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後日一說說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又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有一顆堅強的心,能面對各種挫折,融入社會,並最好能實現他自己的人生目標。為此,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要和諧。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是孩子的最早的榜樣。和諧快樂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會快樂。我們看到,問題最多的學生,往往是單親家庭的學生,他們往往比較憂鬱、不合群、偏執。這些,都是由於家庭不和諧造成的,父母沒有做好榜樣。灰暗的家庭環境,往往造就孩子一顆灰暗的心,這是學校及其他教育難以糾正過來的。所以,首先家庭要和諧,孩子才能積極快樂成長。



二、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現在的孩子最怕的事情就是接受不了挫折,遇到點事情就氣餒,自暴自棄,有的甚至離家出走,甚至輕身。這主要是現在由於家長太寵愛孩子,平時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孩子做錯什麼,捨不得責罵,事事順著孩子,像上帝一樣供養著。孩子一旦遇到什麼事情,往往無法接受,甚至釀成惡果。大人不可能一直在孩子身邊,人生之路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要讓孩子有一顆堅強的心,就要讓他接受挫敗教育。不能事事順著孩子,不能孩子遇到什麼事情都主動給他解決。讓孩子享受成功,更讓孩子學會接受失敗。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必須能接受挫敗。如果一個孩子很少有挫敗感,父母都要合理的製造挫敗感給孩子。所以要適當的責罵孩子,甚至體罰孩子。



三、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現在,太多大學生畢業後,往往從事的不是他們大學時所學的專業工作,而是進入一個非專業領域工作。即使是從事專業領域工作,現在社會和科技發展都很快,也要接受和學習很多新知識。所以要培養孩子自學能力,不能事事幫孩子解決,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善於用啟發式教育,同時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才能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



四、讓孩子學會拒絕。有的孩子不知道拒絕,這樣的孩子會活得比較苦悶,過得比較累。他們往往做著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而無法專心做自己的份內之事,這樣難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出色,難以成功。讓孩子學會拒絕,這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是我對於怎麼教育好子女的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些的方法。當然還有很多,希望大家提出來,共同探討學習。


教育之靈


第一,言傳就是你平時說的話,或者用語言對他的教育,有的家庭有家訓,家訓就屬於言傳。如果父母平時說話溫文爾雅,謙恭有禮,那麼孩子肯定也是有禮貌的。

有一次,我和兒子在樓下廣場玩,他不玩的玩具放在我口袋裡,一個小女孩看到了我口袋裡的玩具,什麼不說就直接把手伸進去拿了出來,當時我就對小女孩的行為感到震驚。我兒子回頭看到了,過去把玩具要了回來。本來這只是小孩之間的事情,我一般不插手。可是小女孩的奶奶過來,用手指著我兒子大喊,你這個小孩怎麼這麼壞,給我們玩玩怎麼了。我驚呆了,接下來我領走了我兒子,顯然他生氣了,他說,媽媽,他們想玩我的玩具不是應該過來和我好好說嗎?為什麼吼我。我安撫了他很久,我更為小女孩感到遺憾。

第二,再說身教,身教就是你的行為對小孩造成的影響,在家庭當中形成的就是家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你想孩子見到長輩打招呼,那麼我們自己是否做到了呢?

我有一個朋友,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農民,根本不識字,父母一年到頭都在辛苦奔波,幾乎不管他的成長。但正是這種貧窮的環境,激發了他的鬥志,讓他從小學習刻苦,勤奮上進,後來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並且讀研、讀博。擺脫艱苦的環境就是教育他成才的最大動力。

有的孩子智力發育早,但情商低,父母需要更多地培養其獨立能力,讓他多親自經歷;有的孩子天性好動貪玩,不愛學習,父母應該營造良好學習環境,陪伴他養成學習的習慣;有的孩子養成了痞性,認知發生了錯誤,家長就需要言傳身教轉變觀念。

  教育子女方法有很多,根據家庭環境的不同,年齡大小的不同,收入水平的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同,但本人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家長的榜樣作用。

  所謂榜樣作用,是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家長做好表率,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虎父無犬子”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想利用好榜樣作用,家長首先應該做好表率。


消防工程師老曹


教育子女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下面分別講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言傳就是你平時說的話,或者用語言對他的教育,有的家庭有家訓,家訓就屬於言傳。如果父母平時說話溫文爾雅,謙恭有禮,那麼孩子肯定也是有禮貌的。

