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關於這次假唱事件,我個人覺得罵的最狠的還得是這一篇,注意來源,"檢察日報"。官媒都看不下去了。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這次事件上演了音樂劇史上的一項第一,世界首位整臺音樂劇播放錄音假唱的藝人。

其實這件事,最直接引起負面反響的,是當天音樂劇結束後,韓雪、韓雪工作室、舞臺劇《白夜行》劇組,三方面均對這次演出事故表達了高度的讚揚與滿足: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特別的演出、最特別的方式演出、"不完美是成就完美的另一種方式"。不好意思請允許我先擦下眼淚,這樣的又當又立,真是讓我忍不住笑出了聲。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拜託你們不應該是個專業的,Professional的巡演劇團嗎?A角生病無法演出,為什麼沒有B角?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隨著我的疑問而來的,先是韓雪粉絲的"解釋(kong ping)":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行吧,既然不設B角,那我只能說你們不專業。

但是劇組的聲明又啪啪打臉,也不知道是打自己的臉還是下場幫他們解釋(kong ping)的粉絲的臉。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意思本來有替補演員,但是替補演員跑路了,其實這種說法倒也有那麼點可信,畢竟以韓雪那種"沒我不行"的作風,這B角也根本沒上場機會啊,那還不早點跑路等什麼呢,還守著一個沒有上場機會的替補席位,浪費青春浪費生命嗎?

這一事件發酵之後,韓雪也發了長文道了歉,她那封"致歉信"我就不談了,一貫的韓雪式作風——賣慘,估摸著寫的時候也把自己感動的一塌糊塗,淚水沾溼了手機屏幕。

衝著她這麼努力的寫出了這麼一篇沒什麼營養的致歉信,我也只好大方的選擇無視,總之是道歉了嘛。

結果呢?豬隊友又出來和稀泥了。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看到這個操作,我腦子裡只有一句話:

"你發律師函的樣子好像蔡徐坤啊。"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wuli坤坤的事件沒有給你們一些啟發嗎?

其實,這種事情本來錯誤就在韓雪、工作室、劇組一方,為己方的錯誤買單,這是必須的,一切後果也都該承受。

假唱這個事情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嗎?其實它充其量是個導火索而已,因為事實上,寧波大劇院的這場音樂劇,與廣大的網友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只是一個"假唱"事件,還是有緣由的,事後拿出一套正兒八經的認錯態度和補償方案,這件事也會很簡單的消散在風中了。

可是,偏偏劇組和韓雪方都覺得假唱這種演出事故能當做一種談資?你看看演出結束後尬吹出來的那個"不完美是成就完美的另一種方式"。

我是真的頭一次見到把不要臉體現的這麼淋漓盡致的。

你們喝醉了嗎?不趕緊道歉看能不能怎麼補償一下觀眾爸爸,還在這尬吹呢?還是真就為了滿足我韓大小姐的"自我感動",你們也選擇蒙著眼睛瞎幹了?

也正是這種又當又立的態度惹怒了眾人,才會有人去對整個事件進行扒皮,比如演出三天前韓雪就已經感冒,而20日演出的前一天,韓雪已經被確診了聲帶發炎,醫生建議取消演出。這中間直到正式演出,整整一天時間,劇組方沒有想解決方案,沒有想著通知觀眾演出取消。

如果只是說處理不當我是不信的,這至少一整天的時間,沒有預案,也能找到可以借鑑的事例進行效仿操作。他們選擇演了一出大戲。

先是取消了下午的媒體群訪,放出韓雪需要治療的消息,然後到了晚上再由韓雪上臺對狀況進行解釋,然後順理成章的使用錄音。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整件事才能說得通,不然事後那麼蠢的發言,得喝多少假酒才能說出來啊。

估計他們這麼計劃並實施的時候,還想著第二天的熱搜會成為"韓雪抱病出演《白夜行》"或者"不完美但完美的《白夜行》"等等等等,甚至可能提出這個計劃的人都興奮地止不住顫抖了。

結果第二天鋪天蓋地的"假唱"熱搜,才讓他們真正落回了現實。

他們希望感動觀眾?觀眾可以因為劇情,完美的表現而感動,卻絕不會因為這種摒棄了職業道德還踐踏觀眾期待的事情而感動。

這一次的假唱事件,幾乎要敗光韓雪這一兩年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路人緣了。

事實上我個人對於韓雪,最初還算有點好感吧,當然,好感來自於《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鐵扇公主一角,直到2015年的那次醫鬧事件。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然而這件事真實的情況實際是她半夜去醫院,大家都知道,醫院夜裡只有急診,專家號更是不可能的,聽到這個之後就開始全程黑臉且沒有好臉色,一番僵持之後就開始大聲吵鬧,把醫院的大大小小的人全都吸引過來圍觀。

這次醫鬧事件的根源,也只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享受特殊待遇,沒得到特殊照顧而已。

另一件事,韓雪曾說過自己的表演有一個"三不原則":不拍吻戲、不把自己當圈內人、不和圈內人交往。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但是關鍵問題就在於,你既然選擇了要做一個演員,你又這不那不的,真以為自己是什麼高高在上的仙女了嗎?

就像那期金星秀裡關於吻戲的討論,金星認為,當演戲的時候,她應該是那個角色而不是韓雪。這麼看來金星似乎都比韓雪本人,更懂得一個演藝者投入表演中的重要性。

從這兩件事出發,再加上關於她大大小小的風聞,我看到的,是一個從小在蜜罐裡泡大,而又自視甚高的"奇女子"。

她善於自我感動,周圍的這些人也配合著她的這份自我感動,於是結果就造就了這麼一個刷新下限的音樂劇。

同樣是舞臺現場,我記得大概是2011年的事,當時本應由遲小秋老師在京劇院出演的《宋氏三姐妹》,卻因為她演出當日感冒嚴重到幾近失聲,只得將觀眾預訂的票全數進行了退換。但即使在演出當日,她依舊化妝,上臺,來了一場公開面向觀眾的彩排,儘管主要唱段由他人完成,但這樣的處理方式,才算的上是站在觀眾的利益上出發,給予了整個問題的最優解。

喜歡話劇舞臺劇的人應該都知道《喜劇的憂傷》,由陳道明與何冰共同出演的那臺高難度的話劇,但2013年底,原本將要進行演出的陳道明高燒不退,無法進行演出,被人抬上舞臺向觀眾道歉,同時將接下來3日的安排盡數取消,舞臺整體延期至2014年初,為已購票的觀眾進行補演。

如何看待韓雪主演音樂劇《白夜行》假唱?

舞臺劇原本就擁有一定的難度和風險性,這份風險性就來源於演員的身體狀況,那些專業但不以某一個人為賣點的劇團,以A、B角的方式進行互補來規避一定量的風險。

可當很多明星,打著以"磨鍊演技"的名號進入整個圈子之後,它開始變味了,不可否認的是明星的一部分粉絲的湧入,某種程度上讓舞臺劇煥發了生機,可這樣的模式也給A、B角的方式扣上了枷鎖。

到底是演員的"噱頭"更重要,還是那些真正熱愛舞臺劇的觀眾,他們對於劇集欣賞的訴求更為重要,這才是日後的劇團真正需要去衡量的問題。

而韓雪?我覺得她已經在這種自我感動裡活了太久,從而無法解救了,其實也罷,說到底也只是能偶爾在各個晚會上見幾分鐘的人而已,何必費那個心去關心她還能不能更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