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和爸爸结婚!”这是为什么?

“我要嫁给爸爸”、“我要和琪琪结婚”——你们家的小家伙可有类似“豪言壮语”?

那么,这些可爱而稚嫩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呢……

“妈妈,我要和爸爸结婚!”这是为什么?

有趣的婚姻敏感期

一般来讲,从四五岁开始,孩子们对人群组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发地探索各种组合形式。

其中“婚姻组合”是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也是最直观、人数最少的,所以,他们的探索往往会先从婚姻开始。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孩子会学到很多知识,比如从最开始的胡乱结婚——父母、同性伙伴……喜欢谁便宣布和谁结婚,到后来明白只能和年龄相当的、非血缘关系的异性结婚。

同时,在对“婚姻”的期盼和追求甚至“失恋”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更多、更深的快乐和关爱,感知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经历失落、沮丧、妒忌、欢喜、思念等各种强烈的情绪,这一切对孩子的成长来讲,都具有很不可估量的价值。

“妈妈,我要和爸爸结婚!”这是为什么?

你可以怎样做?

做一个好的听者

无论小家伙宣称和谁结婚,都不要禁止或打击他的言论。

不妨问问他为什么以及有什么打算,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让他能够自由而充分地表达,很自然地用心探索自己生命中必经的“成长课”。

孩子的内心是纯粹而美好的,即便是和其他小朋友亲亲抱抱,也不用担心。

“妈妈,我要和爸爸结婚!”这是为什么?

借机给孩子扫盲

比如孩子说要和爸爸结婚,你可以告诉她:爸爸已经和妈妈结婚了,就不能和别人结婚了;

或者爸爸每天要上班接触的都是大人,你每天要去幼儿园接触的都是小朋友,你们的生活太不同了,没有办法结婚。

这样孩子就能注意到婚姻是有条件的。实际上,孩子的每个问题都是良好的学习契机,我们如果能耐心地、有理有据地告诉他为什么或者会怎样,他的认知世界就会因此而变得宽广。

“妈妈,我要和爸爸结婚!”这是为什么?

做孩子的成长顾问

婚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很需要我们的指导。

当孩子气急败坏地对别人说“你就要嫁给我,因为我喜欢你”或者“你不跟我结婚,我好伤心”的时候,我们可以温和地告诉他: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对方不愿意,可以重新选择。

别小看了“重新选择”这句话,它对“情迷其中”的孩子可意味着一条“出路”呢!

如果我们能在宝宝的实际探索中逐渐帮他认识到:你很好,所以也有别的小朋友会喜欢你。你可以选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选择我,即使你不选择我,那也没关系,因为你选择他人,不是因为我不如他,而是你们更合适。

那么,孩子在婚姻乃至人际关系方面就形成了非常好的认知,为孩子未来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妈妈,我要和爸爸结婚!”这是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