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校附近都有很多小吃,可以讲一下你最难忘的学校附近的小吃吗?

黑鹿咖啡


每一个学校附近都有很多小吃,可以讲一下你最难忘的学校附近的小吃吗?

小布丁

说到这个,小布丁雪糕简直是90后几乎每个人都吃过的零食之一了,五毛一根,牛奶味十足,而且口感绵软细糯,想想都流口水。但是现在很少有店铺有的卖了,就算有的卖也不是以前的味道了。

绿舌头冰棍

这个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几乎人手一支,可见大家热爱的程度,但是大家喜爱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独特的特性,就是吃着吃着会“弯腰”,其实它是以果冻为主体的冰棍,冰冻时它是硬的,口感带有一种沙沙的感觉,但是温度升高后它就会慢慢变软,就像舌头一样,duang来duang去的,很好玩,所以在学生中爆红,也算是当时的网红产品了。

三鲜伊面

这个是给我读书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零食了。小时候因为爱吃,总把当天父母给的午餐费瞬间吃光,导致中午没有钱吃饭,就只能去买三鲜伊面充饥,当时三鲜伊面在学校外的小卖部是五毛一个,我买了一个,结果小卖部老板看我没饭吃,就直接帮我把面煮好还加了个鸡蛋给我吃,当我拿过那个碗的时候,内心感动的已经说不出话了,所以这碗面的味道,小卖部老板的模样和当时情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那个老板,但是已经找不到那个老板了,毕业后回学校看看的时候,那个小卖部已经转手了,这也成为我的遗憾,没郑重的和他说一声谢谢。

跳跳糖

哇塞,这个零食在小时候必不可少啊,和绿舌头一样,红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的特性,好玩。有几种口味,放进嘴里之后,糖粒就立刻在口腔里跳起来,注意千万别放太多糖粒在嘴里,会把你的口腔内膜”弹“损的哦。

咪咪

这个就不需要多介绍了吧,直到现在都在各个学校门口出现的零食,简直是零食中的元老啊,小时候总会吃,就算不是自己买,身边也有人买来吃,脆脆香香的,一包五毛钱,经济实惠好吃啊。


大大卷

超人大大卷香口胶也是小时候好玩的零食,一般香口胶都是一整个的,或者是一片长条的那种,而这个是卷尺一样,一点一点卷着咬,卷着嚼,很有乐趣。

沙爹鱼串

这个就是小时候”富二代“吃的零食,因为吃一串根本不够,但是吃几串又买不起,学生时期的零用钱还是管的很严格的,根本没有富余的钱,但是也压根不阻碍我喜欢吃它,在老家大伯家零食店,我们就一袋一袋猛吃,简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不过现在的味道感觉没有以前好吃,可能因为年龄的挣扎吧

无花果

小时候最爱的干果了,因为便宜,开胃,酸酸甜甜的,太好吃了,但是据别人说里面不是真的无花果干,而是萝卜干!omg!!!请告诉我不是真的,我无法接受这个说法。


以上就是我在学校外零食店经常吃的和爱吃的零食,每一个都是满满的回忆啊,但是现在已经吃不到以前的那种味道了,你们呢?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勺子研究所


这个问题突然让我回忆起我的学生时代,好怀念那时候,学校里面的饭菜不知道是吃烦了还是不好吃,或者两者都有吧,感觉学校外面的小吃特别好吃,简单说一下,高中和大学时代那些让我流连忘返的学校附近的小吃吧。

高中时期:

一、陕西凉皮。我们数学老师是陕西人,特意给我们说过这家是正宗陕西人做的陕西凉皮,我感觉特别棒,买上一个夹饼,再来一份凉皮,中午就这么解决了。

二、兰州拉面。现在才知道人家叫兰州牛肉面,在我们这样的外地才叫拉州拉面,但是特别好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上高中时整天就是饥肠辘辘的,来上一碗兰州拉面,能让胃满足一整天。

三、工友快餐。这是这个店的名字,现在这个店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家的特色就是菜的分量特别大,炒一盘土豆丝可以三个人吃,主要是当时也没钱,再来上他家现做的油饼,香酥脆嫩,简直美味。

四、安徽板面。他家没有店,是在学校对过得一个胡同里,每当我和同学去的时候都会说,来一份小碗板面,多加青菜,多加辣椒,多加汤。反复几次老板娘都认得我们了,也是安徽人过来摆的摊子。

大学时期:

一、炒饼丝。因为我们学校在山上,周围荒无人烟,卖小吃的也只有在我们学校后山上摆摊,其中一家炒饼丝,一直让我回味无穷,即使刮着大风,锅里基本上全是灰,我的热情也没有减退。

二、羊杂汤。说这名字的时候大家可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的特色小吃了,最近比较火的莱芜,撤市归济南。我们学校后山也有卖的,喝着还挺不错,吃着当地的特色硬面火烧,别有一番风味。

简单说这么多吧,快到晚饭时间了,想想该吃什么了,吃货的时间表里没有别的。

分享生活,分享美食,分享故事,我是范可同學!!!


