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吃货(三)

小说连载:吃货(三)

众人哄笑声中,又都一饮而尽。

胡侃对姜大器说:“好了,表弟,我三杯已经领完了,下边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姜大器笑道:“领酒没问题,但表哥你也不能老是评价别人啊,你说说看,你是怎么做大拌菜的?”

大刘抢着说:“对对对,表哥说一说,我们也跟着学学。”

胡侃道:“我做这个菜,调料除了不放白糖,其他都跟小周一样。但最不相同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其实刚才已经说过,那就是首先要考虑选择食材,如果没有合适的食材,我宁愿放弃不做。”

众人都点头称“是”。只听胡侃接着说道:“第二点呢,我会把鲜蒜片、鲜朝天椒段、香菜末这类刺激性的东西先放进器皿中,如果有头刀韭菜和带白点的老葱叶子,也适量切上一点儿,然后再将其他菜切好覆盖在上面,过十五分钟后,这些刺激类食材在被氧化的过程中,其气味既给其他食材熏足了味道,本身也变得不再那么刺激,大蒜素更会被充分吸收利用,然后再倒入米醋、生抽、香油、花椒油等调料。这样吃起来不但口感好,吃完以后嘴里也不会有怪味儿。”

“还有这么一说!用头刀韭菜我能理解,那东西鲜美肥嫩,味道也好。但为什么要用带白点的老葱叶子呢?”大刘追问道。

“带白点的老葱叶子口感好,味道也浓,而葱白和嫩葱叶就差一些。倒是葱叶和葱白相交之处,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表哥,你说的这几种刺激性的东西,厨房里都有,我现在可以切一点儿拌进去吗?”小周问。

“你这是要用实践来检验我的理论吗?也可以,但效果不会那么明显。”胡侃笑道。

“表哥别误会。我这叫做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小周一边笑嘻嘻地说着,端起大拌菜跑进了厨房。

“你的红烧鸡块应该也差不多了,快去看看吧,别糊了锅。”姜大器提醒小钱说。

“对对对,我光顾着听表哥说话,差点儿把这个茬儿忘了。”小钱说着,也起身进了厨房。

“我也过去看看,小钱腾出炉灶来,我就做我的胡氏一品锅。”小郑也站起来,快步走进了厨房。

“趁着这个机会,表哥你品尝一下其他凉菜吧,要不先尝尝我做的凉拌西芹?”姜大器对胡侃提议说。

“不用尝,桌子上这几个凉菜,在选择食材方面都已经不得分了。西芹很嫩,但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我吃芹菜,只选择唐芹和水芹。”胡侃说。

小吴笑道:“水芹已经买了,一会儿我来做。但唐芹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

胡侃答道:“所谓唐芹,是针对西芹而言的,就是在引进西芹之前,咱们中国一直在种植的那种芹菜,各地叫法不太一样,有叫山芹的,有叫药芹的,还有叫旱芹的,味道很浓,和肥瘦肉一起炒,那才叫美味儿呢。”

“表哥,如果现在让你做青菜,你做什么?”姜大器问。

“在北京的这个季节,如果让我做时蔬,我还是严格按照季节性和地域性这个原则,除了菠菜,能做的也只有香椿和荠菜。”

“香椿也买了,一会儿我来做香椿摊鸡蛋,但荠菜没有买到。”小孙说。

“没有买到最好。在菜市场里,即使你买到了,也是人工培植的,弄不好,还会买到野生的呢!”胡侃说。

“野生的不比人工培植的好吗?”小孙大惑不解。

“从道理上来讲,野生的当然比人工培植的好,但你从菜市场上买的所谓野生荠菜,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挖来的?马路边、垃圾场或工厂周边,还有什么脏的臭的地方,有没有污染你也不知道,这样的野生荠菜能吃吗?”胡侃说。

众人都点头称“是”。只听胡侃又道:“要吃荠菜,必须招呼一帮情投意合的亲友一起到野外去挖,这样不仅可以春游踏青,享受大好春光,而且还能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荠菜的质量。”

“红烧鸡块来了!”小钱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鸡块,兴致勃勃地走了过来,刚刚放到桌子上,就迫不及待地催促胡侃道:“表哥快尝尝,看我做的怎么样。”

