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如何留给子女?重庆70岁以下老人立遗嘱人数逐年攀升

重报移动传媒3月21日讯(记者 徐文娟)3月21日,中华遗嘱库成立六周年,在此之际,中华遗嘱库特向社会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重庆篇)》,并对所保管的12万余份遗嘱进行数据分析。

据悉,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面向老年人进行免费服务:凡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填写预约卡后,可以免费办理遗嘱咨询、起草、登记和保管。

现目前中华遗嘱库已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重庆等7个地区建立了公益遗嘱登记中心,截至2018年底,已为127968名老年人办理了遗嘱。中华遗嘱库重庆登记中心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截至2018年12月底,已在重庆登记保管1739份遗嘱,深受重庆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

立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白皮书数据显示,从全国来看,2013年,立遗嘱人平均年龄77.43岁,2014年平均年龄76.54岁,2015年平均年龄75.31岁,2016年平均年龄73.97岁,2017年平均年龄72.09岁,2018年平均年龄71.26岁。6年间,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71.26岁,年龄趋向年轻化。


财产如何留给子女?重庆70岁以下老人立遗嘱人数逐年攀升


2013年至2018年间,立遗嘱人群年龄段集中在71岁至80岁之间,比例为42.03%。重庆的数据也应证了这一趋势,据统计,2018年,重庆地区70周岁以下立遗嘱人的比例为42.18%,远高于70周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的比例。

对于日趋立遗嘱人日趋年轻化的这一数据,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分析认为,一是随着遗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早日订立遗嘱,在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迈入老年,这些新“入伍”的老年人往往观念更加超前,倾向于早日立遗嘱;二是中华遗嘱库对立遗嘱人的身体条件有所要求,许多想立遗嘱但身体条件不符合的老年人无法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这些因素叠加之下,中华遗嘱库立遗嘱老人的平均年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独生子女父母仍为立遗嘱“主力军”

127968份遗嘱中,有60911份遗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遗嘱,占总遗嘱数量47.6%。

对这一现象,陈凯认为主要是由于观念变化导致的结果。以前人们都认为遗嘱是为了防范子女争夺财产,以为只有多子女家庭才需要立遗嘱。可是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发现遗嘱不只是为了防范纠纷,更能够避免家庭财产损失。

在中华遗嘱库重庆登记中心,记者见到了曾在2017年首位来此登记的市民刘先生。刘先生今年80岁,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刘先生排行老大。“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立遗嘱,我年纪也大了,只有一个女儿。提前把财产这些安排好,房子那些都留给我女儿。”刘先生说道。只花了两三个月,手续就全部办齐了。对于刘先生而言,最大的牵挂就是女儿,自己日益老去,就想把财产都留给挂念的女儿。


遗嘱是指定财产归属的法律文件,有了合法的遗嘱,家人内斗风险会降低。

立遗嘱原因呈现多样化

白皮书数据显示,有99.92%的老年人选择中华遗嘱库范本中的“防儿媳女婿条款”,即在遗嘱中规定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

另一方面,有33.29%的老年人立遗嘱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未来子女办理过户手续困难,为了说明一些无法提供证明的事实,例如是否有非婚生子女,继子女是否曾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等,避免未来子女办理继承手续可能遇到的难题。也有部分老人在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并非配偶和子女,而是直接交由孙辈,这一比例达13.43%。

中华遗嘱库工作人员宋燕群介绍,她之前碰到一位老人愁眉不展的来咨询,原来老人唯一的独子因为意外去世了,为了孙子的探望权,两位老人和儿媳妇闹得非常不开心。对于如何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孙子的问题上,老人有些犯难。“前来立遗嘱的市民,立遗嘱的原因往往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宋燕群说。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立遗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后面的遗产管理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