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三國真實的兵力如何?

lla122510016


一部《三國演義》道盡多少悲歡與離合,豪情與壯志。若沒有羅貫中,三國時期也會同其他的時期一樣,成過往人煙,羅貫中為時代正名,使人人知三國,人人品三國。而因此我們對三國的瞭解大多數是根據《三國演義》,現實跟小說往往有些出入,其中實際兵力就是一點。


三國真實兵力對比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其次吳國,最後蜀國,真實的歷史中也確實如此,根據當時的生產力與國情推斷,魏國:總兵力在40-45萬左右;吳:總兵力在20-25萬左右;蜀:總兵力在10-13萬左右。這是三國的實際總兵力,吳蜀相加總兵力也在40萬左右,正好能夠和魏國形成對峙之勢。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袁紹與曹操之間的一場決戰,最後曹操大勝,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在《三國演義》之中官渡之戰是曹操七萬大軍對戰袁紹的四十萬大軍,但是當時真是的兵力對比是曹操兩萬人對戰袁紹十萬人左右,確切的說袁紹有10~12萬人馬,這在《三國志》、《資治通鑑》中有較為明確的記載。,雙方兵力對比是2萬vs10萬。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曹操統一北方,繼而征戰南方的第一站,若此戰勝了,曹操定能統一天下,結果是曹操大敗,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曹操有雄兵83萬,號稱百萬,但是真實情況是曹操帶兵15萬,在荊州又招降6萬,實際共21萬;孫權出兵三萬,劉備有一萬多人,所以孫劉建軍有將近五萬人,兵力對比是5萬vs21萬。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一場復仇之戰,關羽失荊州並且身死,劉備大怒,不顧三分天下的局勢帶兵討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至此蜀國實力大損。《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是劉備率軍20萬,對戰東吳的7萬。但是實際上雙方兵力相差不是很多,劉備親自帶兵4萬,再加上西南一些部落支援有一萬人左右,所以劉備共5萬。而東吳也是5萬左右,實際相差不大,總兵力對比5萬vs5萬。



以上是三國時期各個勢力的真實總兵力情況和各大戰役雙方真實投入兵力情況。並沒有小說裡那麼誇張,動則數十萬大軍,百萬雄師。但是三國時期能人輩出,各種陰謀陽謀,詭計明計交雜,實屬精彩。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漢代曾經有過6000萬人的人口鼎盛時期,公元157年東漢人口有近6000萬。

但持續多年的黃巾起義,導致國內大亂。

除了死於戰亂以外,因戰爭導致大量農田無法耕種,更多的老百姓死於隨後的饑荒。

三國時期的220年,全國人口不過2361萬人。,減少了一半還多。

其中蜀國、吳國和魏國的人口比例,大概是1:2:5。

也就是說,蜀國和吳國人口總和,也就比魏國的一半多一些,這也是魏國最終獲勝的原因。

因為人口有限,其實各國兵力並不多。

蜀國可以使用兵力大概是10多萬人,吳國20多萬,魏國大概四五十萬。

但是,古代打仗非常強調後勤,其中蜀國的後勤最差,必須依靠不亞於士兵的民夫,才能實現糧食的山地運輸。相反,吳國和魏國的情況就好得多。

所以,蜀國軍事實力最弱,吳國比蜀國強,魏國最強。

但蜀國因為盤踞四川,易守難攻,魏國也很難殺進去。

而吳國官兵的水軍厲害,防禦魏國的攻擊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同樣道理,魏國佔據中原和西北,有大量騎兵,很擅長北方地區平原作戰。所謂蜀國和吳國也不可能打敗魏國。

赤壁大戰後,吳國集中10萬大軍反覆攻擊魏國,也不能再有突破


太誇張了:官渡之戰是袁紹70萬打曹操7萬?


漢末的官渡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三國演義說袁紹70萬,曹操7萬,兩軍一共近80萬人。那麼,此戰到底有多少人參戰呢?

