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孩子的點滴行為都有可能引發一個很深的教育問題。

小問題大學問

·2歲寶寶非要站在桌子上

尹老師,我想請教一下,有一次2歲的寶寶不聽話非要站在桌子上,我要求他下來他不聽,我保持語氣和正常表情繼續要求他下來,可他就是不下來,其間我講明瞭為什麼不允許他站在桌子上,並試圖抱他下來,可是寶寶很抗拒。隨後我說還不下來的話媽媽要罰你站在牆角一分鐘。後來寶寶哭了,我讓他站在牆角沒有理睬他,一分鐘過去後抱起他哄他還和他講道理,隨後情緒好轉。不知道我的處理方法有沒有什麼不當之處?想請尹老師糾正指教。

尹老師:

我不知你當時給孩子講了些什麼道理,但我知道你知道那些道理講錯了,否則你不會忐忑不安地給我寫信——你已經知道自己“不當”了,以後在這些小事上少耍家長權威,慣著點孩子,不要阻擋他的各種嘗試,並且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一定要站在桌子上,然後加以引導,我們都知道站在桌子上是不正確的,但是他才兩歲,是非觀還在建立當中,你十分注重你跟孩子表達了什麼,但是你沒搞明白孩子到底要幹什麼。就像是我上一篇講的,你最應該知道孩子接收到了什麼信息,不讓他站在桌子上,要求他下來,他接受到的信息就是自己的行為被束縛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不禮貌的行為。

·2歲兒子不聽話

尹老師您好,我家兒子2歲,有時他想做某件事而不被允許時,跟他說很多都不起作用,最後沒辦法只好跟他說“如果你不聽,媽媽就要生氣了”,他才罷休。個人感覺這樣說不是太合適,好像在壓迫他似的,我知道不可以說“媽媽不愛你了”“不要你了”之類的話,但“媽媽會生氣”之類的,說了合適嗎?

生活中孩子的點滴行為都有可能引發一個很深的教育問題。

尹老師:

你這樣說,當然不合適,這也是一種哄騙和壓迫。只要不危險並且不打擾和危害到別人,就讓孩子做去吧,別管得太寬了。但是一旦是有什麼危險的話,你可以先嚐試給他看,他做了這件事之後的危險後果,如果他打擾到或危害到別人,你就把同樣的打擾用在他身上,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行為不正確。

關注我,不定時更新,私信發送001,獲取最強大腦記憶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