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去考公务员,不报名复习班什么的,会成功考上吗?

杨晨予


泼个冷水,不报补习班,靠自己成功的不是没有,而是难度增加了很多。这样的成功个例,是需要自己很强的逻辑能力和学习能力。

说下我自己的例子,去年的国考,我笔试准备1个半月,没有报班,进了中央办公厅的面试,但是我依然是推荐笔试报班,因为我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别人再走。

我的感悟是,视频讲解对我在后期有质的提升。但是,这也仅仅是我的例子,我总结是我前期看了书本,有基本的积累,在偶然的视频学习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是我量变引起质变的体会。

例如我的申论,学习仅仅1个月时间,最后一周经过几次申论的视频讲解后,才真的领悟了申论的答题原则。

如果我再次准备国考,结合正确的学习方法,总分至少可以提升10分以上。

说完笔试,说面试。如果面试不经过系统培训,成功的几率更小。

过来人经验,既然选择考公务员,就当是一种投资。选择合适的机构,少有点弯路,再结合自己的方法,事半功倍。

总后一句话总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使报了培训,也不是万事大吉,还是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


蜗牛的笔记


打铁本身硬。

我老婆大学毕业十年后,嫌原单位是事业编,重新报考省级公务员。没参加任何辅导班,自己买书,下班时在家看看。最终,以全省笔试第二名,报考职位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

虽然老婆性格内向,面试是其弱项。但因笔试分太高,拉开报考同一职位的第二名近二十分。按笔试占百分六十,面试占百分之四十算,第二名需面试高她三十分,才能追上。

最终,老婆毫无悬念的上岸。

安下心,好好看书。

再补充一句:当年的全省第一,我们后来也认识了。报考那年,与我老婆相似,已婚大姐,且己年龄都过了三十岁(老婆时年32岁,状元时年34岁)。


城镇户籍打工者


刚刚考完早上,怎么说呢,以前从来没想过要考,报名时候朋友约,就报了,准备当个炮灰。今天早上起来才急急忙忙买铅笔,到考场发现这些都是不需要自己备的,买笔时发现,这样临时安排的不止我一个,看来大多数都是准备当炮灰。

报名之后,买了一大堆书,翻了翻,发现量太大,根本看不完,于是乎,直接放弃,没再翻过,打算裸考。

到了考场,我所在考场30人,直接弃考6人,所报岗位招3人,最终缴费成功人数897,可以说是300挑一了,但是放弃的比例也的确是高。

120题,120分钟,包含时政热点,人文,地理,数学,营养,等等等等,真的是涵盖所有,拿到试卷就开始从头做起,全部做完发现只有20分钟了,涂完答题卡只剩5分钟,还有计算量比较大的6个数学题没做,迅速统计了一下,A31个B29个C30个D24个,剩余6个统统涂了D,总的凑平均吧……

完全弄完环顾四周,发现大家,有的完全放弃涂卡了,估计做的太少或发现会做的不多,有的涂了一半多,有的还在试卷中间挣扎,有的才开始涂。

时间很快到,监考老师迅速收文具,还是有人乱涂都没涂完,出去一听才发现,好多人都只做完了一半甚至不到,好多题目都是乱涂,希望好运气眷顾的,突然觉得自己从炮灰上升为了认真考的行列,毕竟自己仗着阅读速度快,反应快,总结能力强,还是做了114道,只蒙了6道。

下午申论,估计考场还得再空几个。

加油了,但愿走个狗屎运,一下就上了。



上岸姐9


公务员那些事,带您了解公务员这一职业!

很荣幸的回答您,不报名复习班是能成功考上公务员的,本人就是没参加过任何复习班考试上岸的!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经历和一些复习的经验!

我是2011年辽宁424省考上岸的,我的经验就是做真题,我是每天八点到图书馆,上午一套行测,下午一套申论,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自己进行判分,晚上对做错的题进行总结,重点进行复习巩固。我算是运气比较好,笔试分不高,平均分61多一点,第一名进入的面试,比第二名多一分多一点。面试也是自己买书复习的,在网上加了公考的群大家一起练习,面试85多一点,成功上岸!

