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讀10本書,和一個月反覆讀1本書,哪個收穫大?

點擊看我主頁


各位觀眾,這個問題我是有親身經歷的。

我先說一下我的觀點:一個月反覆讀一本書收穫大。

一個月讀10本書,如果是正常的,不太厚的書籍,你讀讀試試就知道了,正常的情況下,你一天讀2小時,看個50-60頁,一本書300頁,你讀一遍,就得5-6天,一個月30天,也就讀5本書左右。這還只是讀一遍。想一個月看10本書,你得每天讀書4個小時。

我說的這種情況還是不太厚的書,沒什麼難度,不去深入思考,只是過一遍的速度。

遇到好書,稍微拗口,有一些難度的書籍,你再試試。

我最高紀錄是一個月讀了7本書,這是我嘗試過的最高紀錄,然而效果並不好。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好。

看完了幾乎等於沒看,月末了做讀書回顧,完全想不起來第一本講了個啥。更別說做到與人分享交流的程度了。

遇到一本好書,反覆讀,細細品味,反覆琢磨。才是王道。

世間繁華,願你披荊斬棘,歸來仍是少年。


張飛撩書


我一直有堅持讀書的習慣,從2013年起,我就不斷記錄我所讀的書。那麼,由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讀書經驗吧!(圖片就是讀書記錄,字有點差,望大家諒解!)

首先,曾國藩曾說過許多關於讀書的名言,如:“看涉獵之書不必多,每日十頁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換他部,此萬萬不易之道”;“紀澤看《漢書》,須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說。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再明日耽擱間斷,或數年不能畢一部”等等。這也與王陽明的思想大體一致。王陽明曾經有句名言:“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餘。日不足者,日有餘矣。日有餘者,日不足。”意識是說,人有兩種,一種是為專門提升自己涵養的而讀書學習的,一種是專門為增加自己知識而讀書學習的,提升涵養的這類人會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知識的這類人,會越來越感覺自己博學多才。然後,實際情況卻並不是如他們的感覺一樣,而恰恰與他們的感覺相反。涵養者漸淵博;識見者漸鄙陋。這其中的涵養者恰如反覆讀一本書的人,識見者恰如月讀10本書的人。這就是古人對於讀書的一些觀點。正所謂,藝多不養身啊!讀書須深讀甚至是精讀,走馬觀花做樣子,是萬萬不能之道。

其次,為什麼不能月讀10本書,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沒有一個長期的讀書計劃,那麼,第一個月讀完了10本,請問第二個月你還能讀幾本?第三個月呢?一年、甚至是十年呢?能堅持的住嗎?還有就是,要求了數量之後,就很難再保證質量,我就出現過這種情況,為了完成每月一本的計劃,眼看到月底了,一本書才看了一半,所以,有的段落我就一目十行的讀過去了,其實真沒讀到什麼東西。這就是貪多的缺點。我給自己的計劃是每月一本,一年十二個月不能少於十本。就這樣,我也只做到了“取呼其上得乎其中”,因為有兩年十本也沒讀到(如上圖)。一年的時間裡也從沒忘記過要讀書,現在甚至下班回到家裡,無事時就得看書,不然心裡感覺空落落的。所以,特別崇拜毛主席說過的一句話:“我是中了書毒的人”,還有就是“一天可以少吃飯,少睡覺,但是不能少讀書”。希望到數十年後,我也能做到主席這種讀書的境界。

第三,讀書要有選擇的讀。記得摘錄過毛澤東給遠在莫斯科學習的毛岸英推薦的幾本書(如下圖)。既有哲學、經史,又有古典文學和武俠小說。這樣選擇書的好處是增加趣味性。如果只讀史書,那麼一味地臭銅鐵板,很難堅持;如果只讀小說,又顯得深刻不足,冥頑有餘。所以,幾類書穿插著讀會更容易堅持讀書的習慣。

第四,古人的讀書方法。最聞名遐邇的就是蘇東坡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意思是說我們讀書或者研究問題,可以從八個方面來入手,比如讀《紅樓夢》,第一遍可以從理清人物脈絡和了解人物故事的方面來讀;第二遍可以從學習詩文的方面來讀;第三遍可以從飲食、藥物等方面來讀等等。自己對哪方面感興趣,那麼自己就去向哪個方面去選擇。毛澤東就特別推崇這種讀書方法,他讀詩集會對比著讀,比如:他會找同一首詩的不同版本,或者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同一本書,對比著來讀。如:《資治通鑑》。毛主席甚至還說過,今天我們研究中國的問題,也要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四面受敵法”來研究。還有朱熹在給皇帝的上書中提到,讀書要“居敬持志,循序漸進”。