有一次,我和兒子在樓下廣場玩,他不玩的玩具放在我口袋裡,一個小女孩看到了我口袋裡的玩具,什麼不說就直接把手伸進去拿了出來,當時我就對小女孩的行為感到震驚。我兒子回頭看到了,過去把玩具要了回來。本來這只是小孩之間的事情,我一般不插手。可是小女孩的奶奶過來,用手指著我兒子大喊,你這個小孩怎麼這麼壞,給我們玩玩怎麼了。我驚呆了,接下來我領走了我兒子,顯然他生氣了,他說,媽媽,他們想玩我的玩具不是應該過來和我好好說嗎?為什麼吼我。我安撫了他很久,我更為小女孩感到遺憾。

第二,再說身教,身教就是你的行為對小孩造成的影響,在家庭當中形成的就是家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你想孩子見到長輩打招呼,那麼我們自己是否做到了呢?

總之,孩子總是最先參照父母的樣子來說話做事,希望所有的父母為孩子做出榜樣。


棟棟媽玲玲


我想談談以下兩點。

1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我曾經教過這樣的一個學生,她是個女生。這個女生喜歡和別的同學吵架,罵人,有次甚至把一位男生都給罵哭了。於是我就把她的家長請了過來,想讓家長和學校一起來教育一下孩子,沒想到這位學生的媽媽也是一位不講理,還滿嘴髒話的主。看到這,我和其他老師都無奈地搖了搖頭。

由此可見,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多麼重要。

青少年尤其是兒童非常喜歡模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2要多多的陪伴孩子。

孩子還小,需要陪伴。這是每個家長都懂得的道理。可是真正做到的有多少個呢?!

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兒童,他們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和自己的爺爺奶奶有代溝,沒有共同語言,而且老年人也根本理解不了那些孩子們真正的內心需要。

所以很多留守兒童,很多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空虛的,他們的心情是壓抑的。他們往往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健康的心裡素質。

有一句話說的好。再好的教育也抵不過父母的榜樣力量和精心陪伴!


教育百花園


教育子女,我覺得最好得方法就是陪伴。

當然了,方法有很多,不可或缺,比如榜樣作用啊,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啊等等。但是我依舊堅持陪伴這個方法是教育子女最好得方法。孩子生下來,都會格外得依賴自己得親人,和父母得相處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獲得安全感得最大由來。作為新上崗得辣媽一枚,我始終把陪伴孩子作為第一要務,自從閨女生下來,就是個貼心得小棉襖,幾乎沒讓我問過什麼事,做什麼都是那麼貼心,陪伴得過程中,她快樂得成長,我也快速從一個小白母親晉升為有自己一套教育法得有點經驗得母親。

寶寶馬上就要3歲了,在這1000多個日日夜夜裡,我始終陪伴在孩子身邊,幾乎就沒離開過孩子身邊,因為沒人幫忙,所以我連上廁所都帶著孩子,一夜醒個十幾次都是正常的,也許是我得用心真心相待,孩子從小就乖,也體貼我,我從一開始不知道如何帶孩子,百度查,詢問有經驗得人,到後來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合格得母親,各種育兒知識學習了一堆,各種教育方法也都看了一遍,最終實踐證明,在陪伴得過程中,孩子已然變成了自己最想她變成得樣子。乖巧可愛,禮貌待人,認真吃飯,乖乖睡覺,好像所有得生活觀各種人生觀都在自然而然中,孩子已悄然形成,不用刻意得去教育,去教訓,孩子就學習到了各種生活得技能與方法。

在陪伴得過程中,我希望一切都是順其自然得發展著,我不想刻意得去教育她什麼,不想拔苗助長,不想用我的思維去刻意改變她得人生軌跡,我想尊重孩子,讓她快樂成長,成長為她想成為得樣子。

我希望能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不是我教育她,而是互相學習,互相成就對方!有這麼優秀得孩子,我一定會成為一個配得上她得好媽媽,加油!


