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最美青年創客”阿布力克木

本網訊 吉首大學砂子坳校區圖書館自習室外的紅色長椅上,坐滿了考研、讀書的學子。人群中阿布力克木•麥麥提阿布都拉操著略帶新疆口音的普通話讀著時政新聞,在一片嘈亂的讀書聲中顯得格外清晰。

阿布力克木•麥麥提阿布都拉(以下簡稱“阿布力克木”)1993年6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人,2012年考入吉首大學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2017年在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攻讀碩士學位。求學期間,其自主創業並積極宣講十九大,所獲榮譽眾多。2013年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2014年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2015年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100強”,2016年獲湖南省普通高校“特優畢業生”,2017年獲中國第三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2018年獲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美青年創客”稱號。

學習中尋找興趣

阿布力克木來自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桂鎮,從小家境貧寒,父母以務農為生,生活拮据。物質的貧乏並不阻礙阿布力克木對精神世界的探索。他從小懷著對知識的熱愛,如飢似渴地學習,從不懈怠。2008年,他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內地新疆高中班,獲得了在北京免費讀高中的機會(阿布力克木身處較為偏遠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這裡,國家對少數民族實行優惠政策,成績優異者可以到省外的高中就讀)。

北京,這是一個與故鄉截然不同的城市。初來乍到,面臨著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等種種困難,他一度陷入焦頭爛額之中。但他沒有被困難擊倒,他開始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慢慢地學習、融入、適應北京的生活。來到北京之後,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當時,他最大的困擾就是不能使用普通話與人通暢地交流。為了彌補,他制定了普通話練習的詳細計劃,每天四點起床進行口語訓練,練習三個小時後再去上課。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一年的練習,他終於可以熟練地使用普通話與人交流了。大學,阿布力克木選擇來到吉首大學。他說,吉首大學作為一所地方少數民族高校,他在這裡充分感受到了人情的溫暖。在吉首大學,他學習更加努力了,無論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他都從未缺席,課上專注聽講課後積極自主學習。也正是在這樣的堅持下,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每一年的專業獎學金頒獎名單上都榜上有名。哪怕在他創業最忙碌的階段,他也堅持著每天學習。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幸運就是能夠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事,哪怕是花費自己的一生去尋找。”阿布力克木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學習是要用一輩子去做的事情,無論哪個階段,都應該讓學習一直在路上。”

2018年是吉首大學建立 60週年。10月 12日校慶日,阿布力克木聯合同學庫都力克,為母校捐贈了一塊和田羊毛手工地毯,表達對母校的祝福和感謝。和田羊毛地毯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的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了及時為母校送上賀禮,他提前幾個月就開始籌備。那時正是農忙之際,農民抽不出時間來製作這塊毛毯。他為了這份心意能夠送達,地毯能夠按時完工,跟村民們反覆絮叨,一遍遍強調毛毯的重要。鄉親們被他的誠意打動,最終決定應下這份活。在採訪中,他講到在學校求學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和歷經的成長,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他感念母校的關懷與支持,所以本科畢業後,他決定留在學校繼續攻讀研究生。

十九大中尋“寶”

談及大學中對自己滋養最多的,他認為是對時政新聞的閱讀和了解。他在大學時開始廣泛接觸新聞,一次無意中看到十八大的系列報道,被其中內容深深吸引。自那時起,他開始時不時地瀏覽新聞網站,瞭解最新的時事政治相關報道。看新聞成了他的每日必備,他笑稱自己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忠實觀眾。除此之外,打開手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閱更新的新聞公眾號、新聞視頻,同學們都笑他發了“痴”。

他提起十九大時,如數家珍。十九大對他的影響很大。他曾花時間一字一句地去研讀十九大報告的具體內容,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他說,十九大不僅全面總結了此前國家五年的成就,還對之後國家的發展目標作了具體規劃。他認為,十九大談到的並不是抽象的政治理論,而是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問題。

不僅思想上深度學習,他更是身體力行地將十九大精神貫徹到實際生活當中。他在吉首大學以及他的家鄉都進行了十九大內容的宣講。

在他對十九大內容進行研讀時,對他影響較大的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國家博物館裡陳列的眾多中華優秀文物,承載著厚重歷史。而選擇這一地點來講述“中國夢”,可見習近平總書記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思想的影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刻印在他的腦海中,落實在他的行動上。而這,已成為他後來創業的契機。

最美青年創客

阿布力克木出身農村,深知父母務農養家不易,所以很早就有承擔起家裡責任的意識。大學時,只要有閒暇,他就會去找兼職補貼生活,以此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幾年下來,他也算涉獵廣泛,發過傳單,抬過廣告牌,做過服務生。也正是這種兩頭顧的生活讓他早早明白生活的不易和賺錢的辛苦。

他試圖改變!他先是向學校申請一個攤位來售賣新疆的核桃、紅棗等特產。開啟了他創業的第一步。一段時間後,憑著優質的口感和實在的價格,這些新疆特產都銷量不錯且口碑在外。但由於經營模式單一和傳播範圍較小,他的生意陷入不溫不火的瓶頸期。

天道酬勤,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的創業進入了快車道。2014年,他遇到了一位從吉首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學長周澤君。周澤君看中了阿布力克木的懇實勤幹,決定和阿布力克木進行合作,而他則認為周澤君的專業背景正好能補足自己在運營方面的不足,兩人一拍即合。幾經商討,最終決定形成阿布力克木負責原材料輸出,周澤君負責公司運營的經營模式。

他們在 9月中旬策劃方案構建思路,10月20日註冊了湘西自治州好食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並申請了京東網上商城,獲得了烏魯木齊新邊界貿易公司、湖南雨洛商貿有限公司以及多個湘西本土特產企業的網上分銷代理權。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初始資金的緊缺、資源配置不齊、技術人才缺位,一座座大山壓在阿布力克木的頭頂。阿布力克木沒有氣餒,萬事開頭難,他決心迎難而上。解決資金問題他向老師瞭解國家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又經老師的幫助得以解決。公司運轉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美工來負責宣傳設計,就去長沙高薪聘請了一位美工來專職負責,解決了燃眉之急。總體而言,在阿布力克木和周澤君的協作下,公司終於走上正軌,邁入新的階段。

時值“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阿布力克木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創業模型打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商業模式。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箇中國夢,創業實現了他的中國夢。在湘西,好食貨第一個入駐京東商城,公司主創團隊服務於多家省內優秀電商企業。它迎合80、90後主流網絡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立足於湘西,服務於武陵,帶動了當地大學生就業,推動了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

阿布力克木公司的發展除了國家政策支持以外,他認為還離不開吉首大學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他說,創業初期,多虧了老師們為他出謀劃策,不僅幫他解決了資金短缺、場地缺乏、技術滯後的問題,還為他申請了優惠政策來幫助他的公司發展。他認為他取得的成功並非一人之力,而是學校這個溫馨有愛的大家庭共同作用的結果。(通訊員 寧戈菲 劉群 趙亞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