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何它的上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

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才是一句完整的俗语。

何为“鳏夫“,就是死了媳妇的男人。一个家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孤孤单单,无人照顾,无人关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做饭什么的, 当然少之又少,”炊烟“也就少了。

可只是一句描述丧偶男人生活状况的句子,为何很少有人提及,反而”寡妇门前是非多“,却常有人挂在嘴边。

俗语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何它的上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


”寡妇“,死了丈夫的女人,为何她的门前是非就多?

一个死了媳妇,一个死了丈夫,应该都是同病相怜的两个人,却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在山农看来,这还是源于女人的地位,对女人的偏见。在老一辈人心中。女人是弱者,手无缚鸡之力。那么没有男人的女人,肯定是什么都干不了的。一个女人想要活下去,想活的好,就得靠男人。寡妇的男人从何而来,在老一辈人心中,那就是行为不检点了。

久而久之,寡妇之家有是非,在人们心中就根深蒂固了。谁还管一个鳏夫家里的房顶炊烟多还是少呢?

在50年代的时候,我村有一个寡妇和一个鳏夫,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两个都是单身,你情我愿之下,在一起就应该是喜事一桩。可那个年代的人们思想太过古板,认为女人嫁了人,生是男家的人,死是男家的鬼。就算没了丈夫,也该守着她的贞节牌坊。男人不一样,可另外续弦。所以,当他们两个人的事被大家知道后,女人被全村戳着脊梁骨骂,什么难听的话都有。男人却只是被人叹惋惜,眼光不好,怎么摊上这么一个人。因此,两个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爱情,只能被扼杀。后来,男人和女人都孤独的过了一生。

山农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很难过。同为女人,我无法接受有些世俗的眼光。同样是父母养大的,同样为了家里操劳一生,生儿育女,奉养公婆,为何女人还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但是山农也很庆幸,生活在了21新世纪。女人当自强,男人能办成的事,我们都能办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