簡述官渡之戰的過程

史書記載袁紹率領大軍南下攻打許都。而曹操剛剛擊敗了劉備,俘虜關羽,得勝回軍官渡。曹操和袁紹各自連營數十里對峙了一百多天,期間袁紹堆起土山,弓箭手站在上面向曹營萬箭齊發。曹操則用投石車摧毀對方望樓;袁紹又派人挖掘地道從地下偷襲,曹操也以塹壕來反制。相持不下,曹操發現袁紹的弱點,派遣徐晃率兵偷襲袁紹糧道,燒燬了幾千輛糧車。不過,此刻曹操自己也軍糧不濟,軍隊接近崩潰。突然,曹操得知重要情報:袁紹新從北方運來大批糧草,由淳于瓊率領一萬軍隊接應,駐屯在袁紹大營後四十里的烏巢。

曹操大喜過望,敗中求勝,親自率領五千軍隊偷襲烏巢。此時已是小雪節氣,放在今天官渡所在的河南省北部已經供應暖氣了。袁軍失去烏巢糧草,必將陷入凍餓絕境。得知曹軍偷襲烏巢,袁紹卻不聽從部下立即救援烏巢的建議,反而命令張郃等率領重兵乘虛強攻曹營,僅派輕騎去救援烏巢。

大將張郃見烏巢火起,知道袁紹大勢已去,臨陣投降。袁軍各部因補給中斷,大多混亂逃散,袁紹父子只帶著八百騎兵逃過黃河。曹操收降袁軍,把俘虜軍卒全都處死,前後殺死袁軍七八萬人。次年袁紹病故,袁紹兒子互相內訌廝殺。曹操乘機攻略河北,最終統一北方。

官渡之戰雙方有多少軍隊?

史書記載,袁紹是十萬精兵,曹操只有一萬人。

就這點人?這也算古往今來的大戰嗎?

曹操以不到一萬軍隊,能和十倍於己的袁軍攻守幾個月?期間,曹操還能夠兩次主動出兵,偷襲袁軍糧草輜重。

尤其是第二次出兵五千人,佔官渡曹軍的大半,營中只剩下三四千人。這點兵力,就能守住袁軍重兵強攻?

袁軍潰散後,曹操以不到一萬的兵力能抓住七萬潰逃袁軍?還能把俘虜全部處死而不怕他們反抗?

顯然,史書記載的有錯誤,曹操在官渡軍隊肯定不止萬人。那麼到底應該是多少呢?下面就從袁紹和曹操起兵開始,粗略梳理一下雙方如何達到官渡之戰時的領地和軍隊。以粗略估算雙方軍力對比。

袁紹有多少人?

袁紹出身著姓望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是當朝最有權勢的大貴族之一。袁紹因出身背景和個人能力,在漢末十常侍之亂時已經成為監察京城百官和京畿三輔地區的司隸校尉。這相當於後世的錦衣衛和中央監察部。反對權臣董卓廢立皇帝篡權亂政,袁紹憤然出走冀州。董卓為平息眾議,授袁紹渤海太守職位。

袁紹就任太守後,積極聯絡各地州牧郡守,促成了小說家說的“十八家諸侯討董卓”同盟,並擔任盟主。

討董同盟最終解體,袁紹回軍河北,借冀州牧韓馥恐懼幽州公孫瓚的攻勢,勸說韓馥把冀州讓出。袁紹就此從地級市長渤海郡守,變成了省長冀州牧,逐漸兵強馬壯。

初平二年開始,袁紹先後在冀州和幽州擊敗軍閥公孫瓚,又擊潰了河北境內以黑山賊為首的大小十多部賊寇,最終在建安四年佔領了冀青幽並共四州,領地合計約三百一十二縣。

袁紹收服冀州時,得到十多萬戶超過六十萬人口。其餘三州,幽州幷州靠近邊地比較荒涼,青州受黃巾荼毒嚴重,它們的人口都比冀州少。即便如此,四州合計依舊擁有壯丁數十萬人,總人口超過百萬。袁紹南征官渡出兵十萬,也就是不到人口的十分之一,還是完全可能的。

曹操有多少人?