讀書在精而不在多。畢竟從古到今,在書籍的海洋裡,可以尋求到無盡的人類精神食糧,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精讀不深讀如何能把書文理解的通透呢?理解的不通透又如何能見到自己想見,得到自己想得呢?所以,讀書要保持良好心態,不能急功近利。因為讀書就是一種享受,讀書就是一種生活,讀書就是一種自我思想革新的過程。通過讀書可以使我們“氣質不期變而自變,德行不期成而自成”;通過讀書也可以使我們的精神如得源頭活水,清明雅慧。最後,讓我們打開書籍,一起沐浴到書籍的海洋中去吧!


SHELL217


兩種方法收穫都大。

對於有的書,讀完了幾遍以後,還覺得意猶未盡,需要反覆讀。這些書往往是有深度的。而在一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本書是博學的一種方法。

比如《論語》,反覆讀一個月也不見得能消化。我對《論語》讀了三遍,還覺得理解不是那麼盡人意,就一邊抄寫一邊讀。對有些東西理解就有相當的深度和新意。


比如孔子說的“人不知己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原來是按照尊重別人處事方法來理解的。多讀了幾遍才理解到,孔子是在說什麼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的人知道的少了,我們引以為戒,提醒自己多學習一些,沒必要跟人家急眼。

為什麼這麼理解?因為這句話的前面都是講向他人學習的。它的前面說“學而時習之”是學,“有朋自遠方來”是學;當然,“人不知己不慍”,不可能把話題直接跳到別的方面去,是反面提醒我們,即便是無知的人,也有我們學習的一面。而且這句話是出在講學習的篇章,學而篇的。如果對於《論語》不是反覆的學,是理解不到這個意境的。一個無知的人都值得去學習,這就是聖人的意境。這樣的學習方法會在深度上提高。

多讀幾本書,是可以從廣度上有收穫的。有些知識和理論既然成書,就有它的體系,都是經過作者提煉出來的。每讀一本書,都會從中獲取一定的知識精華。在一定的時間內,書讀的多了,當然獲取的知識點和理論精華也就多。自己觀察認識客觀事物就多了思維的依據,知識面寬了,辦法多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2019東子


這種很具象的問題,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道聽途說或是從其他意見領袖那看過來的觀點,都是不靠譜的。


我先拋觀點:收穫都大。


可能聽起來是廢話,但是無論如果,只要開始讀書了,不論是一個月讀10本還是把一本書反覆讀10編,你就已經戰勝了全國95%的人了。

先撒花慶祝吧。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看,什麼情況下,這兩種讀法,給人的收穫將是天壤之別。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換種問法:泛讀和精讀,哪個收穫更大?


先說我自己是如何用多麼痛的領悟才發現這個讀書心法的:


從大學開始,我就擅長讀書,讀書比別人快且多。確實,有段時間,讀書對我來說就像吃飯一樣,曾經光靠麵包和水在圖書館帶上一週,那時候吸收知識已經成了大腦本能的反應。甚至一年能讀200本書。

但是,越是讀得多了,我有時候才越反問自己,我們真的需要讀那麼多書嗎?是不是讀得越多,就一定對我們更有好處呢?


經過多年,我發現其實未必。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讀書,或者沒有目的,或者不加選擇,這樣“努力”未必是有效的。


就像我當初在大學的時候,給自己定了一個“掃館”計劃,不知天高地厚地要立志把11層的圖書館全部看完。結果可想而知,為了“衝量”,把自己快讀吐血了也只掃了兩層。

現在呢?幾乎全部忘光了。只隱約記得一些情節和書名,更多的甚至連書名都忘記了。


錢鍾書先生屬於特別會讀書的人,他曾經說:“讀書如果不做筆記,時間一長,這些努力大多都付之東流了。”

如果早點聽他老人家的話該多好。


當時腦子裡一門心思想著楊昌濟說的:“修學儲能,先博後淵”。可是想在想想,人家是在100年前講究先博後淵,現在這個做學問的道理可能已經不適用了。


為什麼呢?看我下面的解釋:


這兩年,估計不止我,大家身邊可能都會出現了一幫特別“愛學習”的朋友。他們特別喜歡買書,但凡需要花錢來充實自己的”讀書清單“的行為,他們都樂此不疲,我常常笑他們”買書成山倒,讀書如抽絲“。


他們自己也很苦惱,覺得花了那麼多金錢和時間,忙碌地像個小蜜蜂,但一年下來發現真正實質的收穫非常有限,還落得一身疲憊,自信受創。


我一直想做一個以讀書和傳播知識為職業的人,因此特別理解大家這種知識焦慮。


但我真的想和大家好好談談讀書這件事。我不希望大家不加選擇的讀書,又盲目地去嘗試各種速讀法,因為這樣不僅會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它會摧毀我們的思考能力。


因此,到現在為止,我發現泛讀,也就是題主說的“一個月讀10本書”這樣的方法,已經不適用了這個時代了。為啥呢?因為谷歌和百度呀。好好想想,我們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孔子他老人家都說了:古之學者為人,今之學者為己。

讀書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自己,不論是讓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還是充滿智識有更多選擇,終究都是為了讓自己讓家人過得更好。

當然不排除有部分人僅僅是享受學問的情懷,想像王陽明那樣“讀書做聖賢”,或者像顏回一樣“人不堪其憂,不改其樂”。這些人先奉上雙膝,由衷敬佩。


但更多的,我們還不是為了能通過讀書,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成長的更快,變得更聰明一些。

既然如此,那就意味著,我們普通人讀書,都是問題解決導向的。


那麼請問,現在解決一個問題,最快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搜索啊。谷歌百度360,只要你會搜索,你會找到無數優質的答案。

你可以選擇用這種方式在幾秒鐘解決你的問題,或者用一個月的時間翻10本書,發完朋友圈,下個月就把書裡的內容全都忘掉。


所以我激進一些的說法,隨著科技進步極大地提升了信息整合的效率,泛讀將會慢慢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不用讀書了?

錯。

我們是不用泛讀了,但精讀永遠都需要,更必要。


把一本經典好書精讀,咂摸咀嚼,思考內化,提煉方法,切已踐行。這一系列過程給人帶來的改變和內在的邏輯提升,是永遠通過搜索或者泛讀做不到的。

古人講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這裡的讀書可不是大家現在拿著手機屏幕滑一滑,屏幕一關第一反應就是:“臥槽剛剛我看了什麼?”


當時候書很少,而且都是數千年大浪淘沙留下的極品,隨便一句話都能讓人終身受用,

比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比如:“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比如:“以德報怨,何如?‘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比如:“昔吾與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與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文字的力量非常強大,它可以重新塑造一個人的思想,也可以毀其心智。

如果我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普通人,想要通過讀書讓自己變得比昨天更好一點,那麼我建議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好書,用一個月時間反覆去讀。

也就是精讀。

如此,收穫更大。


Cc木子更


你這個提問,我就鎖定在你說的是讀好書的情況下。

一個月讀十本書還是反覆讀一本書收穫大?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大量粗讀還是精讀更好的區別。我談談我閱讀的體會,謝謝分享和指教。

在閱讀初期,我認為大量閱讀更好。不管什麼領域的好書都讀:譬如心理學、哲學類、科幻類、武打類、歷史類、傳統文學等等;閱讀涉獵的作家也要廣泛:譬如中國孔子、莊子、曹雪芹、老舍、魯迅、季羨林、林語堂、唐浩明、賈平凹、邊芹,餘秋雨等,外國的大仲馬、小仲馬、托爾斯泰、高爾基、羅曼·羅蘭、司湯達、等等。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體驗後,你的思考方式會發生質的提升:涉獵不同的領域讓你知識面更加寬廣;閱讀不同作家的作品會啟發你的多維思考方式;通過廣泛的閱讀後,將所有看過的書中內容綜合性去思考,你可以從書中細節中尋得你要的真實(特別是歷史類的書);範圍廣泛的閱讀後,你會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家,去無限靠近他(她)的靈魂,一本好書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靈魂體現。

當廣泛的粗閱讀後,我覺得就該進入精讀範疇。因為這個時候,你已經知道那類作家寫的東西是你最喜歡的,他的思想就是你想要追求的境界。去精讀、反覆咀嚼他的作品就相當必要了。只有精讀才能挖掘到蘊藏在文字中更精髓的思想和人生哲理。