入职后我也与同年参考的同志探讨过,我们那年参加过培训的不多,一半左右吧!2013年我单位有招了四个人,我问过他们,全都参加过培训,就公务员考试而言,报班参加培训是一个大的趋势!

我的意见是初次考试可以报个班,但是不用报太贵的,通过报班可以了解题型,了解一些解题的技巧,比自己复习要节省时间,接下来就是练,反复的做题,做真题!

进入面试后也建议报个班,了解面试题型和一些技巧,节省时间,通过复习班的模拟考试训练,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复习班教的基本都差不多,要想的高分,你要有所创新,答题要答出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论断,这就要求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多关注热点问题,多看新闻频道!

公考上岸是实力加运气的结合,但是实力是绝对的,运气是相对的!

不管报不报培训班,都要有一颗恒心,有毅力,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提升自己的实力!

祝你成功!


公务员那些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不仅是公务员考试,任何考试成功的决定因素都在自己。之所有有很多人全程报班,是因为自己深知自制力不够,无法主动学习,所以宁愿花钱去让别人来监管自己。

我学习的时候同样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放松自己,本来预期一个月看完的书,结果月底发现只翻了几页。计划很美好,现实却很单薄。但是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独自学习,和很多人在一起看书写作业这种氛围,很容易让我产生紧张,坐立不安的感觉,所以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备考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我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复习,没有报过任何辅导班。我发现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能够思考很多问题,而且很容易静下心来。

公务员笔试可以不报班,但是面试的时候可以选择报一些班,主要是了解面试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胶卷记忆


不报名复习班考上公务员的比比皆是,但前提是你真的能够好好复习。

其实公务员考试的复习并不是多难,一本《行测》,一本《申论》,加上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就够了。但真正能塌下心来复习的人很少,为什么呢?

1.《行测》:每道题都不难,最高不过高中毕业水平。所以在看教材的时候会觉得都会啊,这有什么难的。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傻眼了,因为题量太大,根本做不完。

解决的方法分两步。

(1)教材复习。要对着教材一题一题做,然后看解析,做错的标注下次继续重复,务必要对题目的解法很熟悉。

(2)真题模拟。光看教材,不实战的话,你永远不知道那么大题量能不能做完。所以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真题模拟考试。抽一段没人打扰的时间,把自己关起来,掐表2个小时,做完一整套题,培养自己对考试时间的感觉。一般刚开始几套是根本做不完的,随着后面慢慢培养出时间感以后,做完其实并不难。

2.《申论》:复习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看不写,看得枯燥无味云里雾里,真正考试的时候发现全部都似曾相识,但是自己就是写不出来。

申论的复习只有一个办法,写。从一开始就写,写完再看看答案是怎么写的,有没有可以参考的说法或结构。申论的所有教材都不能作为标准答案,因为这是比较主观的答题,谁也没法写出最好的文章,所以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练,练习从大量材料中提炼观点,练习写文章的谋篇布局和材料在论证文章中运用的方法,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套路。

很多人说申论要背时事热点,但申论的基础素材一定是出自题目中给的材料的,时事热点只是锦上添花,不是决定性因素。

至于面试的复习就不详细说了……等考上笔试再说吧(⊙﹏⊙)……

希望对你有用。


丹婷528


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本人没有参加任何的培训班,笔试面试都没有,但是笔试面试都是岗位第一名。考前几个月在某宝买了某公9.9元的复习资料,把书本看一遍,梳理一下知识板块、题型以及答题技巧。然后下载了粉笔APP进行系统地刷题,我是一个一个板块地刷,然后答案总结答题的技巧(其实很多题目都有答题技巧的,自己要理解透、学会总结),最后就是模拟考试了,多做真题、多模拟考试。祝你成功!