再看曹操,也是宦門之後,父親曹嵩官至太尉,養祖父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曹操舉孝廉出仕為官,因權臣當朝病回鄉。後來曹操被徵辟為典軍校尉,相當於現在中央警衛師團長。董卓擅權亂政後,曹操不願同流合汙,棄官回陳留,散盡家財,招募豪傑,起兵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曹操參加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同盟,是一個兵微將寡的小角色。曹操和夏侯惇去揚州募兵四千多人,回河內路上士卒逃散了大半,最後只收攏了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成為曹操起家的最初資本。

初平二年,董卓入關後,討董同盟內鬥分解,黑山賊十多萬人攻略東郡。曹操率兵救援,擊破黑山賊白繞部,被袁紹舉薦為東郡太守。有了自己的第一塊地盤。

初平三年夏,兗州遭到上百萬黃巾部眾入侵,州牧劉岱戰死。州中官吏迎請曹操來兗州救援。經過數次苦戰,曹操打垮黃巾,收降卒三十萬,男女老幼近百萬。

兵在精不在多,曹操從中揀選精銳稱為青州兵,大約五萬人。

曹操自領兗州牧,坐擁今天一個“省”的地盤。

初平四年曹操率軍打跑軍閥袁術, 隨後兩次攻打徐州陶謙,攻佔十多個城池。尤其是第二次為報“父仇”,曹操在東征路上大肆屠戮,殺害大量民眾,徐州戶口大減。

在曹操東征徐州時,陳宮張邈呂布乘機攻打兗州。曹操回軍和呂布作戰,次年擊敗呂布,收復兗州。

建安元年,曹操攻佔陳地,又擊破汝南黃巾,後前往洛陽迎天子,從此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之後的四年裡,曹操分別和張繡、呂布、袁術、劉表、眭固、劉備等連年作戰,勝多負少,分別奪取了南陽、徐州、河內、九江等地。

到官渡之戰前,曹操擁有了兗州、豫州、徐州三個州加上南陽,淮南和司隸東部各郡,合計約三百四十個縣。這是很大一塊地盤了。

曹操和袁紹均是當年的所謂“大軍閥”

曹操和袁紹地盤的面積都不小。

相比起來,袁紹在北方,曹操在中原腹地,後者應該更強大。如果這是在東漢,曹操地盤人口一定大大高於袁紹的河北四州,出兵十幾萬根本沒有問題!

可惜,此時中國人口銳減約八成,尤其中原人口損失最重。曹操領地無年不戰,又發生過徐州大屠殺和數次大饑荒,人口應該不足百萬。

回到官渡之戰前,即使曹操領地殘破,畢竟擁有近百萬人口,曹操至少有四萬軍隊可以用於官渡。如此,他才能分兵攔擊顏良文丑,才能阻止袁紹進行圍攻,才能紮下和袁軍相當的數十里連營,才能出動數千兵馬偷襲袁紹運糧隊。

官渡之戰的雙方兵力比,絕對不會是十倍那樣懸殊。

曹軍四萬對袁軍十萬,是比較符合歷史的。

也就是說,官渡之戰雙方總兵力是十五萬左右!


薩沙


三國時期的國民經濟和民眾生活遠比小說中殘酷,三國演義等小說在描寫每一場戰事,便動不動說一方參戰幾十萬,如赤壁之戰曹軍上百萬,夷陵之戰劉備方七十萬,連一些史上算不上大戰役的漢中之戰,濡須之戰等,也是十幾萬、幾十萬的投入,這是誇大其詞並嚴重與史實不符,現在看三國小說故事讓人熱血沸騰,如果生在三國時代成為普通百姓,可能哭都來不及,從黃巾之亂到三國初至統一各國的連場大戰,民眾役使嚴重,死傷枕籍。論各時期的兵力,也是一蟹不如一蟹。


三國時的兵制大體沿用秦漢制度,漢代與之前相比兵制有個明顯的改變,就是從全民皆兵兵民合一走向兵役制,兵民分開,所以每次戰爭實際參戰人數看起來不如戰國時,而兵士則更加專業,配備精良。(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魏國兵制大體沿襲東漢,分南北軍,有左右前中各一師,設中護軍、中領軍、領軍、護軍將軍各一人,雜號將領則無常設數目。蜀漢設五軍,左右兩軍設將軍、督軍、護軍,將校名目大體與漢代相同,士兵編號與編號民不同。吳國則有較多水師,徵發也無法度。三國到後期,百姓負擔沉重,蜀漢用老兵和流民為兵,東吳收江淮的遊商為兵,可見兵源枯竭。