粗讀和精讀一部作品,沒有絕對的答案。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時間去閱讀。但我相信,不管怎樣,看書都會帶給你收穫。


凌寒獨自開


我們總是在讀書,但是讀書方法找到了沒有?是在泛泛的初級閱讀還是已經可以深入的進行閱讀了,這些才是我們讀一本書之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莫提默·艾德勒 查爾斯·範多倫給我們提出了閱讀需要經過的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閱讀中的很多問題,也告訴我們閱讀是一種漸漸積累和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我們普通人的閱讀中,我們是追求閱讀的質量還是追求閱讀的數量,決定了我們最終是否能從書中汲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識,最終達到我們閱讀的目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而這四個層次對我們的閱讀幫助是互相影響和依次順延的。

第一層次階段:基礎閱讀。

這個階段,一般指的是閱讀的準備階段,這個階段正常一般是從出生到7週歲,為什麼是這樣一個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我們,也可以說是正處於孩子的認知階段,這時候我們不要做過多的要求,讓孩子能認識簡單的字,看懂簡單的句子就是我們的初級目的。

對於成人來說,這個階段一般都會經過在學校的學習順利通過,除非是因為各種原因接觸不到學校學習的人。

在這個階段,我們隨便拿上一本簡單的書籍,就可以翻開看看,達到愉悅身心和增長簡單知識的目的。

基礎閱讀過程中也可以分以下四個階段:

1.閱讀準備階段,就是幼兒園孩子接觸知識、認字、認識圖形、認識簡單事物的階段。

2.認字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理解為是進入小學需要學習的知識儲備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能讀懂一些相對內容多一點的書籍,可以理解簡單的句意。

3.字彙詞彙階段。這點也不難理解,就如我們學習英語,學習了26個字母后,我們需要對單個單詞和簡單的句子做一個簡單的理解和認知,然後幫助我們達到理解書上內容的目的。

4.小學畢業到初中三年的讀寫能力。

相當於我們做英語的閱讀理解。這時候更需要大量的閱讀,通過閱讀的過程瞭解自己的不足,知道閱讀中文章基本的意思和結構。

假如我們基礎閱讀階段累積的不錯,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到達閱讀的第二個層次了。

第二層次階段:檢視閱讀。

能達到檢視閱讀的階段,才算真正的進入到了閱讀的層次。到了這一個階段,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閱讀水平真正的上了一個層次,這也跟你之前的基礎閱讀做的好有很大的關係。

檢視閱讀可以教會你係統的去閱讀,可以讓自己開始有對書籍的初級選擇權利。在這個階段,我們會漸漸瞭解,一本書如何去粗讀或者略讀。

回到我們的問題,到底一個月是讀10本書,還是一個月只讀1本書收穫大?

當我們發現我們拿著10本書,是要去解決一個當時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擇略讀,拿著這10本書,看看序言、看看目錄,然後選擇自己感興趣並對自己有用的點,重點去讀,這時候,你會發現,也許10本書我們一天就翻完了,根本不需要一個月。

一般略讀的方法更適用於我們去選擇閱讀工具類非虛構的書籍,這樣效果更好。

當我們拿著一本小說或者詩詞書籍,我們想細細體驗作者的書寫意境和社會背景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拿著一本書看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都不為過,因為這類書值得你去細細咀嚼,慢慢回味,所以,時間上,我們要給予的更多一點,讓自己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最終達到閱讀的目的,即解決消遣和解決精神追求。

有些書,我們拿來當做工具,我們就只需要去檢視閱讀一下我們關注的知識,有些書我們拿來當做消遣,我們更追求精神與現實的統一,讀的慢一點就很正常了。

檢視閱讀是我們讀書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只有順利掌握和運用了這個技巧,閱讀的道路上才會暢通無阻。

有時候我們不僅只是發現和尋找知識點,我們發現後還需要把重要的點自己圈劃出來,然後迅速完成自己的閱讀任務,而檢視閱讀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做到能快速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而誕生和準備的。

