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晋城市的泽州县“有县无城”,对此你怎么看?

545288856875


这个是实话,本人土生土长的晋城人,我想我最有发言权。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县城。县城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县城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泽州县目前的情况是什么呢?城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聚集在一块,城市功能不明确。在城边呢可以看到种地的,但是周边却是以一大片的修理厂。

第二点泽州县乃至整个晋城曾经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有,虽然现在有了,但有且只有一所,这样造成的局面是什么呢,很多人为了上学背井离乡,农村及城镇空心化严重,留守老人居多。

第三点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起家,煤炭产业几乎养活了上一代人,而现在随着全国对煤炭依赖的减弱,大量的人口面临失业或者不能养活家人的局面,很多人离开了家乡去外地工作,轻工业就是一个富士康在苦苦支撑,工资还是只有3000来块,远不如南方一个小城市的平均工资高。

第四点道路的拥挤,泽州县的道路就是以前农村的道路,虽然铺上了水泥路,但是道路的宽度实际上就是以前农村的宽度,并没有加宽,以至于随着城市化的崛起,城市道路极其拥挤。

第五点那就是平均工资,一个县城的平均工资2000来元,还不如有些城市的底薪高。

道路拥挤,产业结构单一,平均工资低,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个城市没有具备一个县城的任何标志。


大魔王TUAN


一、泽州这个县级单位怎么来的?

1983年晋城市(县级)成立,属于晋东南地区

1985年晋城市(地级)和长治市(地级)分别从晋东南地区脱离,晋城市区划为南五县,原县级晋城市zf驻地为城区,其他乡镇为郊区

1996年,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改为泽州县,驻地南村镇。

可以粗泛理解为,城区就是当时县级晋城市的县城,泽州县就是当时县级晋城市的村镇。

二、为什么要县改区?

关于96年的那个决定,历来众说纷纭,我们无法探究其中真相,只能把坊间传言呈上来发人一笑。

1、主动说:无论城区还是郊区,都属于市zf直辖,在决策和行动上受限较大,而县级单位则无此顾虑。所以,为了争取更大的自主权力,当时的郊区向上级请命,主动降级为县。

2、被动说:上世纪90年代,正是晋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拮据的财政,郊区的存在只会分摊本来就不够吃的大饼,况且郊区底子薄,负担较重,为了集中全力建设市区,郊区被迫改为泽州县,自(自)谋(生)出(自)路(灭)。

从以下几张图片,可以勾起一点那时的记忆

至于这个决定的是非功过,不用多说,时至今日已然明了,其实在当时,如果决策者们放眼看一看国内其他地区,甚至不用太累,扭头看一眼吕梁地区,也会明白兴衰大势,也不会做出这个让人难以捉摸的决定(同一批批文,吕梁地区将汾阳县提升为县级汾阳市)。

1996年国务院发布第25号公报,总共涉及15件审批事项,其中9项涉及行政区划调整,这里面8项区划改革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升级”,唯独郊区改泽州县,是在“降级”!

三、撤区改县的弊端

层次1(物质层面)、晋城市市区面积已经由8平方公里(1985年)扩展到41.8平方公里(2015年),红星街、金鼎路、兰花路已经延伸到了泽州县境内,尤其近年来,随着市区建设不断向东看,一批重大项目都布局在了泽州县金村镇等地,可是由于行政管辖地域的原因,造成了以下几点弊端:

1、泽州县境内的市政建设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开工一年的太岳街东段如今依旧没有踪影;金村新区建设也得不到县zf的有力支持,金匠西街、环城高速连接线等工程始终没有下文。

2、泽州县境内的城市管理水平严重落后:投入使用的客运东站附近管理混乱,黑车、无证摊贩遍地;红星东街通车后数年,道路两旁垃圾成堆且无人打扫;重大投资项目得不到有力的政策落实;工商、税务等服务部门的业务水平较低。

3、城中村改造困难重重:因为土地性质的不同造成城区和泽州县的拆迁补偿差别较大,一路之隔,却有着天壤之别的补偿方案,由此造成拆迁工作进展困难。

4、城市化举步维艰:泽州县土地无法列入城市土地管理,面对市区紧张的土地供应,无法有效将土地进行流转,加上城区和泽州县招生政策的差异,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区房价。

层次2(精神层面)、“泽州”这个称谓已经沿用千年,自隋朝(公元583年)始名“泽州”以来,至清朝(公元1728年)置“泽洲府”,一直到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除泽州府,“泽州”一词千百年来一直指代的是晋高阳陵沁五县所辖之地,而如今,却被人为降格成“一县之名”,在数十年间,已经引起了不少纠纷。

1、泽州县人并无实际归属感:南五县之一晋城,包括如今城区、泽州县所辖乡镇,区内人们一直以“晋城人”自居,1996年突然地剧变,是对人的归属感进行了人为切割。

2、高阳陵沁对晋城市认同感较低:“晋城”在近代仅仅代表了城郊二区,1985年却突然升为地级市,成为了南五县的总称,但四县人民对此并无多少认同,现在,高阳陵沁的朋友各自说,“我是高平人、阳城人、陵川人、沁水人”,城区的朋友说“我是晋城人”,剩下的泽州县朋友呢?应该怎样表明自己的籍贯?

3、不利于晋城人对自己城市历史的认知:很多人只知道晋城成立于1985年,却不知晋城已经有了1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在晋城大地上出现过多少风云人物,城市名称的降格使用,容易让人产生对历史的误解。如:陈廷敬,泽州人。明白的人知道,他是清代泽州府阳城县人,不知道的是不是产生他是泽州县的错觉?





晋城城鉴


历史遗留问题。晋城市建立夺走了晋城县的核心部分(命名为城区),剩余部分改为郊区,本来挺好的事。后来不知怎么想的,又把郊区改成泽州县,自然而然泽州也就不会有县城了。现在已经开始新县城建设很长时间了,据说十月底县委县政府就要搬过去了,其他机构未来几年也要陆续搬迁。


冯唐李广


这是一个过度时期,将有一座新县城展现在泽州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