208年曹操南征,面對孫劉聯軍,三家連場交戰,赤壁烏林大戰後的全國人口僅為一百四十萬戶,到了221年人口下降到九十萬戶。(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據歷代兵制和三國食貨志介紹和後人整理大概可以總結:魏國極盛時兵力六七十萬,吳國不少於三十萬,蜀漢十多萬。三國大同小異,基本上每八個老百姓就要養活一個士兵,這還不包括皇族、官員、國家機構、日常用度的開支等等,民眾負擔嚴重,戰爭的間接殺傷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官渡之戰袁紹大約有三十萬兵力,曹操大約二十萬。219年襄樊戰役,關羽軍含防守兵總計四萬多,曹仁軍一萬多,于禁援軍三萬,徐晃援軍二萬。江東偷襲軍約三萬。打到263年鍾會鄧艾滅蜀,蜀國總兵力約十萬多一點,曹魏總兵力五十萬,其中鄧艾軍三萬,鍾會軍十一萬,諸葛緒三萬。280年晉滅吳,西晉總兵力五十五萬,江東二十三萬,伐吳軍共二十萬。而在漢桓帝時,全國戶口數達一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戶,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晉武帝時,全國有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戶,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減少多達四千萬人。


南方鵬


反對所有認為蜀漢和東吳人口相加只有魏國人口一半的說法,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事實上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有學者統計過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人口,這就是1934年出版的《三國食貨志》,作者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陶元珍先生。


關於陶先生這本學術著作的評價,普遍認為陶先生“用無可辯駁的史料,讓我們接觸真實的三國。”


根據陶先生統計,魏蜀吳三國人口大概是這麼一個情況:


魏國人口:4432881


蜀漢人口:940010


吳國人口:2299990


從陶先生統計來看,吳國人口大約有魏國的1/2、蜀漢人口是魏國的1/4;雖然差距明顯,但是絕對不是什麼蜀漢與東吳人口相加只有魏國人口一半這麼離譜的說法。


當然,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按照三國史料把魏蜀吳三國人口相加,魏蜀吳三國人口才767萬左右。


這和王育民先生估算的3800萬以及葛劍雄先生估算的2200—3000萬有很大的差距。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不是史料的錯,也不是王育民和葛劍雄先生算錯了。


史料上767萬是指的魏蜀吳三國國家可以控制的人口,而王育民和葛劍雄兩位先生估算的是算上被三國世家大族隱匿的人口以及歸屬於世家大族奴僕的人口,算得是三國時期人口總數。


這裡我可以簡單舉一個例子,就是蜀漢人口問題。


蜀漢亡國時《蜀記》記載:“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但是這個數據其實在邏輯上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劉備還沒沒有平定南中時蜀漢人口就已經達到90多萬了,結果幾十年時間下來,蜀漢人口完全沒有增長,這完全不現實。


《華陽國志》則提供了一個線索,就是魏國滅蜀漢後,把蜀漢重臣廖化、諸葛顯、宗預以及他們這三家的三萬戶田客都從四川遷移到山西和陝西,“魏鹹熙元年內移蜀之大臣宗預廖化及諸葛顯等並三萬家於河東及關中,復二十年田租。”


而在三國以及後面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的田客通常都不計算進朝廷“編戶齊民”裡的,以蜀漢這個例子就可以知道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有世家豪族隱匿了大量人口。


至於三國時期魏蜀吳各自有多少軍隊,還是根據陶元珍先生的《三國食貨志》統計:


魏國總兵力50萬人。


吳國總兵力23萬人。


蜀漢總兵力102000人。


嚴格來說,根據王育民和葛劍雄兩位先生估算的三國時期總人口論的話,三國時期軍民比例大概在1:10或者1:15之間,從這個比例看,魏蜀吳三國都說不上“窮兵黷武”。


但是如果以官方能掌握的人口計算,魏蜀吳三國都面臨“人力資源枯竭”的情況,軍民比例1:5,這是非常驚人的比例。


蘭臺


正史後漢書記載,漢順帝時期全國共有郡國105個。此後因胡人侵擾,失去上郡、雲中、五原、定襄、朔方五郡,張掖屬國下落不明,尚餘99郡國。

順帝時期人口約為4900萬,到了三國中後期人口:魏 440—450萬 蜀90—100萬,吳230萬。其中蜀國以百萬人口長期維持不足20萬的軍隊。

而在三國時期最大規模戰役—淮南三叛最後一次平定諸葛誕戰役中,雙方軍馬雲集,近60萬人(其中司馬氏兵力近30萬,諸葛叛軍十五萬,東吳援軍十餘萬)這是後期三國的大致情況。

