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1、以外國名作為產品名稱,國外進口是目前最常見的宣傳口號。

目前市場上很多所謂的進口水溶肥都是國產貨。打著進口的旗號賣高價是造假廠家的真實目的!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這些肥料在包裝袋上如果印有執行標準【NY1107 - 2009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執行標準:NY2266 - 2012 (中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字樣,說明是國內廠家生產的肥料,而包裝袋上卻印有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字樣,誤導消費者以為是進口肥料。

2、國產肥料傍進口肥

如:① 標稱挪威、以色列、德國等公司名稱生產;② 未標註國外生產企業名稱,僅標“原產國”;③ 未取得農業部領發的肥料登記證;④ 侵犯國外知名商標;⑤ 正背面包裝外文、僅貼小標籤。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3、國產肥冒充進口肥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上述肥料的產品名稱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登記證號為【 農肥(2015)臨字9918號】,經查,該登記證號的登記主體是祥雲縣新稻香村化肥有限公司,而包裝袋上則標稱原產地為芬蘭,屬於國產肥冒充進口肥。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上述肥料的產品名稱為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標稱德國迪康( DⅠCON )公司生產,登記證號為【農肥(2014)準字3573號】,經查,該登記證號的登記主體是壽光市三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屬於國產肥冒充進口肥。

4、以肥代藥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上述肥料標稱帶有膨大、治病功能,而膨大素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農藥管理條例》指出,“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能夠調節植物生長髮育的農藥,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不以殺傷有害生物為目的,所以其毒性一般為低毒或微毒”,並將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為農藥進行統一管理。

1、根據《農藥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植物生長調節劑屬於農藥管理登記範圍。即生產企業必須要取得農業部頒發的農藥登記證,並獲得生產許可才能進行生產、銷售。

2、以上這些標稱“膨果王”、“甲殼素”等水溶肥料,均沒有取得農藥登記證,卻擅自在水溶肥料產品標籤上標註具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藥功效、誇大宣傳產品功能等內容。

3、經銷企業一定要向生產單位索取肥料登記證、肥料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批准證書)、產品執行標準,並核對三證上的產品名稱、有效成分含量的內容是否與產品標識內容一致。

4、消費者要認準誠信的經銷商,一定要保管好購買單據憑證,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要即時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反映。

還有以下10種情況需要注意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1 肥料名稱標識不規範,肥料名稱標註混亂,不用通用名稱,很多為了博取老百姓的眼球,擅自自己創造名稱,比如某鉀王,鉀寶等。藉著各種名稱規避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

2 肥料包裝養分標識不規範,一般都在數字含量上做文章,很多企業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元素,冒充含量計入總養分,比如黃腐酸鉀等中微量元素。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3 肥料名稱和標準不符,擅自標註讓消費者誤解而高價買單的名稱,比如硫磷二銨,這樣的產品一般執行標準是國家標準,但是國家標準中沒有這樣的名稱。

4 肥料登記證的問題,一證多用,無證或者套用其他企業的肥料登記證號。

注意:這15種化肥不要買,從包裝可以看出問題!

5 廠名標識不準確。

6 偽造產地和冒充其他廠家地址。

7 含有氯化物為原料的肥料,包裝沒有標註含氯標誌。複合肥縮二脲超標也必須標註。

8 虛假宣傳,包裝上有明顯的誤導消費者的字樣,如中國科學院推薦,中央電視臺上榜品牌等。

9 冒充進口產品,在包裝上標註, 美國技術,德國原料等字樣。

10 炒作虛假的概念,比如碳力肥 黃金尿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