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全程爬過泰山?從紅門走著到南天門,然後走著下來,談談你的感受?

海之綠


我也寫寫感受,我爬泰山60+次了而且是泰山旅遊攻略群領隊,泰山是我們戶外訓練基地,只不過這幾年管理嚴格了才轉向嶗山蒙山。

今天我跟兩個隊友剛從泰山回來,走的是天燭峰那邊老虎背上紅門下……

紅門上泰山節假日人是非常多的,也是夜爬泰山最主要的線路,全程7公里左右,全中國的山這個爬升速度也是相當快的了。

紅門線路正常爬山3-4小時就夠了,當然快的一小時多,點慢的十幾個小時的都有個人體質+人流狀況不同。

打個廣告,我們泰山旅遊攻略群裡有詳細的遊泰山攻略,適合普通遊客暢遊泰山。

爬泰山最好是下午2點左右慢慢欣賞著風景上去,看泰山日落住一宿再看日出然後從天燭峰下去……

節假日從天燭峰上紅門下更好,當然山頂住宿是比不小的開支。





金屬老妖


本人74年生人,一直想去爬泰山,卻始終沒能成行。今年的清明節,因故不能回家祭祖,便去了泰山。

4月6號中午到達泰安,下午隨便逛了逛,在農大附近找了個旅館住下(離景區稍遠,但房間費才180,遠遠低於泰山腳下那些個酒店的價格),半夜12點起床,打車十幾分鍾到了紅門。排隊買票,檢票,就1點多了。

上山之前看攻略,從紅門到山頂大概需要4個小時。算計自己從1點到山頂,大概5點鐘左右,正好看5點50的日出。所以,從紅門一路上行,走走停停,拍拍夜景,2點鐘到了中天門。一看時間太早,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不用4點就能到山頂去。與其在山頂挨凍,不如在下面休息一會兒。

在中天門平臺,看見很多人在打地鋪睡覺,還有幾個帳篷,實在沒地方坐了,就乾脆繼續走吧。

從中天門下來,發現路邊其實很多可以休息的地方,因為地勢較低,比中天門平臺風小,反而更適合休息,所以想休息打地鋪的驢友,完全可以在這裡睡一覺。

我磨磨蹭蹭一路上行,到了十八盤,人山人海,整個臺階滿滿的都是人,整個人流完全是龜速蠕動。按照這個速度,5點半之前肯定到不了山頂,沒辦法,只好從旁邊的小路照著手電攀登。

終於在5點40分到了日觀峰。

山頂也是人山人海

無奈,天公不作美,等到6點半,也沒看見日出。

磨蹭到7點,開始下山。

下山路上,同樣是滿眼的入群,龜速蠕動。無奈之下,還是走小路下山。

磨磨蹭蹭,8點20到了中天門,8點50到了紅門出口。

總結一下時間:上山,從紅門到中天門,50分鐘,中天門到山頂,如果道路暢通,估計一個半小時差不多。從紅門到山頂全程兩個半小時。下山:如果暢通,全程一個半小時。

負重情況:四瓶550ml礦泉水,自加熱火鍋一盒,火腿500g,1kg牛肉乾,羽絨服一件(全程沒睡覺,在山頂逗留不到一個小時,所以一直沒用上),加上充電寶,手電,刀具,洗漱用品等等,負重15斤左右。

總結:1,儘量避開旅遊旺季,人太多失去了樂趣;2,體力好一點的,夜爬可以從凌晨2,3點開始,5點多到山頂看日出,正合適;3,上沒別人說那麼累,回家腿肚子稍微難受了一天,其他沒感覺。4,路上遇到傳說中的挑山工,為他們的吃苦耐勞精神致敬!











消防改造專家


泰山,爬一次絕對不想第二次,2014年清明節和前女友一起爬的,因為沒經驗也沒查攻略,下午六點多開始從最底下往上爬,一直到山頂用了四個多小時,(因為要照顧女朋友,所以慢了點)開始爬的時候穿了件薄羽絨服,爬山的時候脫得只剩一件短袖,快到山頂的時候租了兩件大衣(md五十塊錢,比要飯的穿的那件都破)到達山頂發現溝裡壕裡,石頭後面,公共廁所裡躺的全是人!山頂冷都找避風的地方睡覺,我和女朋友轉悠了大半小時終於找到了一個所謂的“棲身之地”兩件破大衣一裹,蜷縮著身子迷迷糊糊的等到了凌晨四點,結果陰天,沒看成日出,五點半開始下山,用了一個多小時,下了山腿肚子疼了好幾天…完整爬上去的,完整走下來的,爬泰山人生有這麼一次完整的體驗就可以了!