人口: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時,口數為94萬,吳國滅亡時,口數為230萬。 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魏滅蜀前,口數約443萬。

兵力: 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時全國士兵10.2萬人,吳國滅亡時全國士兵23萬人。魏國不明,據《晉書》司馬昭所言淮南叛亂時全國兵力50萬。 據《三國志》記載,李傕、郭汜鼎盛時擁兵10餘萬人,袁紹擁兵數十萬人,劉表擁兵10餘萬人。


圖影觀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皇綱失統,群雄逐鹿。而作為三國曆史的三大主角,魏蜀吳三國能夠三分天下,吒吒風雲,除了統治者的雄才大略,割據土地的經濟實力外,就是各自雄厚的軍事實力了。那麼正史上魏蜀吳三國各自的軍事實力又是如何呢?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經常看到諸侯征戰時,動輒出兵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比如袁紹七十萬大軍征戰官渡,赤壁之戰曹操八十萬大軍,夷陵之戰劉備七十五萬大軍東進等等,那麼真的有這麼多軍隊嗎?沒有,不僅在歷史上不存在,小說中也是不存在。在當時,為了鼓舞士氣,震懾敵人,往往會對己方的軍隊數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誇大。比如起兵二三十萬,號稱七八十萬等等,屢見不鮮。在正史上,魏蜀吳三方軍力連二三十萬都不存在,比如赤壁之戰曹操兵力也就是一二十萬,而蜀吳夷陵之戰,劉備兵力預計也是七八萬左右。更本不存在動輒數十萬兵力的大戰。


眾所周知,兵力多寡最重要的關係無疑就是人口數量,經濟實力,後勤保障。金文京曾列出了三國滅亡之時的人口數據:蜀國共28萬戶,94萬人;吳國共52.3萬戶,230萬人;魏國共66萬戶,443萬人。拋開老弱婦孺,官吏,並且以國家經濟實力為基礎,綜合考慮其後勤保障等等,一個國家能動員的兵力一般是八九分之一左右。如此一來就一目瞭然了。三國時期,魏國疆域最廣,人口最多,兵力估計在四十萬左右,其次東吳,估計在二十幾萬,蜀國最弱,預計在十餘萬兵力左右。以上就是小逸對於三國軍力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小逸聊史,品讀古今史實,探討人生哲理,感謝小夥伴們閱讀觀看,如果覺得小逸說的有道理,求大家動動小手,點點關注!😊


史韻丶


這個問題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不一定準確,如果哪裡說的不對,也僅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三國時期三大代表戰役,曹操袁紹官渡之戰,曹操孫權赤壁之戰(這個我要解釋一下,孫劉聯盟,劉備僅有一郡之地,太弱小,並且已經敗北,實在沒法算。)和孫劉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袁紹自稱擁兵八十萬,曹操七萬,曹操勝利。

赤壁之戰曹操挾百萬之師,而東吳周瑜只有五萬水軍

夷陵之戰劉備七十三萬大軍順江而下,東吳都督陸遜僅僅數萬人。

看到這個數據能看出什麼呢,我們先拋開狹隘的對歷史人物盲目崇拜。和對人物理解的中的正義和邪惡。如果對曹操討厭那麼就稱為A軍,甚至貓軍狗軍都行,其他人物也一樣。看出來的是誰發動的戰爭,誰去侵略誰都是在人數上有著數倍的優勢,十比一,甚至二十比一,然而歷史就是這麼狗血,偏偏就是打不過。那麼這個人數到底準確不準確呢?我們就要分析一下我國曆史文化以及三國時期的陋習了。

