議範圍內積極推動產品走向本地化,磨合與政府、與學校的合作模式和溝通方式,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政府社會效益的共贏。

落地:在保定深圳園建立智慧教育綜合體

基於上述,為推進保定智慧教育推廣工作,為智慧教育企業和新型智慧教育業態提供承載空間,產業中國研習社建議在保定市城市中心區建立智慧教育綜合體項目,作為智慧教育產業企業辦公和商業服務空間,在綜合體內建立起智慧教育產品孵化、產品展示、服務推廣、商業增值為一體的智慧教育產業鏈條,將綜合體打造成為智慧教育率先起步發展的明星樣板。

項目意義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態,它將變革傳統的教與學方式,在保定市建設智慧教育綜合體項目將為保定市智慧教育產業發展提供承載空間,推動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智慧教育新格局,推進保定智慧教育供給側改革,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有利於促進縮小區域發展環境差距和教育資源流動共享,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打造城市教育創新高地。

項目形態

智慧教育綜合體將以高層寫字樓的形式存在,是兼具辦公和商業功能的複合空間。綜合體包含教育博物館、課外教育培訓空間、智能教育產品體驗空間、STEAM教育空間、教育文化生活娛樂消費消費項目承載空間、智慧教育企業辦公和服務空間。

項目建設內容

  • 教育博物館:建設教育博物館,展示中華五千年教育文化,全景展現古代教育、現代教育、智慧教育發展脈絡和教育文化,突出保定市在智慧教育產業的探索和智慧教育產品和服務能力。
  • 課外教育空間:承載課外培訓資源,集中保定市區教育資源,引入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增強教育供給。
  • 智慧教育產品體驗空間:引入智能教育機器人、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教育產品、以新型的教育產品和教育業態打造場景式智慧教育空間。
  • STEAM教育體驗空間:引入STEAM 教育跨學科綜合素質教育業態,推動編程、機器人、玩具、3D打印以及無人機、工業設計等教育產品形成規模,將STEAM教育從邊緣培訓項目培育為主流培訓項目。
  • 娛樂消費項目:為學生、家長、年輕人提供生活娛樂、文化消費項目,以擴展消費場景帶動綜合體良好運營。
  • 智慧教育企業辦公空間:為入駐綜合體的教育企業提供現代化的辦公環境,打造高品質、開放式辦公空間,配套咖啡廳等休憩場所,最大程度激發創新活力。

選址參考

建議選址在保定深圳園,保定市市區教育發展水平較高,配套設施較完善,率先發展智慧教育市場接受度強,保定深圳園作為保定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地,具有發展智慧教育產業,孵化智慧教育產品的土壤。

開發運營模式

  • 項目開發階段由政府與地產開發商合作開發,綜合體內的辦公空間和商業鋪位對外租賃。
  • 政府為智慧教育企業爭取政策優惠,為企業進入開啟綠色通道,以房租補貼等措施積極吸引企業入駐。
  • 政府與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雙方權責,開發保定市教育市場,同時政府引導企業與學校展開合作,儘快在試點學校打造出保定市智慧教育示範學校。
  • 政府積極引導綜合體內企業展開合作,以綜合體為承載空間建立智慧教育行業聯盟。
  • 政府與地產開發商合作運營綜合體,積極拓展教育類商業產品項目入駐,將綜合體打造為智慧教育標杆性建築。

空間形態設計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馬晨一:敢為天下先,保定市應以智慧教育聯動雄安產業生態

《產業中國研習錄》

《產業中國研習錄》是一部針對政府產業規劃、產業運營、產業政策制訂、營商環境打造領域的系列隨筆。由產業中國研習社創始人張五明先生主筆,研究團隊配合,根植於豐富的調研、規劃、產業運營實踐經驗,結合最前沿的產業發展理論,將內部培訓教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表達。

《產業中國研習錄》以問題為導向,每一篇講述一個小問題,並最終對規劃、運營、政策制定進行系統的方法論講解,藉此希望對中國產業轉型和升級貢獻微薄智識。

諮詢聯繫:孟燁 18101058768,同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