驴悠悠


考公人员千千万,不报班着比比皆是。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没有报班,自己全职备考。16年参加河南省考,一次成功,而且成绩是我们这个地级市第一名。公务员考试每年都千军万马,能成功上岸的都是勤奋之人,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好运也离不开背后的付出。

报不报班区别在哪里呢,第一、报班老师同学带领着学习,学习氛围浓厚。但如果自己本身自律性很强,这点可以说不是吸引力。

第二、学到一些方法和技巧,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课程很多,比某些高收费培训机构教课质量好很多,而且价格实惠,物美价廉。

第三、都想提高成绩,公务员考试就两科,行测和申论。笔试考试不管到什么时候,体现在卷面上的才是成绩。应试考试,需要掌握知识点以后,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多刷题,多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花几万块钱就为了买些题来刷,没必要吧,很多刷题app,都可以做到。

考公是一条竞争激烈的道路,依靠的是分,拼的是实力,还有一丝丝运气。每个考公的人都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好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沉下心来好好规划,制定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努力就会成功,皇天不负有心人。





M小渔儿


最近正在备考2019年联考,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考公务员的竞争力,众所周知,市面上的培训机构也欣然而起,以华图、中公、粉笔最为人熟知。那么报班学习是不是考上的决定性因素呢?显然不是。

以自己的备考经验来看,笔试可以不报班,面试必须报班。身边同学的例子也很多,大多都是边工作边备考,没有报班学习时间;进入面试以后很多同学会报面试辅导班,为最后的胜利做足准备。

提类似问题的大部分是大三学子,想考又有点畏难情绪,怕自己考不上,报班又考虑到课程的价位,心里很纠结。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报班学习更多的是督促,不是考上的决定性因素。诚然,课程学习能学到系统的方法和一些速算技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再有技巧都没用,扎实的功夫要下在平时,也就是刷题是必须的。

我的回答主要是为了帮助题主建立自信,作为公考小白经常会有这个疑问,大可不必纠结,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报班,否则,就自己专心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定能考上。

至于机构课程怎么样就不多说了,会有机构的任课老师来批评我的。如果你选择报班的话,推荐报华图,线上班(网络课程)推荐粉笔的。备考的书面资料,行测可以选自己看对眼的,教材大多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申论的教材要特别留意,并不是每一本申论教材都适合你,也不是每本教材都懂申论。夯实基础推荐华图的教材,加深理解和巩固运用,推荐文心老师的《文心申论笔记》、钟君老师的《申论万能宝典》。

此外,真题是重中之重,一定要重视,不可舍本逐末。行测可以适量地做一些模拟题,练手,避免考场上手生;申论就以真题为练习材料,不要选用模拟题进行练习。

暂且就说这么多吧,后续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希望能够帮到你。


学与思共舞


这个问题描述太简单,很难回答。

12月2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在全国举行。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国考共计招录1.45万人,通过资格审核的人数为137.93万,缴费人数为108万,而实际参加笔试的考生数量为92万。通过资格审核后弃考考生数量为46万,缴费后弃考考生数量为16万。2019年国考的过审人数与录用计划之比为95:1,意味着有95个人争夺一个录取名额。而笔试结束后,这一比例变成了63:1。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智商,态度,情商,对公务员岗位的需求各不相同,到底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公务员呢?我觉着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定位。

首先,对公务员岗位的需求。如果自己就认准了公务员考试,就想着一定要考上公务员,那一定比那些只是想打打酱油碰碰运气的人考上的机会大。其实考公务员也是就业的一项选择,如果你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又何必非要考公呢?但是公务员相对其他工作来说,工资待遇不高,辛苦程度不低,挣不了大钱,可终究是份体面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你的职业规划很重要,早做打算,早点准备。

其次,自己的智商能力学习能力。这个我建议找一套公考真题自己按照考试时间做一下,摸清自己的水平,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希望的岗位,看一下自己能否过线,如果没有复习准备都能得高分,那你是十拿九稳,如果分数不高,那通过努力还可以进步,如果140道行测题正确率不到40,那也能真的有点悬了。

天下之事有难亦乎?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希望你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好的规划,也祝你早日成公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