范可同學


说到学校附近的小吃,不由自主的就想起高中时学校旁边巷子里那对老夫妻做的鸡蛋饼。记得那时刚到高中,第一次到城市里的我们对学校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因为是寄宿,我们只有在早上和周末才能出校门,而周末于那时对城市渴望的我们来说,莫过于遥远的期盼。所以每日早上出门便成了很多寄宿生对外界的探索,而这个探索最直接就是美食。早餐有很多,除了门店里的包子馒头稀饭面条米粉,各类点心等等,学校旁的巷子里有一群特别的存在-路边摊,这里才是早上学生们的最爱,从甜到咸的各种粥类,外表不扬内里充实的小笼包,现炸的土豆饼/大煎饺,现弄的酸辣粉/担担面,还有那我最爱的鸡蛋薄饼。卖薄饼的是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妻,两老分工明确,叔叔负责摊饼,阿姨负责收钱打包,没有过多的花样,白白的面浆均匀的摊在小小煎饼炉上,一面微黄的时候,便打入一个鸡蛋,将鸡蛋摊匀,反面再煎一下,最后撒上葱花即可出炉。没有过多的装饰,也没有过多的调料,也没有很多的配料,就那么简单的两面金黄的鸡蛋饼。

用一个小小的塑料袋装上,拿在手上边走边吃,热乎劲正好,不烫不冷,不腥不腻,不硬不软,一切都刚刚好,吃的让人好不爽快。以至于那小小的1块钱一个的鸡蛋饼摊,每天成了巷子里生意最好的小吃摊,可即使生意再好,夫妻两人配合的也很快,几乎没有错过单,整个摊子也是干干净净,对每个买饼的同学都是热忱以待,大多数同学买饼的时候也都会阿姨叔叔的叫着,并狗腿的让叔叔多加一点面浆,多方一点葱花,再来一个鸡蛋啥的。.

时间飞逝,十多年后,现在的鸡蛋饼加了火腿,青菜各种各样的配料,但是不管怎么吃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纯粹感了。


木姐美食派


初中校门口3块钱一碗的麻辣烫。❤

老板娘会把菜、面帮我们抓进一个小筐筐里,我们人手拿一个烫面的小筐,围着一个大锅,自己煮自己烫😂

觉得熟了就拿出来倒在碗里,然后加两勺醋,再来一勺刚炸好的芝麻辣椒油,在他们家的土炕上放一个炕桌(我是不是暴露自己的产地了),坐一圈,吃的超级香!!!

后来吃杨国福、马玉涛、张亮……这些,都觉得没有那时候的麻辣烫好吃。

时间太久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味道很好,还是因为加了一些回忆进去,所以怎么回味都是美好的。

今年毕业,我选择当了一个零食博主,立志要找到所有好吃的零食~~✌✌✌✌

(筐和锅大概长这样👇)





食五娘


记得那是小时候,我们学校还比较简陋,没有小卖部。只在学校外面有一个小摊贩。他做的好像是火腿肠之类的东西。烧烤摊是一个阿姨。他每天都准时出现在我们校门口。快到下课的时候总是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从窗户处飘进来,可把我馋死了。于是,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外面。一股脑的只盼望着快点下课。终于到了下课的时间。我飞奔似的来到了那个摊旁边。拽着手里的一块钱。买了我最喜欢吃的烤火腿肠。火腿肠烤的比较焦。外焦里嫩咬一口滋滋的响,嘴角边直冒油。上面被阿姨撒了一点孜然,辣椒面,还有番茄酱。可好吃了,让人回味。


晒晒黑1


学校附近的路边摊就是我们的第二个食堂。每次看到学校周边的小吃摊总会勾起读书时的回忆。相信大家回忆的都是小吃串串什么的。而我确偏偏想念炒饭。

记得我在读职高的时候学校外有一个小摊每到饭点总是排很长的队。每次都要等很久才会才会得到吃。同样是卖炒饭为什么隔壁小摊生意就没那么火爆呢?

老板是一个光头,头顶都油亮亮的那种,大概是头发掉光的吧。一米七几左右的微胖,虽然胖,但做事挺利索的。老板每天总是爱吹牛给我们学生听。小摊就叫光头炒饭。老板并没有因没自己的长相而自卑,恰恰这个原因发挥自己的特点。

炒饭非常的便宜,鸡蛋火腿炒饭7元一份,份量还特别大,加一种荤菜加2元钱。比学校食堂的还便宜,配菜是可以自己选的,根据自己的喜好炒出来大家当然爱吃。老板每次我们都喜欢看老板炒,他一边炒一边吹自己有多牛逼,最常的就是,好吃不贵,吃起有味。帅锅,这炒的巴士的板,我新东方毕业的........

