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期末考題點贊,教育應嘗試脫離舒適區

“艾滋病好在什麼地方?”

“你想過為國家的未來而吃飯,為國家的未來而生孩子嗎?”

“正確選擇配偶的基因重要嗎?”

“你的祖宗以前是做奴隸還是做奴才?”

“為什麼說很多的中國人是狗是豬?”

“你將來想要小孩子嗎?你想斷子絕孫嗎?”

“你想過為國家生孩子嗎?你要不要借一個好的種?”……

為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期末考題點贊,教育應嘗試脫離舒適區

有受訪者還提供了一張去年的考卷,有兩道讓男女學生分開答題的題目,看完令人咋舌:

“為什麼雄性動物都會爭鬥?是什麼讓世界上這些雄性動物無休止地爭鬥?中國人會不會有內鬥的基因?你會不會看不起別人?你知道孫正義是何許人嗎?身高有多少?你聽說過馬雲嗎?你認為馬雲長得怎麼樣?”

為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期末考題點贊,教育應嘗試脫離舒適區

尤其是要求女學生回答的題目,完全不堪入目:

“為什麼大多數女孩子出事都是因為晚歸?女孩子知道自己是‘肉’嗎?女孩子什麼年齡段最危險?女孩子知道生理正常的男人都好色嗎?女人超過30歲還有危險嗎?女人超過40歲還會有人非禮嗎?”

為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期末考題點贊,教育應嘗試脫離舒適區

這道題在網上也引發眾怒:這到底是思政課,還是“女德”課!

同樣在20日開考的《思修》課試卷中,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試題再次出現。

“你做好嫁人的準備了嗎?做夢想娶媳婦有錯嗎?”

“青春期的你都有什麼特徵?發情期都會有什麼表現?艾滋病的好處是什麼?”


以上內容摘自北京日報

在寫正文之前我想問一下你們看到這種考題的時候第一感覺是什麼?

我覺得出題人是bt,這種題目能出現在期末測試的試卷上而且還是最重學生思想教育的“毛概課”上,學校老師等一眾管理層是不是不想幹了?這是在侮辱做題者的人格嗎?有病是吧?試卷被掉包了?假新聞···

這些是我看到後的第一想法,但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思想豐富、善於創造,不會只關注表象問題,而是善於思考,那麼我再問一個問題:

考卷上的這些問題你有理性的去做一遍嗎?

正文開始:

原文“艾滋病的好處?女孩是“肉”?高校考題毀三觀,當地派出調查組”一文有引導讀者往出題老師內心陰暗這方面面思考的嫌疑。

在寫內容概括時不選取完整問題而是選取問題中的某一環某一段,這樣在讀者沒看到完整問題時產生的第一判斷會給自己帶來先入為主的思維侷限。雖在文中有加入完整問題的截圖,但多數人都只會認為那是作者對內容概括的證據而很少會認真讀完。

在此我並不是想撕北京日報,我也沒那個斤兩,只是想說我們從網上看到的內容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網友們應該具備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既然我們具備篩選信息的能力那麼這個考卷中我們能初步篩選出來的有用信息是什麼?

是高校老師在逐漸走向bt?學生的人格受到侮辱?老師歧視艾滋病人?藝術學校學生不檢點?現在的人都很自私?還是揭露社會的太黑暗?告訴學生什麼是現實?讓學生思考什麼是人生?又或者是出題老師看到了太多學生面臨的問題不吐不快?引導學生思考一些被自己忽視但又非常重要的問題?···

當看到完整問題的時候自己理性作答的時候我們又得到了什麼?

難道得到的只是艾滋病患者在與他人性交時可以大膽施為不用再害怕被感染?

又或者是思考了之後覺得自己的祖輩是奴隸出身然後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辱了?

教育應該有更多的嘗試,例如脫離舒適區。

大學是踏入社會的過渡期,為何不能用最直白的問題讓學生對自己對社會對家庭對國家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深思?難道道理不應該自己悟的才更有作用嗎?讓自己的學生學會自己思考思想上的問題怎麼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難道又成了一句屁話?有人冒著受批評挨處分還要承擔被網友謾罵的風險去教學生善思明智律己愛國,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達到更多的尊敬嗎?難道真的是人之初、性本惡,惡的是他人,人之初、性本善,善的就是自己不成?大學生對好壞善惡都有了自己的概念,而且大都是純真的,如果不能及時讓概念成型,不能在純真外築一道堅固的籬牆那麼將來的社會風氣又將如何再度完善?

我覺得這些題可以讓更多的人做一下,不是為了去揭社會的某些不良現象而是讓更多人更清晰的認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