第三層次階段:分析閱讀。

到達這一階段,我們閱讀的道路就會越來越清晰,因為你混了那麼久的閱讀世界,到現在,才會有分伯仲的時候。

這時候你會自然的區別出,哪些是男人,哪些是女人,哪些是孩子,哪些是老者了。

分析閱讀就是讓我們根據自己需求,辨別自己目前做了什麼樣的閱讀,這樣的閱讀能達到什麼樣的成果,可以解決自己什麼樣的問題。

分析閱讀幫助你清晰一本書的框架,句子的長短,句意的主題。幫助你理清自己閱讀的領域中,是需要什麼樣的書籍去支撐和輔助自己閱讀。是更多的需要閱讀紀實類非虛構的,還是虛構類的,是更需要讀情感方面的、還是職場、心理方面的。

分析閱讀的時候我們有三個過程可以檢驗我們是否讀好了一本書:

1.一本書說明了什麼現象和方向。

2.一本書具體寫了什麼內容。

3.作為讀者我們如何去評論這本書。

分析閱讀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瞭解自己的閱讀領域,也能根據閱讀領域隨時調整閱讀的方法,這是我們閱讀達到高級層次的分水嶺。

第四層次階段: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我們閱讀的最高層次,也是閱讀的最終目的和目標。

到達這一層次,我們的閱讀就已經達到了嫻熟和精通的境界了,這時候我們閱讀書籍,不再會有囫圇吞棗,走馬觀花的感覺,我們可以隨便駕馭書籍,做書籍的主人,成功的達到閱讀的目的。

主題閱讀一般是指同一領域的書籍,我們找到相關的5本左右,做一次通讀,然後歸納總結書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後通過書籍輔助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通過主題閱讀,我們會把自己在一本書中不知道的或者比較模糊的概念進一步弄清楚,可以全方位的去了解一個問題和一個知識點,讓自己做到融會貫通,最終達到增長知識和完成閱讀目標。

主題閱讀後,我們就會逐漸的成為一個行業或者領域的行家,因為懂得多,懂得全面,讓我們有機會成為專家。

所以,主題閱讀才是我們閱讀的最終目標。

當我們到達了這個階段後,我相信你不會再問,一個月是讀10本書還是讀1本書收穫大的這個問題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讀書是我們增長智慧的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做生活中愛讀書,有智慧的人!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謝謝支持!


遇見安苒


最近,看到網上經常有人讀書打卡,列了書單,要求每月或每年定個數量,讀完算完成任務。書籍種類也涉獵甚廣,諸子百家,儒法釋道,樣樣俱全。

似乎,讀的書越多,自己的知識越廣。也給人留個印象,這個是好學上進之人。如果讀書是為了充門面,給人留下個學識淵博的人設,那是為他人而讀,非為自己充實,那讀也是沒用。有人問,讀書到底是廣讀還是精讀,哪個更好?我這裡可以跟諸位探討一下。


效仿古人讀書,差之千里

諸位曾見到古人讀書,為了出人頭地,考取功名。頭懸樑,錐刺股,通宵達旦,出離地勤奮。於是現在人繼而效仿,天文地理,文經武律,樣樣涉及。豈不知以前古人科舉考試,主要範圍在四書五經。讀書人以考取功名為己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他們每天不用打工幹活,主要以讀書為主。科舉制度是每三年一次,也就是三年內,每天從早到晚就是看書,不做其他,由家裡供著。所以古代讀書人五穀不分,四肢不勤,實屬正常。據南宋時期的進士鄭畊老做過統計:

《論語》一萬一千多字,《孟子》三萬四千多字,《尚書》兩萬五千多字,《詩經》將近四萬字,《禮記》有九萬多字,而《左傳》則將近二十萬字……這些加起來就有四十萬字。還不包括其他。如果要考詩賦的話,那麼就得讀透《昭明文選》等文學參考書,加起來,恐怕沒個五六十萬字還拿不下來。

不但讀,還要背誦。會背會寫只是基本功,能出口成章,妙筆生花才是本事。現代人,請問有多少時間能讀這麼多書?每天為生活打拼,四處奔波。結婚以後還要為柴米油鹽發愁,拖家帶口不說,有時候為了工作還兩地分居。效仿古人讀書,我看還差得遠。


快餐式讀書,不明其義

說一個月讀十本書,估計只是走馬觀花,囫圇吞棗。一本書大概有300多頁,二三十萬字。三天一本,一個月二三百萬字看下來,似乎毫不吃力。這個讀書速度,古人也得高山仰止。請問,這麼多書讀下來,書的內容理解有多少?能運用上面的知識有多少?