正是因为价格便宜,份量足,老板幽默才吸引大量的人来吃吃炒饭。


蓉漂小伙


我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老太太煮的千张,还可以喝汤,我觉得她煮的汤甚至比千张味道更好,现在想起那种味道,觉得她应该在汤里放的至少有胡椒粉,鸡精粉吧。我记得那时我一下都买了好几块钱的千张,然后就喝着她熬的汤,喝着可香了,越喝越上瘾,然后就经常去她那里。


还有一家就是米线凉皮店,她家里的米线是用鸡汤熬制的,里面放了好多面筋,海带,芝麻酱,米线也很软,口感特别好。现在街上卖的米线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味道了。

还有凉皮儿,那时的凉皮儿里面放了好多面筋,芝麻酱,绿豆芽,吃着可香了。每次我去吃饭,凉皮儿和米线都想吃,可是太多了吃不完,我就买了半份米线半份凉皮儿,我都是那家的老顾客了,所以老板也会这样卖给我,到现在我都还很怀念那时的味道。


蓝色妖姬9817


说起学校,简直就是美食的发源地,从小到大,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阶段都有难以忘记的美食!一一举例说明。

小学时候门口有一卖广味小烤肠和蛋烘糕的,相当好吃,两毛钱一根的小烤肠,虽然很短,但是味道很好,放学的时候隔三差五就要去买,再粘点干辣椒面,简直不能太棒!

初中校门口有两个特别喜欢的,一个是烧烤,一个是卖冰粉凉虾的。烧烤经常上完晚自习回家路上吃,当时的烧烤还很便宜,五毛一串,排骨好像一元吧。凉虾冰粉也是五毛一碗,夏天的时候每天喝,还没走到摊铺,老板就把凉虾准备好了。

到了高中,那简直就是美食的天堂,因为学校位置的关系,周围全是吃的,烤鸭脖,奶茶,狼牙土豆,各路小吃应有尽有,很满足也很不幸,在进高中不到一学期的时间,瞬间长胖了不少。

大学周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牛羊开胃粉,属于米粉小吃,味道相当好,也是至今唯一还现存的美食了。


生活老饕


说到学校附近难忘的小吃,那真的是可多了。

先从我小学学校附近小吃开始讲起吧,出了小学学校门口右拐,有一家小零食铺兼卖薄饼的,他家的薄饼分两种馅料,五毛钱的薄饼是包着红糖的,一块五或两块钱的包的是火腿肠啊什么的。印象蛮深刻的,那时候的经常放了学就会去买着吃的。

初中的学校附近好像没什么难忘的小吃。直接跳到高中学校附近的小吃吧,也不能说离的很近,还是需要走一小段路才能买的到的。

那就是“武大郎烧饼”,是一对外省夫妇卖的,这个烧饼看着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在薄饼上摸了一层肉末,然后放上香菜葱,再弄点辣椒就可以了。但是,你还真别说,特别好吃。第一次吃是被馅里独特秘方的辣椒辣到快哭了,吃完薄饼嘴里需要含半天的冰水,才能缓解舌尖上的辣。谁叫我不会吃辣,但特别好这口的人,对自己也是无语死了。吃过第一次后,从此就上瘾了。不过现在搬走了,不知上哪卖去了,还挺想念的。

上了大学,好像又发现了美食的新天地啊!也就是来到了现在广州这个城市,学校侧街的麻辣烫、关东煮、肠粉、蒸米粉等等这些小吃。除了肠粉,其他都是第一次吃,绝了,吃过一次就又爱上了。

舍友那时候听我说第一次吃麻辣烫,看我一脸拒绝的样子,现在隔些天吵着去吃,笑话了我好久,这些小吃还第一次吃?

你还真别笑话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走读的。每天一放学只能回家吃饭的人,哪能有机会食人间烟火啊~我想吃,父母也不让啊。现在离开了家,远离了父母,没人管住我这张嘴了,从此也没停下过。对第一次吃的东西,真的是非常难忘。





百年剪刀手耶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然后学校有一家卖干拌面的,一个就是大盘子,超大的一个盆子,然后里边放的面条就是浇面吧,现在但是它的味道特别好,而且价格也相当的便宜呢。一会儿才三块五毛钱,吃的人特别多,每天都得排队。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一个卖学校门口有一个卖油和老李的,然后他的做法特别独特,然后是嗯,用大骨头熬制的汤,然后就是加上咱们平常吃的那个担担面,在汤里稍微热一下,放上点小葱,香菜,放点醋,辣椒,两毛钱一碗,特别好吃,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