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人民网雄安5月1日电 (王红)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同时也即将迎来五四青年节。

雄安新区青年建设者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一腔热血洒在雄安这片热土上,他们是雄安建设的主力军,新时代的奋斗者。今天,我们走近身边这群追逐梦想的青年人,记录下他们奋斗中的美丽身影。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理组工作人员曾子伦(24岁)正在对交易项目做入场登记手续。

2018年11月,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筹建,曾子伦来到雄安新区成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员。“新区的工作很忙、很累。当初为了筹建好交易中心,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日夜加班,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交易中心从场地改造到人员配置到位再到配套规章制度陆续出台的所有工作。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在感叹新区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同时,曾子伦也表示:“能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的建设出一份力,是人生难得的机遇,更是我的荣幸”。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郭浩(32岁)正在和同事一起工作。汪军 摄

14个月前,郭浩来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规划研究中心,参与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文本编写等工作。“当时我们编制工作细则并列了个表,把大家的专业和单位和工作项目全部交叉排列,形成方案上报。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白天过方案,晚上改稿子,持续了一周多,几乎每天凌晨四点睡。”郭浩说,“方案形成初稿后,我当时在会议室里,拿着电脑在省长面前一句一句读,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推敲,那个时刻,我深刻感受到‘雄安质量’的意义。”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县大营镇组织委员彭丹阳(32岁)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

在大学毕业后,彭丹阳作为选调生来到雄县工作。2015年12月,彭丹阳被调到雄县大营镇,先后担任统战委员和组织委员。大营镇有36个行政村,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是县里出了名的“难管镇”。2017年1月份,彭丹阳担任组织委员后,开始着手加强各村党建工作,她每天穿梭在36个村之间,走访党员、座谈村民代表,提升村级班子战斗力......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彭丹阳和同事们不懈努力,加班加点工作,大营镇的基层组织建设由原来全县的倒数第一,一跃位居全县前三。彭丹阳说:“能够将个人的成长和新区的建设融合在一起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以后一直努力做的事。”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中建八局BIM工程师窦忠平(27岁)正在介绍智慧工地项目。陈李玮 摄

窦忠平,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建筑项目(雄县第三高级中学)的BIM工程师,2019年1月16日,来到雄安新区;2月12日结婚。为了保证雄安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窦忠平和妻子办完婚礼第三天便回到了工作岗位,此后便没有再休过一天假。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他没有任何怨言,他说:“能够参加雄安新区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将用‘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作风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中建三局宣传干事陈伟(29岁)凌晨1点还在工地现场记录工程历史影像。

2017年11月7日,陈伟从武汉来到雄安新区,成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过程重要影像和故事的记录者。每天在拍摄的他意识到,建设者习以为常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成为记录雄安成长的历史资料。被同事拍到自己深夜还在记录的时候,他说:“我只是众多雄安建设者的一个小小缩影,在雄安的经历将是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2019年春运期间,在白洋淀站的候车大厅内,值班组组长段博宁(38岁)在向乘客解答问题。张娅喃 摄

段博宁是白洋淀火车站的一名值班组组长,他的工作看上去很简单,组织检票、电梯看护、站台引导以及每天交、接班会。但除了交、接班会,每来一趟车,工作就得重复一次,这就意味着,他每天得重复39次。当被问道“枯燥吗”,段博宁笑笑,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对他来说,哪怕重复了几百几千次的事情,自己也会把它当做第一次去认真对待,“对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我都要以军人的标准和担当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尽全力做到让旅客满意。”他说。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交警高宇飞(29岁)正在指挥交通。

高宇飞是雄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的一名交警,主要工作是疏导交通和检查车辆,还包括给不少司机指路当向导。高宇飞和同事们平时值勤的时间是从早7点到晚8点,每人每天至少要在室外工作10小时。“新区设立以后,我们这一路段的车流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比之前重了不少,虽然辛苦了点,但能够为新区建设营造优良的交通环境,我觉得是值得的,也是光荣的。”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县医院护理部主任孙建平(40岁)正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查房。