現在流行費曼讀書法,就是用你抽取書中一個知識概念,然後你用你的語言解釋給別人聽,如果你能深入淺出地講明白,算是過了第一步。假如有人對你的解釋有提出異議,你也能解釋得很清楚,那這個概念你基本是理解了。如果被人問住,你就是對這個知識還未深入,不妨回去再把這個知識概念溫習一遍,深度思考知識要點。再回頭跟人講,直至講清楚為止。

如果一月能讀十本書的人,我從十本書中抽一個知識點問他,估計他腦海裡只有一些模糊概念,要想解釋,只怕很難。說不準連這本書的書名都不一定記得,更別說給人講解了。不明書中義理,讀也是白讀。充其量腦海有些影子,糊弄一下一般人倒是可以。若碰到會讀書的人過來探討,這個濫竽充數的伎倆就完全失效了。


<strong>讀書多就是有文化,說出來不怕人笑話

有點人說讀書多就是文化高的象徵。所以儘量書多讀點,知識會廣博些,跟人說話也有讀書人的氣質。我看不見得。諸位知道,禪宗大師六祖慧能,他沒讀過書,目不識丁。有個僧人叫法達,常誦法華經。這部經書共七萬字,他讀了三千遍。應該說,這個法華經他應該滾瓜爛熟了。與人交流,引經據典,辯才無礙。見到六祖,甚是傲慢。連頭都不磕到地,很是敷衍。六祖就說,你讀經別說讀三千遍,就是讀幾萬遍也是沒用。不明白其中道理,讀也是死讀。法達一聽,汗就下來了,知道是位高僧。便請教。

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若是心有疑惑,就是不理解啊。慧能大師目不識丁,就說了一句。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於是法達大聲唸誦法華經的經文,唸到譬喻品這一節。六祖慧能就說好了,我來解釋給你聽。

慧能不識字,卻能講解法華經。可見心中智慧通達,於萬事萬物徹理。可見,讀書不解義,還不如心有智慧,世理通透之人。所以唸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書讀不明白,自然被書中知識所困。一旦悟透,書的知識就被你所用。這是死讀書和活讀書的區別。

<strong>廣讀不如精讀

常說廣讀不如精讀。廣讀泛泛,精讀深義。蔣介石讀書,書桌上往往只有一本書,他不習慣泛讀,只有精讀。一本書反覆閱讀幾遍甚至幾十遍。中間還做讀書筆記。對不明之處,反覆揣摩推敲,直至弄明白為止。等這本書讀透理解了,才換下一本。精讀是真正讀書人,雖然讀得慢,但是效果卻是奇好。有的書義理深奧,晦澀難懂,不下點功夫不行。

曾國藩的老師唐鑑先生說過,讀書專讀一部書經,論語也好,大學也好,一經能通,其他經書自然觸類旁通,一通百通。而他自己生平所精通的,也就一部《易經》而已。但他卻能對諸子百家卻能觸旁生義,解釋得清清楚楚。要不怎敢稱曾國藩的老師。

廣讀只是知識瀏覽,精讀才是真正做學問。所以一個月讀十本書,不如一個月讀一本書,好好研究,堅持幾年下來,別人自當刮目相看。諸位覺得是不是這樣。


灣火


不建議按時間要求來讀書,同樣不建議用一些所謂的讀書方法來讀書。

先來說說問題。

一個月看10本書

限定了時間和數量,相當於3天讀完一本。這不是讀書,更像完成某一項任務。當把讀書變成一種任務甚至負擔的時候,甚至在三天讀完一本,書裡的內容還能記住多少?讀書是一種學習,只有慢慢地去讀去思考去理解,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

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導師閒聊,說買了好多書,有些到現在還沒有拆開過。導師就告訴我:“一本一本來,彆著急。”選擇多了,一些人常犯的錯誤有兩個,要麼希望趕緊讀完這一本好去讀下一本,要麼就幾本書一起讀,其實這樣的讀書有害無益。有害在浪費時間,讀了沒有理解還不如不讀;無益在於沒有得到應有的價值。

