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都有向谁跪拜过?

我就是竹韵


《西游记》里,孙悟空都拜过谁?

哈哈,老孙拜天(父)拜地(母)拜师傅!

有的人不明白了:既然拜天,见了天界至尊玉皇大帝如何不拜?既然是拜师傅,那么除了菩提、唐僧、观音、如来这些师傅们,跟地仙之祖结拜也情有可原,怎么连九尾妖狐都拜起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先说说为什么不拜天帝。在佛教体系里面,世界有无穷多个;一个世界跟另一个世界可能是分离关系、相交关系、或者包含(嵌套)关系【地狱(幽冥世界)也是如此】;每一个世界有一个三界至尊的如来;每一个世界分为四天下,每一个天下有一位天帝。所以,玉帝这个级别,在凡夫俗子眼里固然高高在上,但在一❤追求高大上的佛门高徒孙悟空眼里,简直就是一碟小菜。且别说猴王要好好观察,仔细思量帝和王的根本区别,齐天大圣更加不必低天一等去膜拜天,做了行者就“出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需拜佛菩萨(四正道)就可以了。

那么,为什么要拜九尾妖狐呢?难道说一个女魔头竟然可以与师傅比肩?

这就涉及到佛门的不传之密了!

大家是否记得《西游记》里佛祖说法时曾有一句话,“教外别传”?即使不记得这句话,也该知道俗语“法不传六耳”吧?所以,若非直系嫡传弟子,那些涉及根本的核心教义,你是不可能被告知的。你只有自己去体悟,并且自己去验证。

话说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注意“平顶”二字),路遇两位剪径大王,名曰金角、银角。这两位大王拿住了唐僧,要请老母九尾狐来共享盛宴。原来妖怪也有一片虔诚的孝心!

可是,被吃的是孙悟空的师傅啊。若是唐僧被吃了,老孙的孝心将何处安放呢?

两位大王的孝心 vs 孙悟空的孝心,就成了悖论。

孙悟空的解决办法是:打死他们的老母,救出自己的师傅。

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办法没毛病。

但佛是非凡人。大乘佛法讲究“普度众生”。九尾狐并没有出手害唐僧,为什么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孙悟空考试不及格,师傅没救出来。

当孙悟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金角银角两位大王“化为脓血”之后,事情发生了惊人的逆转:拦路抢劫、杀人害命的,竟然是太上老君的炉前童子!当年没有给力地扇风烧火把孙悟空化为灰烬,如今又未能成功地把他用宝器化为脓血,反倒弄丢了自己的小命。如果这就是结局,那就太小觑“不可说”的大道了。老君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金角、银角重生了。

消灭了的,只是具体形式;超越了形式的抽象本体,是不灭的;通透了高深法典,就可以让不灭的本体重现其形式。(所以观世音菩萨有那么多化身就不奇怪了。)

诸位,有没有联想到“物质不灭定律”、“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如果有人把《西游记》看成了神鬼故事集锦,那只能说明他心里有鬼。佛祖是无神论者,他在用神神鬼鬼的故事反对婆罗门教的神话和种姓制度:不存在创造并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世间万物的命运并非生前注定不可更改,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生活状态。

拜,不是俯首称臣,而是供养,观察,琢磨,研究。妖魔,是障碍,是反面教员,是另一种“师傅”,为什么不能“拜”?


平说客


《西游记》中孙悟空跪这四个人说得过去,却为何要跪这个妖精?

说起孙悟空,那可是无人不知的大人物,一度成为小伙伴们少年时期的偶像,他拥有着勇敢,厉害,聪慧等一切好的品质,但也会骄傲,会自大,爱显摆,这才是他有魅力的地方。孙悟空师从菩提老祖,学了一身的本事,又无父无母无牵挂,潇洒的不行,所以他谁都不怕,大闹天宫更是小意思。

等级观念在孙悟空这里并不强,所以就算他当年是个弼马温,见了比他官职不知大了多少倍的玉帝也不会放在眼里,更别说行礼跪拜了,作个揖都不可能,但是他也正正经经的跪过四个人,如果说跪他们说得过去,那么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跪一个妖精就很令人匪夷所思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孙悟空首先跪过的人是自家师父,菩提老祖教会了他不少本事,又是孙悟空生命中第一个把他当成孩子关爱的,用了三年就教会了孙猴子通天的本领,让老孙度过了一段比较快乐的学艺时光。大仙虽然为人低调,但是身份绝不简单,他曾告诉孙猴子对外不要说是自己的徒弟,小编成想,一定是怕这泼猴在外面惹出大祸,果不其然刚出师门没多久,就闹天宫去了。但是于情于理,孙悟空都需要拜一拜这位好师父。

第二位拜过的就是如来,如来法力无边,佛里面的头头,但是孙猴子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尊敬,毕竟当年被压了五百年,记仇着呢!但是最后历经诸多磨难,师徒四人还是成功求取西经,平时再怎么皮都行,但是封佛呢,怎么也得意思意思跪一下吧!也不吃亏,而且虽然有梁子,但是取经路上如来也帮了不少忙。

第三位就是观音,孙猴子请观音帮忙对付黑熊精的时候,态度不咋好,观音当然不会痛快帮忙了,孙猴子的无理惹怒了观音,观音作势刁难他说要把孙猴子显摆袈裟的事抖搂出去,这下孙猴子慌了,连忙下跪又作揖,后来看到观音轻易收服了自己都束手无策的黑熊精,对观音更加尊敬了,有拜了一拜,以后见了面也恭恭敬敬的,不敢在贫嘴了。

第四位孙猴子跪拜过的人就是唐僧,唐僧对他有恩,当年被压了五百年,幸亏他来,把自己解救出来,而且给了他一份事业,跟着自己取经,这职业可比弼马温有意思多了。而且唐僧就像妈妈一样关爱着他,还在深夜给孙猴子缝衣服穿,这么大的恩情,孙猴子理应要拜上一拜的。

以上四人要么对孙猴子有恩,要么比孙猴子厉害,所以拜上一拜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除了以上四个人,孙猴子还跪过一个妖精。这件事发生在取经路上,孙悟空遇到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俩好对付,但是他们拥有的宝物不好对付。孙猴子设计骗走了红葫芦和玉净瓶后,变成蚊子飞进山洞还打听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这两个妖精要去搬救山,请老娘九尾狐狸。

所以孙猴子先他们一步,打算先弄死狐狸,抢了宝物,再来骗这两个妖精,为了达成目的,孙猴子变成了一个小妖,去请老妖婆。做戏要做全套,孙猴子门还没进,先哭了起来,诉说自己大王的委屈,剧中没有交代哭这一段,直接请到了狐狸。原本的剧情是孙猴子料想,一个小妖见大王,哪有直直进门的道理,所以见到九尾狐狸,先下跪磕头,成功骗过狐狸,拿到幌金绳。

孙猴子这次下跪,是因为要对付妖精,不能强攻只能智取,这一举动实在是机智。而观众并不觉得这样的举动辱没了大圣的名声,而觉得这样的孙悟空更真实,更机智,而且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让这个形象更鲜活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