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遭遇安妮宝贝并非偶然,偌大的网络,不过那么几个写手发得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对我来说,是一个神秘幽深的花园。我知道深入它的途径。并且让自己长成了一棵狂野而寂寞的植物,扎进潮湿而芳香的泥土里面。” 就这样,一个声音进入了脑海,挥之不去。在纷繁喧嚷中,安静的响起来。 这个声音很沉静,幽暗,泛着蓝光。她不厌其烦的描述爱情与死亡,美丽而带着颓败的气息,就像她总会提及的蓝色鸢尾花,已经枯萎。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她的小说里,女孩子总是海藻般长发,纯白色棉布裙子,光脚穿着球鞋。动荡不安的生活,阴郁飘忽的性格,沉湎于物质的欲望,爱情是生命全部的纠缠。不论长篇还是短篇,她的故事似乎只有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懒得换。 安妮宝贝知道如何操纵文字。她的文字只是摆放在那里,就是美丽的,充满了美丽的意象,美丽的声响,她喜欢反反复复得描述她以为美丽的事物。很短的句子,很短的段落,如同在写诗。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她知道如何运用文字操纵你的情绪。文字的意义暧昧不明,可是能够牵动人的心,让人觉得快要堕入黑暗,颓废而温暖。“所以能在自恋和自毁的泅渡中,奔向彼岸。”“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也不需要诺言。”“只要你以相同绝望的姿态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她不厌其烦的描述,让我觉得,绝望是美的,绝望的同时,我就是特别的了。 其实至今没有听明白这个声音,不过仍然觉得很美。 即使没有看透世事,也要有一个不羁的姿态。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她的语言轻易就成为捆绑我头脑的绳子:你应该渴望流浪,你应该热爱香水,你应该谈许多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之后你应该冷漠的转身离开,你应该去伤害和被伤害,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对于安妮宝贝,这是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对生命本身的质疑。也许曾经满怀希望,落空了,就用绝望与虚空来对抗失望。如果和喜欢的风格比,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忘记是谁说的:并非人说话,而是话说人。我的生活,我周围的人,我所身处的社会,是他们的话语塑造了我,如同洗脑。我的脑中充满了权威的声音,它们都在告诉我:你应该是这样的。我说的话里也充斥着教条、权威、理所应当,每一句话都让人那么熟悉。我的语言呢?我想成为自己的。我找到了安妮宝贝,我以为她是特别的。结果,我不过是多复制了一个人的语言与行为方式。而她,又是复制了其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安妮宝贝的故事,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就像生命的一些残片,支离破碎。她斩断了与社会的脐带,人群中没有她想要的温暖,所以她故事中的人只有沉沦,躲在世界的边缘,像兽类般的挣扎生存。 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身为人的责任感的逃避。 有天听到一句话:深深扎根于自己的位置,承担自己当下的责任,同时享受自己当下的幸福。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亦舒是洋酒,爱玲是清酒,薇安是毒酒

我知道有一些书是可以相伴一生的,那些声音不高亢却坚定,能够给你指引,给你安全。总有老师说,要读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常读常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都可以找到值得倾听的声音。搏尔赫斯一生总在反复阅读几本书,他的声音平和安定,又带着魔性。 也许有时我们太肆意的在文字中放纵情感,让情感都变得廉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