有的書雖然不厚,但凝結了作者大半生的研究與心血。比如《萬曆十五年》,薄薄的一小冊,卻成為了研究明史不能忽略的存在;再比如《楚辭解故》,同樣是薄薄一本,但只有讀過很多前人關於楚辭的著作,才能明白作者到底走了多遠。

本來用讀一本書的方式去了解別人畢生的心血就夠賺了,還嫌浪費時間,偏要規定一個短短的時限,這是多麼小看了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是多麼的荒唐。


一個月反覆讀一本書

這同樣是不可取的。短短十個字,暴露了三個問題。

首先是一個月的限定,看似很長,但只是看起來而已,沒有人把一個月全都用來閱讀,會有別的事情佔用精力,回想一下自己的經歷就能明白。

其次是反覆,這個有點回到了第一種說法上去,說明這本書在一個月之內讀了還不止一遍,那還不如一個月內去精讀,肯定比反覆閱讀好得多。舉個例子,一張試卷,從開始便認真做,肯定要好過追求速度之後再回頭去檢查錯誤。

最後,一本書,這是數量的限定。有些書翻過就好,沒有必要認真讀,有些書反覆讀每次都有新理解,所以有時候一個月可能讀幾本,有時候一個月一本都看不完,這與書籍的厚薄無關。


最後講一講讀書的方法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多思考多理解,必要時候做點筆記。除此之外無捷徑。

有些人會教人帶著問題去讀,這是誤區。帶著問題地閱讀可以做試卷習題,但不能這麼讀書。

讀書有三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讀之前確定自己真的想讀,那就讀下去。如果只是當做一種任務,那就不必讀。

其次,不要限定時間,人為地製造一種緊迫感對理解書籍沒有好處,反而有可能遺漏信息。一本真正感興趣的書,會讓人越讀越感覺惋惜,惋惜這本書怎麼這麼短,要是再長一點才好。

最後,不要把一本書用筆記拆得支離破碎,如果只是想梳理這本書講了什麼,看目錄便好,框架都在那裡,不用太麻煩。真正的筆記是思考式的批註,而不是對內容的詳細整理。


待曉兒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作為老師,通過閱讀進行學習是我對自己專業上的要求,更是我一直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如果你和我一樣,歡迎各位來和我溝通和交流。

題目當中問一個月讀10本書好,還是一個月反覆讀一本書好,這其實就是在探討讀書是讀深還是讀廣的問題。我想先表達我的觀點:對我們有很高的價值的書籍,一定要反覆閱讀;相對來說價值沒那麼高的書籍,可以廣泛閱讀;對於沒有價值的書籍,別捨不得,即使買了,也請放下別讀。

1.什麼樣的書籍適合反覆閱讀呢?

對我們有很高價值的書籍通常分兩種,一種是本身書籍的價值含量就很高,二是和我們專業有關的理論書籍。

前者不用說,這類書籍我們不僅僅要看,更要研究,這類書籍無論是從結構、語言、細節描繪都值得我們學習,為了學習它,我們甚至還要去搜集比書籍本身更多的資料,去幫助我們理解,比如《紅樓夢》。

現代出版中,也有很多價值不錯的書籍,雖說不是《紅樓夢》這種可以研究一輩子的書,但也能給我們提供很大幫助。比如當時看《道歉的力量》我就差不多看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面大量的素材肯定不是一下子就能閱讀完的,需要慢慢的仔細閱讀和記錄。

這類書籍本身很厚,又有很多的內容可以學習,完全可以反覆閱讀。

後者專業書籍更不用說,無論它多麼枯燥,多麼難啃,我們都必須要咬牙讀下去,還要讀懂、讀透、讀薄。一直到你真正的掌握住了才行。

2.什麼樣的書籍可以一個月讀10本呢?

這類書籍有一定的價值,但通常比較薄,或者全文會圍繞著一個或幾個重點展開描述。

我們通過學習一定的閱讀技巧就能夠快速的掌握一本書的核心內容,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快速的鎖定重點,仔細閱讀。其他不重要的,簡單瀏覽就可以了。這樣即使閱讀速度很快,但並沒有影響我們的閱讀效率。

像我現在閱讀最多的商務類書籍就屬於這一類,有價值,但是相對來說篇幅不大,不用花多久就能閱讀完。這類書籍一般很符合我們說的“二八定律”,書本中真正重要的內容只佔內容的20%。我們只需要仔細研究這20%,就能掌握整本書的重點。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只研究20%的內容會讓我們將精力集中在不多的內容上,關注點變少了,重點卻突出了,我們往往能更加容易的記住這些內容,對於我們今後的應用來說,非常有效。