劉老頭134257286


2017年,第一次爬泰山,十點左右從紅門開始爬,去之前聽說山上東西很貴。特意多背了點水,背了八瓶百歲山,還有些吃的,從山下買了兩個柺杖。剛開始,還是比較興奮的,很多登山的,都拿著手電筒照明。我們也是一路走會歇會,爬到中天門爬了兩個多小時,到了中天門一看還是挺熱鬧的,有賣煎餅果子的,很熱鬧。反正是中間走走停停的,爬到山頂,差不多用了七個小時,到了山頂很冷,買了個泡麵喝了點湯,然後我們兩個人租了個大衣,原地歇會。歇了一會,就繼續往玉皇頂爬,比較幸運,第一次爬泰山就成功了看到日出,雲海,非常漂亮,看完日出往下走,去上香,上完香,我們就找了個地方歇會,實在太累了,躺著就睡著了,睡了一會突然醒了。我們趕緊下去,怕睡過頭了,本來想坐纜車下來的,結果一問100元一位,太貴了。沒捨得。就走下去了,下山腿就不是自己的了,不過下山就感覺快了好多,下山兩個多小時就到了中天門了。下山的時候還碰到登山節,好多外國人在登山。到中天門我們坐車到的紅門,猶豫太累了,我們感覺找了個賓館休息了一會,下午返回的淄博。爬一次泰山腿疼了好幾天!不過我們今年還會再爬泰山的!!!曬幾張照片吧






中國好麵筋愛尚花甲粉


這個我有發言權,我是真的走過,說起來都是淚,好多年前第一次爬泰山也是這輩子唯一的一次了,早上8點從紅門開始的,我想著爬山嘛,那肯定要輕裝上陣,於是就把外套啊什麼的都寄存在紅門那裡了,快到中天門的時候我就已經累的不行了,實在不想爬了,但是看見一起去的小孩子都上去了,回去怕丟人硬著頭皮往上爬,到上面越來越冷,被山風吹的又冷頭又痛,無奈買了個帽子求來了同行男伴的外套,男的火力大不怕冷,我們也沒有坐索道,因為索道那裡排隊排的太長了,下去的時候走十八盤我的兩個腿都是抖的,把帽簷壓低到只能看見我腳下的臺階,不敢往下看,然後一手拄著柺杖,一手扶著邊一點一點下的,當時我感覺只要後面有人用手指頭輕輕點我一下,我就得滾下去,好不容易挪到中天門,她們都在中天門坐車直接走了,因為中天門的車不到紅門那裡,而我又必須去紅門拿我寄存的東西,所以我只能一步一步再走回紅門,哭死,當時真的是已經走到天黑了,兩條腿感覺已經廢了,多虧有根柺杖支撐著,走到紅門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多,從早上8點紅門開始到晚上8點紅門結束,爬了整整一天山,我想說這輩子我不會再爬泰山了!



花了誰人妝


五年級時候的我!

那段經歷太可怕了,

現在聽到泰山兩個字都發怵。

那個時候小,爸爸單位組織去泰山,我跟著去了,

印象中我們並沒有從我認為的山腳下開始爬。

而是坐著大巴車上了盤山路,

到了一個車開不上去的地方才下車開始爬的。

頭2個小時還好,體態輕盈,身上沒有負重,很輕鬆。覺得這都不是事兒。

會對超過的人說加油!對已經下山的人表示崇拜。

慢慢的問題就來了,消耗太大,有點餓了,我們沒有帶吃的,只能在半山腰上買著吃,於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山東特色:大蔥捲餅。

泰山的大蔥捲餅成了我的童年陰影:太!!!難!!!吃!!!了!!!

那個大蔥的嗆味,把我的鼻腔都汙染了,後面好長一段時間的空氣中,都瀰漫了大蔥味啊!無論吃什麼都消散不掉啊。

於是機智的我開始用嘴呼吸,也自覺的不對周圍的人說話了。

但是用嘴呼吸,就導致我肺活量不夠了,覺得很累。

於是開始思考人生: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正思考著,我突然發現了人生的曙光!我看到了索道!

我順著索道的線看到了山頂,我兩眼放光看著我爸,我爸把我舉高,幫我看清了排索道的隊列,那是個200米長的隊列啊!

於是我人生的曙光泯滅了。只能繼續垂頭喪氣的爬,我看到了一個可憐的大樹,樹枝上掛滿了紅繩,我嘲諷的笑了:幼稚!

我看到滿頭白髮的爺爺奶奶下山,猜想他們有沒有爬到山頂。

終於!我快爬到山頂了!

我想站在泰山之巔俯瞰,被我踩在腳下的芸芸眾生,我想感受站在雲端之巔的孤傲!

然而這時下起了毛毛雨,天空烏雲密佈,視野被雲霧遮擋的嚴嚴實實,太陽都看不到了!

泰山頂上好像有個觀日石,那上面坐滿了人,沒有我的一席之位。

於是我又開始思考人生:我為什麼要來這裡?我為什麼不在家好好寫作業?

沒等我想到答案,爸爸就催我下山了,我用了一上午的時間上山,在山頂呆了不到十分鐘,就要開始下山了,我終於理解古人說的:上山容易下山難了!我也解讀出其中的意思了:上山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完了,下山還哪來的力氣?!

