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想考职校的,这些信息得看仔细 职校招生实行分级管理,志愿填报没有“服从调剂”

信报讯 4月28日,市教育局发布《2019年全市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职业学校的招生类别,以及招生时的分级管理方式,同时对于职业学校志愿批次的设置也作了介绍,值得提醒考生的是,报考职校的所有批次不设“专业服从调剂”和“学校服从调剂”志愿。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可通过青岛市教育局网站查询,同时提醒考生对不要错过关键的录取和报到等时间节点。

这些职校招生类别供你选 

职业学校招生类别分为: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简称“3+4”本科)招生、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科(简称高等师范专科)招生、普职融通实验班招生、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五年制高职”)招生、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学校(简称“中职技校”)招生五个类别。五年制高职招生包括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三二连读高职(含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中职技校招生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

考生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报名条件和办法按《青岛市教育局2019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意见》(青教通字〔2019〕20号)规定执行。3+4本科、高等师范专科、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只面向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且须参加本市当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达到相应录取分数线。初中起点五年制(包含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最低录取控制线原则上应达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满分分值的60%,考虑试题难易因素,浮动比例一般不超过10%。学生录取前必须通过面试,主要考察普通话、表达能力,并进行心理测试,确定学生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面试工作由招生学校进行。中职技校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招生。本地应届初中毕业生(特教学校、鼎志班和足球后备人才除外)不实行注册入学。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外地生源只能报考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可注册录取(有特殊规定的学校或专业除外)。凡由招生学校规定了专业最低录取控制线的专业,不允许注册录取本市考生(有特殊规定的除外)。普职融通实验班不实行注册录取。报考高等师范专科或需要面试的职业学校或专业,考生须提前参加招生学校的面试,面试合格方具备录取资格。青岛电子学校和青岛旅游学校三年制中职中外合作班志愿在提前批报考,随“3+4本科”一同录取。

职业学校招生实行分级管理。

“3+4”本科、高等师范专科、五年制高职招生由市招考办投档并审核预录取,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批准录取;中职技校招生由市招考办批准录取。职业学校招生实行市级统筹,报考职业学校的考生,符合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可以同时兼报面向本区市招生的普通高中。青岛市所有区市“3+4”本科都作为提前批录取,被“3+4”本科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它学校(含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录取。报考“3+4”本科同时兼报辖区高中段其它志愿的考生,未被“3+4”本科录取而参加本区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时,不得因其报考了“3+4”本科提前批次而在其他志愿录取时降低或变相降低考生分数。本市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实验班除外)可以注册录取的方式招收外地生源,由市招考办办理录取手续。办理中职注册录取的往届生、高中毕(结)业生直接到招生学校报名。报名时,须持初、高中毕业证书或义务教育证书、户口簿。注册录取必须控制在各校招生计划总量内。职业招生学校中有面试要求的专业,须经市教育局批准,并须在招生平台申报招生计划时,注明“须面试合格”字样,录取投档时将关联面试合格名单数据库投档,未参加招生学校面试或面试不合格的考生将无法投档。有面试要求的职业招生学校,须在5月6日(周一)前将《2019年青岛市职业学校面试安排表》纸质和电子版报市招考办中招处。5月13日(周一)前,各校须完成面试工作,并将面试合格考生分专业录入“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招生平台”,同时将打印盖章的合格考生名单报市招考办中招处备案,面试考生合格名单内容包括:学校代号、专业代号、专业名称、学籍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初中毕业学校、合格证编号(其中学校代号、专业代号、专业名称以市招考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同一招生学校有多个面试专业的,须分专业分别上报。各职业学校务必严格按规定时间和格式上报面试合格名单并在平台录入面试合格信息,若因此造成的录取投档问题,由招生学校负责。

职校志愿批次不设“服务调剂”志愿

志愿批次按顺序设置为:提前批(包括“3+4”本科、青岛电子学校和青岛旅游学校三年制中外合作班)、普通高中批、高等师范专科和局属学校三年制中职普职融通实验班 (以下简称“师范专科和普职融通”) 批、五年制高职批(含五年一贯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以及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班)、中职技校批。提前批志愿为4个平行志愿;师范专科和普职融通批志愿为2个平行志愿;五年制高职批志愿为3个平行志愿;中职技校批志愿为1个志愿;职业学校每个志愿填报1所学校1个专业。所有批次不设“专业服从调剂”和“学校服从调剂”志愿。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可通过青岛市教育局网站查询。