侵略者首先他要有一張所謂的正義的旗幟和軍事上壓倒性的優勢,所以他要把自己包裝的非常強大,而應戰的呢要把自己包裝成很弱小才能讓侵略者被迷惑。所以才有了那麼鮮明的對比。就像劉備說的七十三萬大軍,你益州之地在劉禪投降交出戶口時候也就才九十一萬戶,怎麼可能在三十年前就有了七十三萬的大軍。就是嚇一嚇對方,我們很強大而已,就像中工剛剛建軍時第一支軍隊叫中共中央第四軍一個道理,別人還以為你還有三個軍呢。

然而三國時期的陋習再講一下,就是所有人都不說真話,比方的說一下,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時候,劉備說,奸臣竊命,主上蒙塵之類的話,人家曹操是在當時唯一一個接漢獻帝到自己許都的人,自己建立政權沒有漢獻帝一分的資助,這個角度來說曹操是何等英雄。怎麼就奸臣了。諸葛亮直接就不回答這個問題,直接說三分天下,讓你劉使君有其一的規劃。

所有我們結論是這個人數都是壯壯聲勢騙騙人的,不了作為參考依據。

然而三國時期


貼片JJ


正史裡不像演義那樣動輒兵力幾十萬,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期,幾千、上萬的就已經是規模不小的戰鬥,即使到了三國時期的滅國之戰,也不過10幾、20萬的樣子。

我們隨便從史書裡找一些例子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劉備去徐州救陶謙時,手下不過千餘人馬,已經是一個小軍閥了,不過只能依附於大軍閥混日子,陶謙又給了4000兵馬給劉備,就有了割據地盤的實力。


同時期發生的呂布和曹操的袞州爭奪戰,雙方的機動兵力也不太多,雙方最後一次野戰,呂布和陳宮不過帶了萬餘人馬,而曹操兵力更少,所以以伏兵擊敗呂布。

荊州劉表和江東的孫權關係不和,雙方經常開打,黃祖曾經派鄧龍率兵數千人進攻柴桑,被周瑜擊敗。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佔據一個州的軍閥,能拉出來打的部隊也不會太多,萬把幾千人規模的戰鬥才是常態。

至於大一點的軍閥,比如佔據了河北的袁紹,兵力就多點了,《三國志》裡記載袁紹擊敗公孫瓚以後,“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有10多萬軍隊在當時已經屬於巨無霸級別了。

即使到了三國時期的滅國之戰,雙方動員的部隊數量不過1、20萬,像魏國滅蜀之戰,出動了鍾會十餘萬大軍、鄧艾部三萬、諸葛緒部三萬,合計約16萬人,而蜀軍全國兵力不過10萬多人。滅吳之戰,魏軍也不過動用了20萬大軍。

整個三國時期動員兵力最大的一次戰爭,是司馬昭平息諸葛誕淮南之叛。諸葛誕率淮南、淮北屯田官兵十多萬加揚州招募的士兵四五萬人造反,東吳派遣全懌等人率三萬大軍來協助作戰,司馬昭督軍二十六萬平叛,後期吳將朱異還帶兵來增援,雙方交戰兵力接近50萬,也比《三國演義》裡的兵力少的多,更符合歷史的現實。



不沉的經遠


正史中,三國真實的兵力如何? 可以參考後漢書、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鑑綜合得出結果。

關於三國時期的兵力,陶元珍在《三國食貨志》中已經有簡略的論述,他稱:“魏之將土,極盛時當不下六七十萬人;蜀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十數萬人;吳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三十萬人”。

兵民的比列也是可以大概知道的。《三國食貨志》說:“魏元帝時,魏蜀之戶數合計口數合計,尚不過五百數十萬”,而當時魏全國的兵力是六、七十萬,基本是八個老百姓就要養活一個士兵,這還不包括皇族、官員、國家機構、日常用度的開支等等。不但魏是如此比例,蜀漢也是如此,〈通典-食貨七〉記載:後主蜀漢後主炎興元年,蜀漢人口94萬,兵力是十餘萬,也是八、九個老百姓供一個士兵。吳國亦是如此,吳主皓天紀四年,吳有人口200萬,而吳國滅亡後的兵力時二十三萬人。也是這個9:1的比例。但這是國家正常情況下的,因為三國時期雖然中國還是分裂,但三國均是國家機器,其運做已經基本合理化,部隊和勞動力的分配比較平衡,但漢末群雄基本是橫徵暴斂,後期還好點,前期的拉壯丁是家常便飯,要知道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左右,為了應付蜀、吳的輪番出擊,還在強行徵兵,結果發生侯音叛亂,建安初年估計情況更嚴重。所以漢末兵民比例基本保持在七、八比一的比例。要知道八比一已經是個相當高的比例了,七比一的就意味著,青壯年男子基本在民間消失,大部分都出現在部隊中了!這還不考慮家屬隨軍和強徵女子隨軍的情況。漢末,史書上多出現動輒“十萬”“百萬”的字樣,實際是有浮誇,或是流民,非純粹軍隊。而“甲兵”也未必是真正招募到部隊中服役,有“預備役”的性質。

