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城三面被围,宋太祖亲征为何没有一举拿下大辽反而是定下合约?

勿忘幸福的味道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宋太祖与澶渊之盟没有关系,根本就不在一年时期。

其次,讲一讲,什么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签定的和平盟约。

 

1、 简要经过

 

公元1004年秋,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朝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投降派频出的朝代,到了南宋达到了顶峰,这才有了秦桧这样遗臭万年的人物。辽国军队南下攻打宋朝,宋国国内就有点乱套了,主张打的、主张跑的、主张投降的,一时间朝纲到民间,就是一个乱。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站了出来,义正严辞的要求当时的宋真宗留下坚守,带领军民抵抗辽人,这个人就是当朝的宰相寇准。于是才了宋军与辽军在正面交锋。在这之前,宋朝已经和辽国打了24年了,宋军败多胜少,以至于提到辽军,宋朝从皇帝到百姓,很多人都了“恐辽症”,所以一听说辽军又南下了,很多文武大臣第一个念头就是跑路。

俗话讲: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就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以冠准为首的一干有血性的文臣武将站了出来,一个字——打!

于是,在宋真宗的亲自督战之下,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国久征不下,主将战死,于是从高层到士兵斗志全无,这个时候,宋真宗却派出了议和使者,双方一谋而合,在公元1005年1月,相互之间就订立和约,大致内容是: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2、历史褒贬

先听听反对的声音:

对于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后代史学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反对者认为,澶渊之盟是一个不平等的盟约。

首先,议和是辽国先提出来的,既然是你辽国提出议和,作为宋朝就应该提出条件,可恰恰是辽国提出议和,并所宋朝提出一个不平等的条件,宋朝居然就答应了。

其次,议和是在宋朝军队战上风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很多人不理解,明明大宋在军事上更有利,如果再坚持一下,有可能就把辽军全部消灭了澶州城下了,这个时候你议什么和呀,典型的投降派,软骨头。

第三,就是议和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根据盟约规定,宋朝每年要送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本来连年的征战,百姓就很苦了,这到好,议和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要白给人家这么多的东西,这赔本的买卖做的很应该。

于是,后世纷纷骂宋真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怕死鬼、软骨头,一点当年太祖皇帝的铮铮铁骨都有。

再听听赞成议和声音

宋真宗的确有点胆小,但并不能代表他糊涂,相反,他极有政治远见,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我们细细看看宋真宗在盟约签订时心里头打好的“算盘”,就不难发现,宋真宗赵恒的数学学的真不错。

首先,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看,尽管当时宋、辽是两个国家,但如果我们摒弃大汉民族思想,站在大一统角度上看“澶渊之盟”,其实宋、辽都是中华民族的孩子,两个孩子因为利益关系发生了纠纷,打打闹闹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打闹累了,消停下来协商解决矛盾问题,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两国休兵,无数家庭不再为战争失去男人,战争中谁最倒霉?黎民百姓!即使宋把辽打败了,无非成全一些战争中的狂人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讲,宋真宗的胆小值得点赞!

其次,宋朝国力军力其实很弱。你想想,一个国家连着打了25年的仗,而且并没有得到什么便宜,想当年宋太宗赵光义三次征伐辽国,试图一统中原,结果却三次大败而归,宋军败得心理头都留下阴影都有,打仗不光死了很多本来应该在田间地头耕种的壮年男丁,而且耗费了大量的钱物。而当时的辽国,实行全民皆兵制度,谓兵强马壮。而赵恒时的宋朝,军马不过20万匹,数量落后契丹,马的质量更是相差很多,唯有休兵,让百姓将养生息,才能缓解国库压力,缓和国内矛盾。这才是宋真最具有政治远见的地方!

第三,单从数字上看,其实每年给辽国的这些贡品,其实花小钱换和平,30万两白银对个人是天文数字,但对当时的宋朝只是九牛一毛。你算算看,当时宋朝应付一场中等级别的战争,需要投入至少3000万两白银,而停战只需要30万两银子,30万对3000万,一看就是值得的。

 

澶渊之盟已经过去上千年了,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强国还得强军,落后就得挨打,既不穷兵黩武,又要积极备战。


史料不记


太祖和澶盟没关系!如太祖多活十年、那怕三年燕云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