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頂上的孤寂防線-懸臂長城


懸臂長城距離嘉峪關市區約11公里,距離嘉峪關關城約7公里,因築於約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掛,因而得名“懸臂長城”。

懸臂長城是嘉峪關關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關古代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就地索取的礫石、黃土夯築而成。

長城現只存750米,經1987年修繕,由漫道、垛牆、墩臺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臺,共有三座墩臺。

為了便於遊人攀登,1987年重修時還在首墩和山脊城牆上修築了臺階式漫道。

沿漫道而上,雖只有四百多級臺階,但也足以使人心生踟躕。

天空正下著陣雨,長城仿若游龍在雲霧中游走,若隱若現。前方可見撐傘前行的遊客。

一道牆,圍著古老的文明,圍著浩瀚的歲月。

登上山頂,放眼望去,關外大漠的荒涼盡收眼底,僅有極少的片片綠洲點綴其中,顯示出這裡還有生命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頑強的抗爭。

矗立在黑山頂上的孤寂防線。沙場濃煙,一晃百年。

遠方,火力發電廠的滾滾白煙直衝天際,和天地盡頭酒鋼的煙霧連成一片。彷彿正上演一場科幻大片。

環保與發展,何去何從?

大雨初歇,陸陸續續可見遊客身影。

雨後,黃土夯築而成漫道里積了不少水。不知哪位好心遊客在水窪裡放上了一塊磚頭。

拍照留念的遊客。

大漠戈壁,雨後卻越發一片綠意安然。

最高墩臺的後方,有不少同心鎖。相傳相愛的人將同心鎖鎖在鎖橋上,期盼的是鎖上自己一生一世的愛戀。

真愛永不變,用這把同心鎖見證他們最忠貞、最真誠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