無殤遇上太陽花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絕對化,千人千面,見仁見智,只有適合的方法,沒有最好的方法。因此,家長不能迷信,盲目地使用所謂的最好的方法。

我有一個朋友,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農民,根本不識字,父母一年到頭都在辛苦奔波,幾乎不管他的成長。但正是這種貧窮的環境,激發了他的鬥志,讓他從小學習刻苦,勤奮上進,後來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並且讀研、讀博。擺脫艱苦的環境就是教育他成才的最大動力。

有的孩子智力發育早,但情商低,父母需要更多地培養其獨立能力,讓他多親自經歷;有的孩子天性好動貪玩,不愛學習,父母應該營造良好學習環境,陪伴他養成學習的習慣;有的孩子養成了痞性,認知發生了錯誤,家長就需要言傳身教轉變觀念。

因此,我認為,教育孩子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使用合適的方法。你認為呢?有什麼好的看法在評論區留言,大家共同探討。謝謝!


落仙坡才子


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教育子女方法有很多,根據家庭環境的不同,年齡大小的不同,收入水平的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同,但本人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家長的榜樣作用。

  所謂榜樣作用,是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家長做好表率,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虎父無犬子”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想利用好榜樣作用,家長首先應該做好表率。

  1. 說到做到。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因為你工作忙,要打麻將等等原因而失信,失信本就給孩子傳遞了負面信息,還要因為打麻將等原因失信,那隻會讓你教育雪上加霜。反之你做到了,孩子也會認識到誠信是多麼的重要,那麼孩子也不會輕易許下諾言,許下了他必然會全力以赴;


  2. 愛護環境。家裡的環境是正該愛護的,外面的就該愛護了嗎?家長在外亂扔垃圾,孩子也會跟著學,待孩子養成了壞行為,在家裡他還會愛護這個家的環境衛生嗎?因此,無論是家裡還是外面,環境衛生我們都要一樣愛護;

  3. 遵守規則。因為趕時間而在人行道上闖紅燈,一時是解決了,但為孩子埋下了永久的禍根,走人行道橫穿,開車會不會也闖紅燈呢?人受傷了,就晚了;

  4. 善解人意。孩子的行為有時會讓家長反感,但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一昧地以家長的認知來判定孩子的行為對錯,只會讓孩子做更多讓家長反感的行為,家長應該設身處地為孩子想想,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再和孩子好好交流,問題解決了,孩子安心,家長也舒心。同理,孩子看到家長這麼為自己著想,他遇到父母的事情時,也會站在父母的立場來思考的;

  5. 家庭和諧。父母經常在家裡爭吵,孩子的性格也會越發暴躁,遇事會更加不理智,喜歡用武力解決,因此家長要在家裡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性情也會逐漸溫和,遇事沉穩冷靜。

  因此,教育子女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家長的榜樣作用。以上方面僅列舉了一些點,各位要由點及面。希望天下父母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以上,如有不適,盡請指正,謝謝!


多樂幼教


父母給子女最好的禮物是培養好習慣。歡迎關注公眾號“今日好習慣”,分享孩子好習慣的那些事。

龍應臺說:所謂的父母子女,就是今生在各自的背影中漸行漸遠。

留給孩子錢,早晚有花光的一天,留給孩子弟弟姐妹,總有聚少離多的一天,而唯有好習慣,能讓孩子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陶行知也曾說過,教育是什麼?就是習慣的養成;一個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孩子。就像有句話說,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習慣,這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社交習慣等等。

良好的生活習慣

1、早睡早起

飲食有規律,作息時間有規律,才有好身體和精神

2、不懶惰,不自暴自棄

將來生活時才不會得過且過,更有上進心和自信心

3、尊老愛幼,謙卑有序

不懂得尊重他人,自然就沒人尊重他,有禮貌的孩子人人都喜歡。

4、整理衛生,乾淨整潔

......

良好的學習習慣

1、有很好的閱讀習慣

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來不是一句空話,只要愛閱讀的孩子,情商才高。


2、尊敬師長,幫助同學

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目的,在學習中快樂成長才是關鍵。

3、認真學習,認真聽講

告訴孩子學習不是為了父母是為了自己,更要告訴孩子,學習不是為了拿多高的工資,掙多少的錢,而是為了將來面臨選擇時,不至於左右為難。

良好的社交習慣

1、走出去,讓孩子認識更多的人

把孩子關在封閉的空間,會讓孩子感覺枯燥無味,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2、多讓孩子接觸自然

