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看《复联4》发朋友圈,为什么有人喜欢恶意剧透?

文 | 话剧人

网上有人夸张但形象地总结了剧透党的形象:00:00完美状态看首映;03:00影院出来;04:00刷豆瓣疯狂剧透;05:00刷B站疯狂剧透;06:00刷微博疯狂剧透;07:00刷贴吧疯狂剧透;08:00刷朋友圈疯狂剧透;09:00给好朋友打电话疯狂剧透……

“知道”和你谈谈,为什么有人喜欢恶意剧透?


防火防盗防看《复联4》发朋友圈,为什么有人喜欢恶意剧透?

《复仇者联盟4》首映现场。(IC photo/图)


讲真,中国大陆是《复仇者联盟4》(下文简称《复联4》)全球最早上映的地区,对于影迷来说,本来是一场盛宴。

作为漫威宇宙“无限传奇”的终结篇,备受期待的《复联4》却遭到了“破坏”。很多去看了首映的观众,一看完就恨不得在朋友圈和所有的社交群里,剧透《复联4》里到底谁谁谁死了,最后结局怎么样。

网上有人夸张但形象地总结了剧透党的形象:00:00完美状态看首映;03:00影院出来;04:00刷豆瓣疯狂剧透;05:00刷B站疯狂剧透;06:00刷微博疯狂剧透;07:00刷贴吧疯狂剧透;08:00刷朋友圈疯狂剧透;09:00给好朋友打电话疯狂剧透……

剧透为什么讨人厌是显而易见的,观看影视剧最重要的快感之一就是未知和悬念,而《复联》系列陪伴影迷们多年岁月,《复联4》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对于很多人还有更多复杂的情感和情怀,保持未知才能完美地沉浸在电影的氛围里。

但剧透破坏了这一切,也难怪有明星会在微博上说“拉黑剧透者”。为什么有人喜欢恶意剧透?你知道剧组为了防剧透有多努力吗?

多管齐下,拒绝剧透


《复联4》上映前,主创者就一再在社交网络上呼吁:不要剧透。导演罗素兄弟在一则动态中,还非常幽默地引用了《复联3》中奇异博士的桥段:“记住,奇异博士看过终局之战的140000605种结局!但是他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大家要向奇异博士本尼学习!”

剧组为了杜绝剧透,所做的努力可远不止这些。

签保密协议这种当然是基本款了。一开始剧组是给演员发放剧本,猩红女巫奥妹却透露,演员当天演的剧本都会被烧掉,反正就是不给你带回家。于是就出现了有次小蜘蛛荷兰弟不小心把剧本带回了家,干脆直播烧剧本让漫威放心。


防火防盗防看《复联4》发朋友圈,为什么有人喜欢恶意剧透?

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剧照 (IC photo/图)


不过,可以防止剧本流出,却不一定管得住演员的嘴。尤其是饰演绿巨人的马克叔,和饰演蜘蛛侠的荷兰弟,他们都被冠以“剧透狂魔”的称号。《复联3》上映前马克叔险些就将电影结局公之于众;荷兰弟则自爆蜘蛛侠在《复联3》会去太空,还透露过《蜘蛛侠》中他会去的一所高中等情节……

这样做的结果,是马克叔被罗素导演在推特上公开“解雇”;而其他演员跟荷兰弟搭档采访时,总非常紧张,随时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挡住他的嘴……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后来漫威甚至给演员假剧本。导演曾表示,没有一个人拿到完整的剧本,剧本里设置专门的假场景,没人知道真正的故事内容。而荷兰弟直接就被剥夺了看剧本的权利,他不知道他在电影中是在和谁对打,面前只有一个明晃晃的网球与自己完成对战,剧本上的内容和实际拍摄的东西也不是完全相符的。

因此,也很少看到像《复联》系列求生欲那么强的演员。

黑豹在面对记者“复联4就要上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就不能透露一点点嘛”“那关于黑豹2可以说一点吗”“我们都还不能接受这一件事”等几连问时,只有一个问答“我死了,我真的死透了”;鹰眼在面对记者的穷追猛打时,一贯回应“电影会开始,然后结束”;黑寡妇斯嘉丽假装各种听不懂……

