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具行业越来越难做,原因为何?

微笑琳----


家具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产能过大,产品过剩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尤如雨后春笋般得以空前发展,家具制造业,由于资金和技术门槛较低,所以最近这几十年,但凡手里有点资金并接触过家具行业的人,都一股脑的涌入到家具制造业,所以造成了中国家具制造业今天的局面,产能过剩。

二,市场摊子铺的过大

现在在中国的各大中小城市,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少不了家具城,家具属于耐用品,不是消耗品,购买力就那么大,总有饱和的时候,可家具城还在无规化无节制的扩张,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多了,所以就会有人挨饿。

三,高额的租金与人工

这个是现今家具零售业面临的最大困扰,家具城在扩张,可租金却不降反升,本人刚入这个行业时,场地租金0.6元一平米,现在翻了10倍都不止,可利润没变,一年忙下来,利润全抵了租金了。另外受安装工人青黄不接的影响,市场上成手安装工逐年递减,物以稀为贵,现在安装工比老板都牛,安装费用一年比一年高。

四,经济下滑,消费者手中没钱啊。

几年前,很少有消费者跨品牌或跨风格购买家具,基本上看好品质后,都会在一个卖场或一个品牌内购买。现在的消费者,由于受资金限制,大多数都会购买各家利润不高的特价品,东家一张床,西家一把椅子,单值太低。

五,没有创新的跟风生产,跟风销售。

这点是最可怕的,没有自己的风格,长的都一样。市场上什么卖的快,所有工厂就一股脑都上马这种产品,零售店也跟打了鸡血一样,全都换成一种风格,结果造成行业内的自相残杀(现在的全屋定制就在走这个路线)。


老张带你瞧世界


本人一直从事建材家具行业,经常活跃于四五县市场,和形形色色的建材家居门店经营者都有过深入沟通,不过最近遇见的客户普遍抱怨现在生意不好做。我个人经历过业绩井喷式增长,也遭受过断崖式下滑,如果用时间年限来划分市场好做与否,对不起,在所谓的行情好的前些年我经历过企业濒临倒闭,在所谓的这两年难做的行情下,业绩也扶摇直上过。门店生意不好,我们总会归纳出种种业绩下滑的理由,今天只给大家分享生意不好做的理由。

1.大环境不好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城镇化率节节攀升,房地产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但随着经济泡沫不断增大,为避免走日本七八十年代的老路子,中国经济开始执行软着陆政策。经济增速减缓,房地产行业定下“房主不炒”基调,下游建材家居行业也跟着增速放缓。很多四五县线市场出现了全年没有新楼盘交房的现象。

2.行业走向成熟,产品差异化明显

根据波士顿矩阵来分析整个行业或产品的话,任何市场都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同理在刚进入市场的前期由于竞品或替代品比较少,处于供小于需的情形,门店销售即使不做任何营销手段也往往能取的非常优异的业绩,我们也可以把导入期和成长期成为市场发展红利时代,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如今行业发展迅速,同样是家具产品,有做实木的,有做板式的,有做金属的,有做大理石的,产品不断被细化以此来吸引客户。举个最常看的例子,假如要装修一个墙面,现在市场上有乳胶漆,硅藻泥,墙纸,墙布,护墙板等品类,每个品类又有众多厂家来钻营,竞争何其激烈。

3.消费升级,个性化需求

现在的消费市场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占比达到68%,而8090的消费理念普遍要求个性化,所以很多传统业态的门店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毕竟之前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一定是要把单一品类做到行业最好,性价比最高。因此在单个门店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势必造成消费多元化,单店单值下降。

4.渠道多远化

这个渠道多元化是指客户去购物时可选择的渠道形式非常多,现在传统市场上有建材街,建材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消费场所,客户因此被分流,而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更多线上平台进行家居销售,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B2C互联网大咖,抖音,火山,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直播等自媒体平台,网上出现很多网店或直播达人都创造或销售神话。渠道多远话也大大营销了传统家具门店的业绩。

以上四点是目前常见的家具门店老板抱怨生意不好的原因,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原因来分析总结出门店独有的销售办法。


德固派


家具行业难干,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普遍环境不好,其他行业也不好干啊 二是家具现在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了,家具商场 社区销售 网络销售 装修公司销售,很多渠道分流了有限的客户 三是 现在的家具 普遍缺少设计,大家都是抄来抄去的,家具缺少灵魂 缺少亮点,不能打动年轻消费者的内心。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家具厂 家具不好销售,一方面是消费者 持币待购却只能在平庸的产品里尽量选择 不错的产品。家具厂从生产型转向 生产服务型 需要走的路很漫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