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生俱来,不需要培养

批判性思维与生俱来,不需要培养

图片来自《What's the Big Idea》(《雨果带你看世界》)

一段时间以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了教育界甚至社会上的时髦词汇,懂或不懂的人都要装高雅。其实,批判性思维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培养。教育家不要忽悠人,装高雅。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在教育语义下的准确翻译是思辨性思维,您把它舶来成批判性思维,是“权威”们把它翻译错了,不是高雅。

人类的思维是指根据个人已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按照自己的思想态度和思想方法来选择对事物立场或判断的过程。一般来讲,人类的思维层级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追随思维、单独思维、批判思维、思辨思维和流动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思辨性思维在思想态度和思想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不同点包括:

“思辨”这个哲学术语早在儒家经典的《四书》的《中庸》中就有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辨性思维是指对事物的思想态度上积极客观,在思想方法上考虑正反双方,讲究逻辑,讲究规则,讲究语境。具备思辨性思维的人心态开放,不轻易否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经验,有探究事物本源的精神;不受情感影响,能独立思考,理性客观,没有证据不轻易下结论等。思辨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批判”是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也表示评论和评断,最早出现在宋朝司马光《进呈上官均奏乞尚书省札子》中。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事物的思想态度上消极对立,在思想方法上是选定自己的立场,受情感偏差和思维路径依赖影响,采用非黑即白的逻辑,不考虑规则和语境。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是轻易否决和自己不同的观点;与别人对抗,指责别人,不反思自己;只看表面,轻信盲从,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客观的探究精神。缺乏足够知识面支撑的批判性思维一定表现为偏激的观点。

由于人保护自身的本能,批判性思维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态度和方法已经选定了“保护自己”,君不见,社会上处处是批判,甚至立法导向都是以批判为指导思想,孩子在家里,学生在学校,劳动者在单位,社会上到处都是批判和指责别人,很少强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倡批判性思维不利于个人成长,不利于家庭和社会和谐;宣扬批判性思维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思维倾向和社会风气。如果说学校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话,只能是培养学生扩大知识面和增加信息量,知识全面和信息量足够后,眼界越开阔,偏见就越少,就会批判地更准确,更客观,更接近思辨性。

能说明批判性思维与思辨性思维差别的典型例子是高层次的辩论赛,辩论双方抽签决定作为辩题的正方或反方,无论辩手的思想态度如何,都要按照抽到题目的一方,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去批判和驳斥对方,双方辩手的辩论过程实际上是给观众上一场思辨性思维的教育课。(作者:李志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