自然的親近可以找出孩子的興趣,釋放孩子的天性。

3、尊重他人

只有先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尊重。

孩子不可能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反而會阻礙,與其怕孩子受傷,不如教會他一些道理,讓他去嘗試,去成長,才能真正地讓孩子長大併成熟,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父母的真正的教育是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每天好習慣


方法很多,談三點吧。

一是育兒先育己。

只有媽媽優秀了,孩子才能強大。

先別總說孩子你要怎樣怎樣,而要先反思我們自己有沒有怎樣怎樣。因為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在家長身上都能找到影子。所以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就不能手機不離手;你孝敬你的父母,孩子長大了依自然也會孝敬你;你抱怨孩子不愛讀繪本,可你在家也從來不讀書啊。



二是言必信,行必果。

家長說話一定要算數,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辦到,告訴孩子不可以的事,就算孩子一哭二鬧三上吊也絕不鬆口。

你隨口說想要ipad下次就考100分,沒想到孩子當真了,真考了100分,可你也許早就不記得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也許覺得ipad太貴小孩子用換個小米平板也一樣。但是,真不一樣。你傷害的是孩子純真的心靈,是他之前對你的無條件信任。一旦信任丟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也會後續帶來很多管教問題,因為你說的話孩子不再相信了。



三是足夠的愛、陪伴和安全感。

被足夠愛包圍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有愛他人的能力。

從出生到3歲,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3歲前,要給孩子最親密的愛和陪伴,給她滿滿的安全感。因為這種安全感不僅帶來舒適和滿足,更能幫助她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對自我的肯定,幫她獲取人生最初的幸福感。

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



1.充分的尊重。我們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小小的心裡什麼都明白,只是不會表達而已。

2.高質量的陪伴。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是抱抱孩子,陪她玩最喜歡的玩具、看最喜歡的卡片。在他

熟悉的環境裡,有熟悉的人在身邊,不用擔心媽媽隨時消失,就是舒服和安全的。

3.對需求及時反饋。尤其是小月齡寶寶,沒有什麼壞心眼,無非是餓了尿了不舒服了,多抱抱,因為我們就是他世界的全部啊。


橘子育兒園


說到教育孩子,我就簡單的發表幾點自己的觀點。說多了我相信大家看著也累,也煩躁。

1.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需要父母用無條件的愛去連接的。最好的實際是孩子0-3歲,這時就一定要父母有其中一方是一直在孩子身邊的,給孩子無條件的關懷與愛的。

2.父母要懂得與孩子的分離,不管是行為上的分離還是情感的分離。其實很多孩子長大了,還是非常依賴父母。主要原因都源自於孩子6歲之前,孩子跟父母沒有很好的完成分離的這個過程。很多孩子不肯跟父母分離,父母都認為是孩子依賴性強,不肯跟父母分離。其實不然,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父母的潛意識不肯跟孩子分離,而最終投射出來的現象。

3.父母要孩子自己去做選擇,要發掘孩子的自主性。這一點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非常難的。因為我們中國教育就是兩個字“聽話”。父母怎麼說都是對的,你只有按照父母說的去做才能得到父母的愛,才是我們眼中的“乖孩子”。其實這種行為,很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的自主性。我覺得應該要讓孩子自主去做選擇,我們大人要做的就是保證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去完成這些事情就可以了。

4.父母要多跟孩子溝通,家庭是幸福的港灣。要讓孩子感覺到家庭的和諧,首先父母關係一定要好。假如父母關係都亂糟糟,那不管你怎麼做。孩子都感覺不到這個家庭的和諧,也沒有安全感。其次就是要能讓孩子說出他自己的心聲,不要孩子一說什麼,有一點大人覺得不好的話,就馬上制止。這樣的話,孩子以後就不敢跟父母袒露心聲了,等年紀再大一點,到了叛逆的年齡,父母再用這教育方式。那就會導致很嚴重的結果,而且孩子這種家庭長大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5.最後父母應該要能夠理解孩子的很多無端的行為,就算那個行為非常的荒唐。那也不能直接就是批評,我覺得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瞭解好之後,再根據情況給予一些正確的引導。一定是要確定在一個有愛有理解的環境下去進行這些事情的,這樣我相信孩子們也會越來越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肯定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說可能有的時候這些愛,也是無形導致孩子壓力跟造成孩子的傷害的東西。

最後祝大家家庭和諧美滿,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