漢桓帝、永壽三年(一五七),中國戶口數達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戶,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晉武帝太康元年(二八○),則降至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戶,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減少達四千多萬人!要知道這還是在三國末年人口大增長之後的結果,中間人口的減少可以用“驚人”來形容!而這麼大人口減少主要就是在漢獻帝時期。對於這一點,《三國食貨志》列舉了四條歷史記載說明問題:後漢書仲長統傳載昌言理亂篇:「漢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亂,計其殘夷滅亡之數,又復倍乎秦項矣,呂及今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此則又甚於亡新之時也。」 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數計算,當年蜀亡時約九十四萬口,魏則有四百四十三萬口,再以吞吳的人口數計算,吳亡時約二百三十萬口。考慮三國時期屢年戰爭,人口死亡、逃亡、隱匿的數字是相當高的情況,反推建安年間,全國人口最多七百萬左右,部隊八、九十萬(其中能有一半是“精卒”都值得懷疑)。

這樣推算史書上記載的三國著名大戰實際兵力如下: 官渡之戰,曹操三四萬,袁紹“眾十餘萬”; 赤壁之戰,曹操十五六萬,孫權五萬,劉備一兩萬.《三國志》記載詳細; 夷陵之戰, 陸遜統率的吳國抗蜀軍:兵力5萬。

(《資治通鑑》、《三國志吳主傳》、《陸遜傳》均有記載);蜀軍的總兵力在7.2萬左右(不包括趙雲軍),其中在夷陵地區作戰的有5.9萬人。戰敗後,劉備退回永安有2.3萬兵防守。 六出祁山,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 三國志中找不到七擒孟獲的內容。“七擒七縱”的最早由來是《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也有簡要的記載。但《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及當時率軍首領《三國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呂凱傳》均沒有直接記載。而北宋的《資治通鑑》則提到:孟獲被“七擒七縱,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顯然是採納了《華陽國志》的記載。究竟是陳壽以後的史學家發現了新資料,彌補了《三國志》的不足,還是他們僅僅根據傳說而記入史冊的,有待史學家進一步深究。


談文論史


199年官渡戰役,袁紹大約有30萬兵力。曹操大約20萬。但由於曹操四面是敵,守備與防禦壓力很大,參與官渡戰役的軍隊約3萬,袁軍10萬左右。

208年赤壁大戰,曹操大約擁有不足50萬的軍隊,南征劉表10萬。劉表大約13萬,其中投降及名義上投降曹軍12萬。劉琦劉備合計不足2萬,約1.6萬。孫權方面約15萬,其中,周瑜程普前軍3萬,孫權後隊2萬。

219年襄樊戰役,關羽軍總計4.7萬,曹仁軍1.5萬,于禁援軍3萬,徐晃援軍12營2萬。關羽初期進攻兵力3萬,留守1.7萬,其中南郡1.3萬,宜都太守樊友1千,其餘兩郡3千。關羽包圍襄、樊,殲滅于禁七軍3萬,為徐晃軍擊退。江東偷襲軍約3萬,其中呂蒙軍2.5萬,陸遜迂迴軍0.5萬。

221年夷陵之戰,劉備總兵力約10萬,東征軍含蠻軍約5萬。江東總兵力約20萬,陸遜軍含援軍大約7萬。

263年鄧艾滅蜀。蜀國總兵力12萬,被殲滅約2萬,投降10.2萬。曹魏總兵力50萬,其中鄧艾軍3萬,鍾會軍11萬,諸葛緒3萬。

280年滅吳。西晉總兵力55萬,江東23萬。伐吳軍6路2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