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增長表面靚麗 匯率市場波幅低迷

美國數據和美國總統主導了上週的風險市場價格波動。全球經濟數據沒有大的意外,美國的住宅銷售則超出分析員預期,及至星期五發布的美國第一季度GDP數達到3.2%,遠勝於市場預測的2.3%,美國經濟擴張週期逼近最長曆史記錄,NASDAQ也創下歷史新高,S&P500則逼近歷史記錄。強勁的增長場景,堅定了市場關於聯儲無需減息的判斷,同時對通貨膨脹略有擔心,資金進入兩年期國債,退出十年期國債。上週的另一個故事是美國堅持五月一日起全面禁止與伊朗的石油貿易,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應聲飆升,特朗普再顯嘴炮王的本色,在推特上稱已經與OPEC達成增產共識(事後被OPEC否認),油價高位回落。匯率市場繼續缺乏方向,成交量萎靡不振。黃金市場動能不足,跟隨美元匯率起落。

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長了3.2%(環比折年率),好過分析員預期的中位數。不過,強勁的數字,主要是被一般波動很高的庫存和外貿拉起來的,比較穩定的個人消費增長只有1.3%,乃是多年的新低,遠遜過過去三個季度的3.3%。商業投資增長2.7%,不佳而且幾乎所有動力來自知識產權投資,設備投資下滑到2016年以來的新低。住宅投資連續第五個季度負增長。相反地貿易部門拉動增長100個百分點,庫存再拉動65點,而這些在下一季度估計都會迴歸中位數,所以GDP數據的實際含金量明顯不如紙面上的表現,下季度數字會差一點,筆者預計今後三個季度平均增長速度為2.2%。技術性因素撐起來的增長加速,在筆者看來屬於數據噪音,並不改變美國經濟的基本格局和增長動能,亦不會改變聯儲的貨幣政策考量。

今年以來匯率市場的波動率非常低。其實這段時間央行的政策變化此起彼伏,動作大、轉身急,但是匯市卻顯得異常的平靜,連英國在脫歐上的接連掉鏈子也沒有令英鎊暴起暴跌,匯市交易商呻苦生意不好做(除了土耳其股債匯三殺給新興市場貨幣帶來的那一波行情)。異常平靜的匯市,讓人聯想起2008年危機爆發前的匯率平靜時期。理論上,筆者看不到兩者之間有什麼強關聯度,不過美股估值偏高、盈利不濟、成交低迷的確是一個擔心。

本週有三個關注點,1)美國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預計利率不變、提及增長回升,不過看點在記者會上對通脹前景的表述、對縮表政策的修正和對降息觸發點的預先設定。2)四月非農就業,預測160K,時薪增長與上月持平。3)歐洲第一季度GDP增長,預測為環比增長0.3%,不過可能實際數字不如預期。

本週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