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發展改革委等九部委發佈《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再次聚焦中小學生的過重學業負擔。減負三十條從學校、家庭、校外培訓機構、政府四個方面進一步明確各方責任,旨在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減負三十條能否糾正“越減負,負擔越重”現象,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我們暫不論述。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現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多方出力,經過長期努力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減負三十條中提到“引導家長和社會轉變觀念,努力破除‘搶跑文化’‘超前教育’‘劇場效應’等功利現象,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其中提到的三種功利現象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和熱議。

“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首先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這幾種功利現象。

“搶跑文化”和“超前教育”類似,均是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讓孩子吃虧”等觀念的影響,時時處處讓孩子提前行動,認為不搶先一步就要落後,而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各類的培訓、補習。如幼兒園小學化、小升初預科,甚至每個學段都“未雨綢繆”,搶字為先。

“劇場效應”主要指的是類似這種現象:有個劇場,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忽然,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周邊的人勸阻無效,管理員又不在崗;最後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結果破壞秩序的人沒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通守秩序的人則成了受害者。

“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教育中的“搶跑文化”“超前教育”“劇場效應”等功利現象的存在一定的時代性、歷史性。究其原因,個人認為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是社會焦慮的一種反應,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一方面激發出全社會強烈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動力,人們在追求改善生活條件的同時,在子女教育的問題上未樹立科學的理念,容易出現補償式“溺愛”現象;另一方面社會階層化趨勢明顯,人們心底存在“一切為了孩子”“要讓孩子出人投地”等想法,在孩子身上寄託著過多的期盼,捨得花本錢讓孩子“搶跑”,鼓勵孩子“搶跑”,希望達到先人一步、先學先贏的效果。

二是教育資源的發展跟不上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近年來,我國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因歷史欠賬過多,一些地區教育資源的發展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特別是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強,導致許多家長認為學校教育只是普及,是保底項目,要想成為更加優秀的人,就要補充許多額外項目。於是,近年來的教育培訓機構火爆現象就不足為奇了,導致看似人人都在搶跑、人人都得“站著看戲”。

三是管理層缺乏“叫停”的果斷措施,許多城鎮地區的家長在問到這一現象時,也會很迷惑,認為身邊的孩子都在學各種課外補習班,自已的孩子不學點什麼都不好意思。你學我學,大家學,於是家長們不是在陪孩子學補習班,就在去補習班的路上,孩子做完學校的作業,還要風風火火趕緊去補習,導致孩子累、家長也累。作為管理部門,面對新問題顯然準備不足,完全杜絕不可能,任其發展弊端明顯,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缺乏科學決斷的具體措施。

“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那麼,“搶跑”了的孩子得到了實惠嗎?真能先人一步嗎?教育界有個“三年級現象”,即在幼兒園階段學了一些知識,在進小學時測試分數高的孩子,三年級成績開始下滑,而另外一些在幼兒園遊戲玩得盡興、個性能力發展充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開始反超一年級時成績更好的孩子。上海知名小學校長張人利在強調“科學育人”時,說“人在什麼時間,學習什麼學科,是有規律可循的;搶跑了,也是白搭”。

是的,學習如人生一樣,不是一場百米賽跑,提前反應個0.01秒就能贏得比賽,而是一場需要著眼長遠的馬拉松比賽。我們不是一棍子打死“搶跑”“超前”者,畢竟這和每個人的情況各異有關。但是,孩子在成長的確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成長規律的。

要破除“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一方面需要政府能進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增加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們真正得到全面發展;一方面需要廣大家長更新教育理念,重視家庭教育,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識,和學校、老師密切配合,讓孩子在紮實、高效學習的同時,還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搶跑文化”“劇場效應”等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教育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僅靠一紙政令、一次號召是難於改變現狀的。希望“減負三十條”不僅能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還能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教育發展、獻力教育發展。

各位是怎麼看“搶跑文化” “超前教育”“劇場效應”等功利現象的?歡迎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