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樓花成交量暴跌88%!開發商亮肌肉

【樂家網lahoo.ca 郭星撰寫】黃三水說,屋漏偏逢連夜雨。2016年以來樓花市場的虛火終於在2019年集中爆發,一大批帶著財富夢想入市的買家忽然發現,樓花市場的三把鍘刀迎頭砍下.....


大溫樓花成交量暴跌88%!開發商亮肌肉

第一把:海外買家稅

由於樓花交易的特殊性,2017年海外買家稅推出後,大量海外資本轉向樓花市場,因為樓花交易投入資金小,撬動的槓桿大,還能推遲或規避很多稅費,只要在樓花變現房之前出售變現就是穩賺不賠。

但不曾想,大溫樓市低迷至今,一大批2017年入手的樓花終於要在2019年熬成現房,裸泳者終將浮出水面,海外買家和高槓杆炒家無力收房或者不想收房。2019年2月以來,一大批“原價轉讓”、“揮淚甩賣”的樓花充斥朋友圈。

有地產經紀指出,集中甩賣很可能拖垮樓花市場。

第二把:樓花交易信息必須在政府備案

2019年2月26日之前,BC省的樓花市場是一個低透明度市場,政府很難知道一朵樓花經過幾手轉讓,更難得知每一手主人的身份和每一次交易的細節。

在BC省政府看來,樓花市場簡直等同於洗錢超市。

2月26日之後,政府通過法案,所有BC省的樓花交易,無論是開發商和買家的一手交易,還是買家和買家之間的轉讓交易,都必須在BC省財政部的預售房屋登記系統(Condo and Strata Assignment Integrity Register)進行登記備案。

新政的直接後果是投資樓花的過程被透明化,投資者和開發商都在政府的監管之下。樓花投資的成本增加,獲利減少,而且投資樓花的資金來源也將被政府追溯。

第三把:多家開發商為護盤自救強行禁止轉讓樓花行為

每一個項目的樓花轉讓都有不同的合約條款。絕大多數樓花轉讓條款都是有利於開發商的,市場好的時候,開發商樂見炒高樓花價格,這對他們的銷售和漲價都有好處。

如今市場低迷,樓花低價轉讓讓開發商面臨交房壓力和銷售價格下降壓力,更要面對不能完成交易造成的資金鍊問題。

所以開發商撕掉友善的面紗,利用合約條款限制甚至禁止樓花持有者轉讓,並要求他們必須完成交易。

三把刀的矛盾集中在一個時間點爆發,就構成了樓花市場的生態災難。

根據某樓花交易平臺的數據,2019年2月大溫樓花成交量同比下降88%。

2019年2月,每100朵上市樓花只有15朵能在當月成交。這意味著15名買家人均可以在7套樓花中挑挑揀揀,絕大多數賣家不降價又能怎樣?

溫哥華英文媒體在4月23日爆料稱,溫哥華一處公寓項目出現平價轉讓樓花,原價169.9萬,轉讓價也是169.9萬。賣家閒置兩年資金還要賠上佣金和轉讓手續費,這在半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項目的開發商最不願見到這種情況,因為平價轉讓意味著自家項目的價值被低估,對之前的其他買家沒法交代,對之後的潛在買家更無法解釋。

所以該項目的開發商乾脆開出10萬加元獎金,鼓勵樓花買家提前完成交易。

無獨有偶,另一家大溫著名開發商直接通知自家項目的30多名樓花買家,禁止他們轉售給第三方。但這些買家中有一旦完成交易就需要繳納20%的海外買家稅。即便不是海外買家的樓花持有者也有很多並不想收房或者沒有能力完成交易。

另有案例顯示,一位已經將樓花掛牌轉讓的持有者竟然被開發商緊急叫停,乾脆不允許他進行樓花交易,而根據雙方簽訂的條約,開發商有權在這個時點單方面提出這項要求。

儘管樓花市場哀鴻一片,但黃三水仍然適度樂觀。

黃三水認為,樓花當初那麼火爆是非常態,現在如此被人看衰也不正常。市場起起落落本屬於經濟規律,但過度解讀卻容易把問題片面放大或縮小。

樓花市場最大的問題不是交易量或者售掛比,而是樓花項目的品質良莠不齊,當初不動腦跟風搶樓花的被套牢只能說明樓花買賣是專業性很強的投資行為,不是每個人或者每個地產經紀都能勝任的。

小編提醒各位,現在的行情下,即便有心抄底,也要有一雙火眼金睛。

平臺:溫哥華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