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誰將走在最前列?

4月23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2019上海5G創新發展峰會暨中國聯通全球產業鏈合作伙伴大會”上透露,上海市已累計建設5G基站近500個,並

撥通了全國首個5G手機對話,成為全國首個5G試用城市。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在近日赴深圳調研5G的工作中指出,當前上海正加快打響“雙千兆寬帶城市”品牌,將加強5G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更加開放融合的5G產業新生態。同時今年上海將建設超過1萬個5G基站,到2021年累計建設3萬個5G基站,實現全市深度覆蓋。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AI報道注意到,正在成為城市基礎設施的5G已然成為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在長三角和大灣區這兩個中國最具活力區域的競爭裡,上海和深圳都在互相爭搶5G的諸多“第一”。

以5G為連接器,AI產業快速發展

作為唯一一個被三大運營商同時選中進行首批佈局5G的重要城市,上海的5G佈局領先全國。上海市市長應勇表示,上海積極探索5G在製造生產、交通運輸、教育醫療等眾多領域的應用,推動5G網絡及智慧應用在各領域的滲透。

借力於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海將聚焦構建智能軟硬件基礎和培育引領性創新型企業,推動5G終端業務提前佈局,支持5G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聯網、邊緣計算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持續拓展5G建設的應用場景,力爭在5G正式商用後實現規模化、產業化。據消息報道,4月11日上海首家5G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基地在華山醫院落地,現場通過5G技術直播超高清的神經外科手術,同時進行遠程講解指導。

“AI+”如同一個工具,能為金融、醫療、交通、製造等眾多傳統行業降本增效。

以5G以鏈接,AI在產業鏈條相對完整、創新最具活躍度的長三角地區發展如魚得水。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上海是一座擁有24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密集的人流、物流、車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使上海每天都產生出大量的數據,是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天然試驗場。據上海市經信委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達700億元,已形成了較成熟的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在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從政策方面來看,上海市陸續發佈《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政策與重點項目》、《上海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項支持實施細則》等政策,有力推動了上海在AI產業方面的發展,初步形成以徐匯濱江、浦東張江等重點創新示範區引領,楊浦、長寧、閔行、靜安等區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進入發展快車道,AI企業呈規模化

根據清華大學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上海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位列全球第四,中國第二,僅此於北京。其中,上海AI企業年齡平均為4.9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5年。

初創企業雲集,年輕且充滿活力。

據有關統計,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超過1000家,泛AI企業超過3000家,居於全國第一梯隊。如微軟、亞馬遜、BAT、科大訊飛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在上海佈局;商湯、寒武紀、雲從、地平線、雲知聲、達闥等獨角獸企業落地發展;依圖、智臻、優刻得、深蘭、乂學、流利說等本土人工智能企業加快成長;極鏈、圖麟、西井、燧原、氪信、虎博等初創企業迅速壯大,呈現應用主導、技術支撐、多領域全面賦能的特點。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就行業而言,上海AI企業主要集聚在語音語義識別、智能機器人、腦科學與類腦智能、風控安全、智能製造、智能網聯汽車等行業,並以區域劃分進行規模化發展、跨界融合發展。如浦東新區匯聚了一批智能芯片設計、智能語音識別和智能製造相關的企業;長寧區主要聚集了智能識別和智能零售相關的企業;徐彙區聚集了智能醫療、智能新品設計和智能安防相關的企業等。

在應用上,上海AI企業不斷佈局,著力於AI技術的落地應用,賦能傳統制造業、服務業、零售業等,給予產業發展新動能。如商湯科技致力於推動AI對智慧城市、汽車、零售等行業的技術升級;依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已應用於多個國家級會議和賽事的安保工作;寒武紀科技的智能芯片與華為展開人工智能手機芯片的合作等。

自2017年發佈了《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來,上海就

明確了推進AI產業發展的路徑和措施,不斷優化上海營商環境,努力打造出一條從智能芯片、硬件軟件到配套服務的人工智能產業鏈。環境與政策的磁場效應吸引BAT、獨角獸等創新企業相繼與上海市政府簽約,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上海AI產業發展。

以雄厚的人才優勢,提高國際話語權

人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動力源,上海集聚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領域專業人才,為人工智能產業創造了最佳土壤。據領英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超過190萬,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總數超過5萬人,而上海AI技術人才全國佔比33.7%,超過三分之一,僅次於北京。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在人才培養上,上海擁有的高等院校遙遙領先於深圳。據統計,上海高等院校共有33所,其中211、985院校佔比達27%,如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而深圳的高等院校只有8所。

除此之外,上海還依託“產、學、研”的方式,設有眾多AI相關的科研院所,如復旦大學的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同濟大學CIMS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6家科研院所頂級實驗室有上海交通大學智能計算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上海師範大學數理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優圖實驗室等。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基於此雄厚的人才資源優勢,上海正以自身作為“廣邀英才、全球交流”的平臺,尋找“中國方案”與“世界智慧”,共同迎接AI新時代。如4月25日下午,以儀電集團、上汽集團、上海移動、上海電信、上海聯通、百度、騰訊、科大訊飛、商湯科技、微軟亞研院(上海)、ABB等22家企業單位共同倡議發起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以理事會作為核心機構,分行業領域設若干專業委員會,圍繞“賦能、創新、合作”三大主題,在產業推動、應用使能、人才集聚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共同提高上海乃至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努力將聯盟打造為海內外人工智能交融合作的平臺。

上海良好的企業培育環境、發達的資本市場、規模化的產業集群、雄厚的人才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創業公司。據瞭解,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個AI深度應用場景、6個創新應用示範區,全力打造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未來,上海市將圍繞“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

,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交通、醫療、安防的領域的全面應用,形成國際化的人工智能大都市。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乾貨獲取方式

Step 1: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公眾號“AI報道「AI-Reporting」”

Step 2:回覆【2】免費獲取116份重磅AI報告「包括高盛/麥肯錫/IBM/波士頓/羅蘭貝格……」,以及完整數據分析資料「包括SPSS\SAS\SQL\EXCEL\Project!」

想更及時獲取AI資訊和乾貨,不妨“星標”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