孙建平是雄县医院护理部的主任,工作以来,她每个月都会对危重病人进行查房,除了护理还会对清醒的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她说,在重症监护室,有意识的病人对环境都会有恐惧、陌生、孤独感,甚至会有敌意,对于这种病人除了给与药物上的治疗外,眼神的交流、肌肤的接触,都会让病人产生安全感。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县雄州镇南供电所营销员赵凯(左,33岁)和同事在做用电检查。周龙 摄

赵凯是雄县雄州镇南供电所的一名营销员,负责营销管理、线损、用电检查等工作。工作时,赵凯总能做到为客户着想,体贴又用心,面对客户的求助总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为其解决,多年来风雨无阻,多次受到客户的好评,他所在的单位也被评为2019年河北省先进集体。他说:“我作为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的一名职工,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要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为雄安新区建设增砖添瓦!”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刘霞(35岁)正在旁听教师讲课。高亚新 摄

2018年9月,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刘霞来到雄安新区参与雄县二小(现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帮扶工作。作为一所县级小学,雄县二小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刘霞一来便通过教研、听课等方式对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认真研究,然后有针对性地帮扶。在工作中,大到教学设计、理念渗透,小到课件修改,刘霞都亲力亲为。为了帮本地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刘霞常常放弃休息时间带着她们一遍一遍的磨课,不断推敲、探讨,取长补短。刘霞说:“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我们将尽自己所能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河北省劳动模范、建行河北雄安分行风险管理部经理陈燕(38岁)正在翻阅授信业务相关材料。 彭海峰 摄

陈燕是河北省建行第一批投身雄安新区建设的人员,也是唯一从省行到异地二级行固定工作的女同志。她主动放弃省行优厚待遇,克服孩子年幼、异地生活的困难,在新区艰苦奋斗,实干创新,从一个人的部门、三个人的支部干起,参与完成了雄安分行从无到有的筹建。因业务突出,陈燕在建行河北省分行内荣获多个奖项。2019年4月其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安新区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项目一标段养护负责人朱会营(39岁)在为今年春季造林做苗木修剪技术指导。

2018年5月,朱会营被派到雄安新区负责承建造林项目的苗木后期养护工作。“说心里话,来到雄安我很激动,多了一份使命感,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点睛之笔。”在朱会营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将近60瓶树种标本。“我一直把工作当做乐趣,希望能把自身掌握的技能应用于雄安的建设,这些内容连续做下去的话,对雄安来讲可能是最接地气的资料,这就是我的作战图。”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安新区某食堂大厨何小虎(34岁)正在准备午饭。王红 摄

何小虎是雄安新区某食堂的一名厨师,负责整栋写字楼的早、中、晚餐,他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出现在菜市场,精心挑选一天的食材。做了17年厨师的何小虎对食谱很有研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座楼上工作的人都是在为新区建设做贡献,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烹饪出更有营养的美食,让大家吃饱吃好,这也算是我为新区做的一点小小的贡献吧。”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雄安新区智慧小巴司机杜文纪(38岁)正在接送乘客。

杜文纪是雄安新区智慧小巴车队里的一名司机,负责新区智慧公交系统平台内数千名乘客的出行保障工作。自2017年12月到雄安新区工作以来,他每天早上6点准时发车接送乘客,晚上9点后才会下班回家,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跟其他几位同事轮班吃,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日。杜文纪说,“新区的每个人都在为建设雄安而努力工作,我的工作就是为他们的出行做好保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所有的光和热。”

五一劳动节 15张现场图带你走进雄安青年的工作日常

容城县GREEN CAFE古润调酒师郑浩(30岁)正在查看酿酒设备。施云娟 摄

郑浩是容城县河西村人,之前在北京工作,听到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后他激动地一夜没睡,思索再三,他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在GREEN CAFE古润做了一名调酒师,每天看着不同的客人在这里得到片刻放松,郑浩觉得有一种深深地满足感。“北京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雄安新区的设立给我们年轻人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回到家乡后,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生活会过的越来越好,雄安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