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4】

金科玉律已深植我們的腦海,現在則是奉行不渝的時刻。——Edwin Markham心靈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Pascal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4】

人際交往有六種模式:

  • 利人利己(雙贏)為自己謀利也不忘他人;
  • 損人利己(贏/輸)攀比、競爭、追求地位、權力慾;
  • 損己利人(輸/贏)委曲求全,討好他人;
  • 兩敗俱傷(輸/輸)總是嫉妒或批判別人;
  • 獨善其身(贏)一心求勝,不顧他人,自我為中心;
  • 好聚好散(無交易)尋求雙贏,接受分歧,“買賣不成仁義在”。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4】

雙贏思維是在一切人際交往活動中不斷尋求互利的一種思維模式。怎樣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互信關係?同事之間是否真心樂於分享?跨部門之間的協作是否以利人利己為目標?這些都是每個類型的組織給予高度關注的問題。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4】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境,目的是爭取更豐盛的機會、財富與資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競爭。工作中涉及與他人的合作應該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如何更好地進行合作呢?大家應當有雙贏思維,鼓勵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分享更多的機會、財富和資源,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而非敵對式的競爭。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4】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信息、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著如何保密,如何提高競爭力。但是最快實現雙贏的方法,其實就是實現信息的共享,只有讓對手先贏,才能實現雙贏。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4】

具有雙贏思維的人,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互賴是長期的一種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互補可能更加實用。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用於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

從“共享經濟”一詞出現後,大家應該能很明顯地體會到共享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少便利,知識的共享、交通工具的共享、財富的共享......不一而足。迴歸到我們工作中的合作,如果能堅持雙贏的人際領導原則,當然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