为了防止一些迷影通过预告片发现出什么苗头,漫威甚至在预告片中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地方掺杂了假的情节,真真假假,以假乱真。像《雷神3》的终极预告片中,剧组通过使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以及无所不能的PS创造了高达7处虚假镜头。

而《复联4》的第一支预告片发布后,迅速引发全网关注,网友急切地进行分析讨论,试图挖掘一个又一个彩蛋。然而罗素兄弟却表示这只是一个假预告,其中的镜头并不会在正片中出现——当然最后是否出现了?我是不会剧透的。

剧透党究竟想得到什么


然而,剧组的所有努力,都抵挡不了一张口无遮拦的嘴。《复联4》首映后,那些没有观看首映的人打开微博或朋友圈,各种剧透信息蜂拥而至:那个谁谁谁死了,那个谁谁是是这么死的,那个复仇者联盟到底打败灭霸没,那个谁谁谁的下场是这样的……

剧透党是需要分类的。有一类,是专业的影评分析,这一类剧透往往会在行文前注明“本文有剧透,慎入”的字样,观众有选择权,他可以拒绝这种剧透。第二类,是熟识好友之间的剧透,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也知道你不会生气或那么在意,所以故意剧透,这是朋友间的内部矛盾。最后一类剧透,则是“故意”甚至是“恶意”的,他将剧透发在群里或者朋友圈,广而告之,剧透一个是一个;因为没有任何事先的提示,你无法拒绝被剧透。最令人反感的剧透党,就属于这一类。

显然,剧透党是想通过剧透,想通过别人的“气急败坏”来获得愉悦感。这说到底,是一种恶作剧心理。恶作剧指涉的是,故意与他人开玩笑、戏耍、互相捉弄的行为。恶作剧最基本的形式即是故意使他人陷入窘境,并在旁观赏他人尴尬、吃惊、惶恐等等寻常难以得见的情绪表现,借此得到乐趣。这种恶作剧纯粹是以满足行为人个人乐趣为目的,其他观看者或被恶作剧的人不一定也会觉得有趣,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地令人憎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恶作剧是孩童时期经常会有的一种心理,这一心理的内核是“逞强好胜”。孩子会通过恶作剧来表达好奇心、逆反心理、吸引他人注意、宣泄情绪等。孩子会恶作剧,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他们不懂得利用更理智更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只能通过恶作剧,以及恶作剧后他人的反应,来获得满足感。

孩童时期的恶作剧尚且需要疏导,如果成年人还一直有恶作剧心理,这就有可能是“病”了。

有专家行文指出:成年人的恶作剧则是一种行为特征上的倒退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变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心智不成熟和道德感缺失。成年人恶作剧通常是由于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缺乏关注、自我感觉不好,希望通过看到他人被恶作剧之后的狼狈和愤怒而获得很大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成年人的恶作剧行为极易引起心理上的恶性循环,即一次恶作剧成功后,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而后不满于这种满足,转而寻求更大的恶作剧行为。

对于这一类深陷恶作剧心理的剧透者,挺需要认真去跟心理医生谈谈。虽然剧透不违法乱纪,但万一这一心理继续恶化,最后可能会带来始料未及的后果。

而有的人恶作剧地剧透,仅仅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以彰显自己的“特别”,满足虚荣心。这种剧透党的心理动因是,以剧透来换取社交货币。

现实中通过货币,你可以交换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而在社交网络上,社交货币也可以换取眼球和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费心经营朋友圈,好像朋友圈高大上一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就会好一点。剧透党以为自己去看了首映,别人就会主动跟自己攀谈,问问剧情什么的。这就属于“装X”用错力的表现,一张电影票就几十块钱,你是去看个首映又不是飞到西班牙看巴塞罗那主场比赛,有什么好晒的;何况,真的没有人会因为你剧透来问你剧情。

为了防止遇到剧透党,可以事先拉黑警告。万一不幸遇到剧透党该怎么办?假若有人恶意跟你剧透卖弄,你不妨回应“不用跟我剧透了,我也看了”,视而不见让TA凉凉。假若是那种广而告之的剧透,那么屏蔽拉黑不必手软。

最后只能祝大家观影,真遇到恶意剧透党也没办法,毕竟常在路上走,难免踩到狗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