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京東鏖戰5年後,阿里發現老巢被偷襲,今年將是最艱難一年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自古至今,用兵高手,都是首先創造自己不可戰勝的條件,再等待觀察敵人是否有可乘之機。電商領域的拼多多,就是抓住了阿里和京東鏖戰一二線城市的時機,利用“社交+電商”為自己創造條件,在兩大巨頭力量較為薄弱的三到六線城市和鄉鎮深耕,迎合低線消費者升級趨勢迅速崛起。

拼多多3年時間擁有4.18億用戶,超過淘寶7億用戶一半,並且照此速度發展下去,有搶奪淘寶現有用戶之勢。淘寶是阿里大生態體系的流量蓄水池,拼多多想挖走淘寶用戶流量、中小商戶流量,就是要撼動阿里的根基。

和京東鏖戰5年後,阿里發現老巢被偷襲,今年將是最艱難一年

風雲突變,阿里開啟“品質惠戰略”欲奪回失地

其實,在聚划算完成為淘寶導流和GMV的歷史使命後,阿里一度想將聚划算和淘搶購等主打低價業務合併。但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的抉擇思路,阿里未能付諸行動。它認為未來電商會出現阿里和京東兩極,而且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一旦回到低價搶購時代,天貓近十年的品牌轉型升級之路將付諸東流。

但拼多多的異軍突起,相當於偷襲了阿里的老巢,並切斷其糧道。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阿里豈能容忍拼多多待在錯位競爭的舒適區逐漸做大。

兩害相權取其輕,相比京東,此時的拼多多對阿里更具威脅。於是,阿里採取措施,上線淘寶特價版APP,支付寶首頁上線拼團模塊,淘寶全面改版、強化Feed流商品推薦等。但真正對拼多多造成威脅的是,蔣凡兼任天貓總裁後,對聚划算、天天特賣和淘搶購三大入口的統一,並在手淘首頁上線特賣專區“便宜好貨”,為C2M做好鋪墊。

淘寶將複製拼多多的玩法,依靠數據分析和算法,篩選出極致性價比的爆款SKU;同時降低商戶獲客成本,不賣關鍵詞、不做廣告推廣,對商家只收取佣金和保證金,完全按照數據和算法分配流量。

未來,阿里將圍繞三大目標:在中國200座城市下沉,打造中國的1000個產業帶做C2M和C2B的定製,引爆30000個淘系品牌。

這一招既狙擊了拼多多低價爆款的慣用招數,又能保證淘寶to C端、天貓to B端的協同發展,實現商家和消費者的分層運營。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與孫子兵法所言的“先為不可勝”不謀而合。

欲帶皇冠,必先承受假貨口碑之重並快速升級供應鏈

和京東鏖戰5年後,阿里發現老巢被偷襲,今年將是最艱難一年

本質上,拼多多是基於電商形態的商品流分發平臺。它是靠大數據和算法,讓商品和潛在用戶進行快速匹配。

儘管它低價和社交購物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讓三到六線消費者樂在其中,但仍然飽受爭議。拼多多如果只滿足於通過補貼等手段將價格敏感型用戶收入麾下,並沒有在技術、產品和供應鏈上進行迭代升級,低質劣質品橫行,用戶只會薅完羊毛就走,並不會持續產生價值。

好在拼多多一直力推農產品原產地上行,它的“少SKU、短爆發、高聚合”優勢,在地大物博的農村市場非常有效,農產品供應鏈垂直化也做得很有特色,幾乎可以與以3C為主的京東,服飾為主的淘寶相媲美。

同時,拼多多還推出“新品牌計劃”,扶持1000家本土製造與品牌企業,尤其是有生產能力,但是缺乏渠道和品牌的優質代工廠。拼多多將通過大數據、流量傾斜、用戶洞察等數字營銷服務,通過C2M模式打造民族品牌。

當然,黃崢也強調,供應鏈與平臺品質建設,會是未來一個較長週期的核心任務,不會鬆懈。畢竟像淘寶那麼大的企業,也是花費了巨大時間、人力和成本才摘掉帽子的。

儘管拼多多也上線了品牌館,但黃崢認為,拼多多不會複製淘寶與天貓的平臺分層,而是會藉助分佈式AI構建新的服務,兼容多種形態。

正面交鋒,稱王或沒落就看這一年

和京東鏖戰5年後,阿里發現老巢被偷襲,今年將是最艱難一年

阿里的全面進攻,讓原計劃更多精力投身供應鏈、品牌升級的拼多多,不得不繼續打低價的消耗戰。而這也達到了阿里延阻拼多多脫帽時間,

“以待敵之可勝”的目的。

在這場戰爭中,最終比拼的就是兩大平臺的大數據和選品能力,誰能夠幫助中小商戶更好的優化供應鏈、做好商品和用戶的精準對接,誰就能笑到最後。

但願,價格戰的持續推進,不要因為過多壓榨廠家利潤,導致假貨劣質品盛行,破壞掉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電商生態。

正如黃崢的師父段永平曾說的,“給黃崢10年時間,大家會看到他們厲害的地方。”但是,面對阿里的步步緊逼,拼多多能否扛住這一年就非常關鍵。扛過去並將品牌升級繼續推進,它就是未來阿里最大的威脅,扛不住了那就不好說了。就像孫子兵法說的:勝可知,而不可為。雖然勝利可以預見,但不能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