這樣閱讀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約我們的時間。只要勤加練習,一個月10本書、甚至更多書籍,不在話下。

綜合以上兩種觀點,無論是一個月反覆閱讀一本書,還是閱讀10本書,不能嚴格的說哪種效果更好,而是應該根據我們讀書的內容,有選擇的確定我們的閱讀方式。對於那些有用的、有價值就反覆多讀幾遍,對於價值相對而言沒那麼大的,就選擇重點內容反覆閱讀,廣泛涉獵,豐富儲備。

我一直堅信,任何的方法和技巧,都不如真正的拿起一本書來讀重要。所以無論選取什麼樣的方式閱讀,只要讀了,必然是會有收穫的。

我是青年教師,通過閱讀實現個人成長。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

小小一座山0516


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因人而異,有的人適合精讀,而大多數人適合粗讀。

很多人在讀書時都有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書中一定有智慧,但為什麼我讀完總是沒有感觸?或者感觸沒有其他讀過此書的人高大上?有這種想法的,首要學習的並不是讀書方法,而是修正自己的讀書觀。我們讀書的目的並不是炫耀,只是為了從書中汲取智慧,充實自我。但現在因為網絡社交的普及,讀書目的已經變的不再那麼純粹了,始終抱著為炫耀而讀書,試問,如此目的讀書,怎會感悟?

還有一少部分人是想真實讀書,但也沒有感悟,如何解決?很簡單,記讀書筆記。個人建議,讀書筆記首選實體筆記本,不要學網上的思維導圖那種高大上的東西,美則美矣,實用性極為欠缺,理由如下:

1、人是善忘的,所以做完讀書筆記後並不意味著結束,我們仍需要定時或不定時翻閱。而使用思維導圖記載以後,只適合電腦大屏幕查看,手機小屏幕並不適合查看,由此極為影響讀書筆記的回顧性;

2、自己親手寫出來的東西,在增加個人的記憶的同時,會不同程度的激發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就是讀者想要的感悟。

在做讀書筆記之前,還需再澄清一個事實,讀書筆記並非一定要高大上,切實自己就好,對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做標註、筆記就好。不要關那些經典語句,記住一句話,能引起你的興趣,讓你產生感悟的句子,才是好句子。不能讓你感興趣和產生感悟的句子,哪怕寫的再優美,再有深度,要做的不是死磕到底,“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而是跳過它,繼續前行。當你讀的書越來越多的時候,曾經你毫無感觸的語句或許就能引起未來的你的興趣。

那麼如何做讀書筆記呢?分兩個維度:

1、書本:對書中重要的話語、詞進行標註;對引起自己興趣的詞語、句子寫出自己當時的想法,比如下圖中,我在讀到左下標註的這一句話時,突然想起了“富者恆富,窮著恆窮”這個問題,自己思考了一番,寫下我思考的結果,這就是讀書筆記,也是感悟。同樣,再看圖中右半部分中下位置,讀到這一段時,個人並不認同作者的結論,然後我就批註一個“呵呵”二字表示我的想法,這同樣是讀書筆記,也同樣是讀書感悟。



2、筆記本:讀完一本書後,除了在書上做實時的讀書筆記,還需最後一步回顧。回顧一本書的最好方法是在筆記本上畫出它的思維導圖,並寫下書評,如下圖





回到題主所問的問題,與其死磕到底,毫無建樹或者效率低下的讀一本書,我個人更建議讀完一本換一本,如果你覺得有的書經典,自己保存起來,時時就好了。用自己讀過的其他書來感悟你保存的經典著作,讀書效果無疑更好,也更有效率!

最後,再說一下個人對“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的理解,或許能啟發和題主有同樣迷惑的人。

1、不是所有的書都需要“書讀百遍”,經典著作毫無疑問,是可以不停的復讀,但是一本非經典著作,不停的重複閱讀,真的有效果嗎?

2、“其義自現”的前提是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那就去看其他書,看自己喜歡看的書,積累到一定的閱讀底蘊後,再去翻閱曾經毫無感觸的書,那時的你才能看進去,也才能有收穫。否則強制自己“書讀百遍”,呵呵,失眠治療神器就是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