“不用尝,我只看了看,再闻到这个菜的气味,就知道你已经要扣分了!”胡侃说。

“啊?你连尝都没有尝,怎么就知道我这个菜要扣分了?”小钱委屈地说。

胡侃见小郑也从厨房走了过来,笑道:“你们都先坐下,让大器领着喝一杯酒,然后都吃一块鸡块,我再说。如果说得不对,就罚我连干三杯酒。”

“好,我也不多说了,来,咱们干一杯,然后吃鸡肉。”姜大器说着,带领大家喝了一杯酒,然后大家纷纷品尝红烧鸡块,胡侃却没有动筷子。

“表哥你也吃一块嘛,不尝一尝,怎么能知道我做的好不好呢?”小钱对胡侃说。

“品尝饭菜,要靠眼睛、鼻子、嘴巴,也就是要把视觉、嗅觉、味觉三者结合起来……”胡侃笑道。

“是啊,你不吃一块尝尝,怎么会有味觉呢?”小钱不等胡侃把话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茬儿。

“别着急,等你们品尝过了,我先根据我的视觉和嗅觉,谈一谈我的感受,如果说得不对,罚过三杯酒后,我再用味觉品尝。”

“表哥是怕酒喝不够,故意找个借口多喝酒呢,小钱你就别催他了。”姜大器笑着对小郑说。

众人都笑了起来。

胡侃笑着,见大家都已经品尝完鸡块,便对小钱说道:“你选择土鸡做这个菜,在食材的选择上是得分的……”

“好好好,就凭表哥这句话,我先干一杯,表示感谢。”小钱说着,站起来干了一杯。

“又一个找借口多喝酒的。”小冯笑道。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你先别打岔儿,听我说完。”胡侃笑着对小小钱说。

“好好好,我洗耳恭听。”小钱说。

胡侃接着说道:“所谓土鸡,也是相对于从外国引进的洋鸡而言的,品种很多,各地叫法也不一样,什么家鸡、柴鸡、笨鸡、草鸡、溜达鸡,不一而足。如果再按照出产地来划分品种,那就更繁琐了。这种鸡的肉比较瓷实,口感好,有嚼头,味道鲜美,制作方法也花样繁多,但怎么做,做成什么,却一定要讲究是公是母和养育时间长短的问题。”

“啊?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小钱又忍不住插嘴道。

胡侃道:“讲究太多了。比如你要炖鸡汤喝,或者熬制高汤使用,一定要用三四年以上的老母鸡,而且要整只炖,绝对不能砍伤它的骨头,更不能剁成鸡块。”

“为什么呀?”小钱仍然忍不住问道。

“你若伤到它的骨头,在炖煮过程中,骨头里的血沫子和其他杂质,就会溶入到鸡汤里边去,影响汤的质量和味道。”胡侃解释说。

“杀鸡的时候,不也会伤到它的骨头吗?还有开腹净膛的时候。”小钱反驳说。

“杀鸡的时候,只割断它的食管和气管,脖子上的骨头是一节一节的,根本伤不到。至于剖腹净膛,那就更不会伤到骨头,因为肚子上根本就没有骨头。有些讲究的人,还要把鸡屁股和鸡爪子剁掉,这两个地方,也伤不到骨头。”胡侃见小钱又要说什么,摇摇手示意他不要说话,接着说道:“鸡屁股那里,也没有骨头,至于鸡爪子,只要用刀在关节处把皮和筋割断,用手一折就折断了,也伤不了骨头。”

“糟了!我一会儿要做大煮干丝,鸡汤是用小土鸡熬的,不是老母鸡。”小吴说。

“没关系,只要是用土鸡汤,味道就会很好,只是没有老母鸡汤那么浓罢了。”胡侃安慰说。

小周端着那盘大拌菜,笑嘻嘻地走了过来,说道:“大家快尝尝,味道确实不一样了。”说着,把大拌菜放在了桌子上。

“啊?你先在厨房里偷吃过了?”姜大器笑问小周道。

“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子嘛。做菜的人,当然要先尝一尝了。”小周笑嘻嘻地坐了下来。

众人纷纷夹起大拌菜品尝着,还不断地频频点头。小王说道:“味道确实不一样了。”

胡侃对小周说:“你补上一杯酒,我陪你干了。”

“好的。”小周愉快地答应着,倒满酒杯,举杯说道:“谢谢表哥,教我又学了一招。”

二人同时一饮而尽。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