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4岁男孩玩耍时头卡编钟里,动弹不得,孩子奶奶慌忙中报警

宝鸡4岁男孩玩耍时头卡编钟里,动弹不得,孩子奶奶慌忙中报警

宝鸡4岁男孩玩耍时头卡编钟里,动弹不得,孩子奶奶慌忙中报警

宝鸡4岁男孩玩耍时头卡编钟里,动弹不得,孩子奶奶慌忙中报警

宝鸡4岁男孩玩耍时头卡编钟里,动弹不得,孩子奶奶慌忙中报警

4月29日,宝鸡市陈仓区一名4岁的男童在玩耍时竟将自己的头卡在了一活动广场的仿制编钟里。被困的小家伙儿最后在当地消防的帮助下才脱离窘境。

4月29日下午6时37分,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办太公庙村的村民活动广场上,一名孩子不慎将头卡在了广场悬吊的观赏性仿制编钟中,动弹不得。孩子的奶奶和群众焦急中报警求助。当地杨家沟派出所民警赶到后立即拨打119求援。

宝鸡市消防支队南环路中队徐升祖队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消防员赶赴现场。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小孩头被卡在编钟内无法行动,情绪还算稳定,一旁的孩子奶奶却早已慌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消防员首先利用液压剪断钳将编钟从架子上取下,连同小孩一起平放在平台上,随后对编钟边角进行破拆。由于编钟材质较硬,操作空间狭小,无法快速切割。一名消防员相继使用钢筋速断器、剪断钳寻找缝隙进行破拆,其余人员同一名热心群众一起保护并安抚孩子。20分钟后,小孩被解救出编钟,头部没有留下伤痕。

随后,中队干部再次确认小孩无受伤迹象后,对惊慌失措的奶奶进行情绪安抚和安全教育后,整理器材归队。

太公庙村村民李师傅告诉记者,困住孩子的是编钟的一种,名为秦公钟。前不久,村上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在村民活动广场上悬挂了当年从该村出土的青铜重器——秦公钟、秦公镈(bó)的复制品,以体现当地厚重的青铜文化。“没想到,小娃娃却被卡住了,幸亏不是真的文物,要不然损失就大啦”。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1978年1月,宝鸡县(现陈仓区)虢镇太公庙村农民冉怀绪,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一青铜器窖藏,后经文物部门发掘,共出土青铜器八件,钟五件,镈三件。考古人员根据钟、镈上的铭文推断,作器者为秦武公。作为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享有的编钟,秦公钟不但体量恢宏,而且音色纯正清亮,奏响后有双音效果。 西安晚报记者 王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