看好录取工作时间表,重要节点别错过

录取结果和投档满额学校名单等信息在“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网址:

http://wsbm.qdedu.gov.cn/)”统一发布,考生应在录取结束后及时查询录取去向,按时到招生学校报到。

录取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7月6日,7月25日至28日

7月6日,“3+4”本科、青岛电子学校和青岛旅游学校三年制中外合作班提前批录取;

7月25日,高等师范专科、三年制中职普职融通实验班录取;

7月26日,五年制高职批投档;

7月27日,中职技校批投档。

7月29日-31日,考生自行登录平台查询第一阶段投档结果,并到招生学校报到。需要面试且有缺额计划的职业学校组织第二次面试,报考考生到招生学校参加面试。31日16:00前,组织第二次面试的职业学校完成第二次面试合格信息平台录入。各职业学校在平台完成第一阶段投档考生报到信息确认工作,并在省计划管理平台完成计划调整工作。

第二阶段:8月2日至9日

8月2日9:00至17:00,市招考办公布初中后职业学校缺额招生计划。未被录取的考生网上填报第二阶段初中后职业学校招生志愿。

8月5日至6日,全市初中后职业学校第二阶段招生网上投档。

8月7日至9日,考生自行登录平台查询第二阶段投档结果,并到招生学校报到。

第三阶段:8月10日至15日

8月10日至15日,初中后职业学校第三阶段有缺额招生学校自主组织生源。未投档考生可参考市招考办公布的投档满额学校名单,到未满额的招生学校报名参加缺额补录。第二阶段投档满额的招生学校,如有报到缺额情况,也可接受未录取考生报名,自主组织生源缺额补录。各招生学校根据生源组织情况,按照市招考办要求在录取平台提报缺额补录录取信息。

8月8日至16日,驻青招生学校到市招考办办理录取审核手续(含注册录取)。

中职部分市招考办集中审核后,确定录取名单,直接办结录取手续;“3+4”本科、师范专科、五年制高职部分由省考试院负责审核及打印录取新生花名册。8月16日后,市招考办不再接受新办理录取手续的申请。相关职业招生学校须按省考试院要求规定的时间完成网上招生计划调整。

市招考办和有关职业学校,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文件要求,办结录取表盖章手续。

普职融通实验班最低录取分数线不低于500分

职业学校招生录取遵循以下录取原则及要求:所有批次录取按满分780分标准计算成绩。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含听力口语,下同)12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历史80分、地理80分、生物80分。录取时按8个科目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分考生按照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的顺序,依次比对成绩,优先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录取全部实行网上远程录取。青岛市的职业学校继续按专业实行平行志愿录取。“3+4”本科批、师范专科、普职融通实验班、五年制高职,全市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分别统一划定各类别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普职融通实验班最低录取分数线不低于500分。各校三年制中职专业可根据本校往年报到情况,申请设置第一阶段投档录取比例,投档录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3,各校可在1:1.1、1:1.15、1:1.25、1:1.3四档比例中选择其一,在计划申报时在招生平台计划管理模块中申报。第一次录取投档考生报到即为录取。未申请投档录取比例的学校专业按照1:1比例投档。第二阶段投档分数线不能低于本专业第一阶段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第二阶段招生按学校实际缺额计划1:1比例投档。

允许职业学校在计划公布前划定本市考生分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低于分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或相应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予投档、录取。各校须于5月6日前向市招考办申报本校拟设最低线的专业及最低控制线。每个学校每个层次最多一个专业设最低录取分数线。

烹饪学校“鼎志班”招生计划单列

此外,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优待加分政策按照《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青教通字〔2019〕31号)文件规定和办理办法执行。青岛烹饪学校“鼎志班”招生按照《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青教通字〔2019〕32号)文件规定执行。“鼎志班”招生计划单列,不纳入全市招生平台志愿填报计划之内。被推荐参加“鼎志班”招生的考生,可以兼报其他志愿。“鼎志班”招生实行注册录取。

特教学校职业中专招生。聋校、盲校、博爱和三江4所特教学校职业中专层次的招生工作由4所学校自行组织,实行注册入学。各初中学校不得限制和强迫学生选报志愿,不得扣押学生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各招生学校不得进行不实招生宣传。招生干部要忠于职守,严于律已,带头抵制不正之风,切实做好招生的各项工作。各区市应严格管理考生报考信息,不得对外泄露考生信息。

城市信报记者 郝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