下山的路我沒有多少記憶了,可能是人體的保護功能會讓你忘掉不好的記憶吧,我只記得我坐在回家的大巴車上,鞋子越變越小,直到裝不下我的腳。

後來我有幸再一次吃到山東的大蔥捲餅:真香啊!不在景區裡買的就是好吃!

雖然泰山對於五年級的我來說有點吃不消,但是征服泰山一度成為我作文裡,最驕傲的事的主題。

泰山,我還會再去的,下次去,我就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了!


羊駝隊長MM


今年4月6號清明節假期剛剛爬過,感受就一個字:人真多!

我們一行兩人,坐的晚上十二點的火車從濟南出發的(出發前吃飯時已經一人喝了五瓶啤酒),到泰安已經是凌晨12點50了,因為是假期,爬泰山的人特別多,泰山站幾乎下了那趟火車一半的人。看著人多,我們到站後抓緊下車,和兩個山西小姐姐拼了一輛車過去,他們是第一次來怕泰山,沒有經驗,想和我們一塊爬,在山下我們一人買了一根登山杖後,準備去售票處買票,下面這張圖就是等待買票的人排的長隊,人多到超過我的想象,而我們兩個人也在這個排隊過程中和兩個山西小姐姐成功走散,連微信都沒來得及加😔。我們到售票處大概是一點二十,買上票準備爬山時已經兩點半了,為了能趕上日出,我們前面有的速度很快,一直到中天門我們都沒有休息。


從中天門往上爬,臺階越來越陡,我們的速度也慢了下來,但是我們認為按那個速度還是可以看到日出的。越往上爬,明顯感覺到人越來越多,上山的速度也更慢了,到了十八盤下面的時候,臺階上已經是滿滿的人,爬十八盤的過程就是下面圖上的情形,根本不是你在網上爬,而是後面的人懟著你往上走。看到這個場景,說實話心裡有點害怕,臺階這麼陡,真怕出現意外,當時產生了不想登頂的念頭,還好有朋友的堅持和鼓勵,才讓我繼續前進著。 在十八盤這個地方,爬了足足有50分鐘,我和朋友兩個人也在爬十八盤的這個過程中走丟,我們在南天門匯合時已經是六點一刻了,這次登泰山沒有看到日出。我們在南天門稍作休整,補充一下能量,然後準備登頂玉皇頂。

從南天門往上走的時候大約七點,正好是看日出的人下山的時候,這人山人海的場面,真實異常壯觀!
從南天門一路走走停停,終於,我們到達了玉皇頂,又一次看到“五嶽獨尊,昂頭天外”,站在泰山頂,也再次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闊! 上山容易下山難,對於兩個恐高的人來說,下山更是難上加難,但我們還是決定挑戰自己,克服一下這種恐懼心理。下十八盤時,我往下望了一眼,雙腿不禁軟了一下,一手拄著登山杖,一手扶著護欄,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往下走……終於下來十八盤,往下的路也好走了一些,我們下山的速度也快快了起來,下到中天門後,我朋友實在是走不動了,我們從中天門坐大巴下了。這一天,我的微信運動步數是30503步。

這是我第二次爬泰山,上一次爬是2017年4月底,上次爬最主要的感受是“累”,而這次的感受是“人真多”。其實爬山就像生活,就像成長,一路上會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風景,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們都得義無反顧的往前走,經歷過了你才知道,沒有登不上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坎,終有一天,一切都會煙消雲散,終有一天,你也會變得高不可攀!


馬延軻律師


本人已經爬過兩次泰山了,從來沒做過車,上山下山都是全程徒步,兩次都是在紅門開始往上爬的。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爬泰山的感受吧。

第一次爬泰山是15年的時候,和兩個朋友一起去的。當時也沒刻意做什麼攻略,週五下班以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去,加上兩個朋友一拍即合,說去就去了。在濟南開車去的,到泰安差不多快七點了,找地方吃了飯,也是第一次喝三天的泰山原漿!我們吃完飯以後,找了一個洗浴中心,洗完澡休息到十一點開始往泰山腳下敢路。算是半夜12開始往上爬的。

其實第一次爬泰山還是挺興奮的,沒感覺到累。每個人都揹著書包,裝著飲料和食物。其實沒怎麼感覺就爬到中天門了,人很多,也沒有落腳休息的地方,稍微站了一會又開始往上爬。差不多凌晨四點多就已經到南天門了,當時雖然感覺很累,不過到了南天門突然來了精神了,我們一塊到了玉皇頂拍了些照片,休息到差不多九點的時候開始往下走的。說實話還是白天爬山有意思,可以看看沿途的風景,晚上黑燈瞎火也看不到啥,遠處的風景更是看不到了。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下午開始爬山,到晚上就能到山頂,在山頂住一晚,看完日出再往回走。

總體來說第一次爬泰山還是很有意思的,約上朋友一起。有說有笑的也感覺不出累,就是回程的時候,到了山下停下以後感覺腿已經不聽使喚了,坐下就不想起來。











滴流滴溜轉


17年初秋,我和閨蜜爬泰山!半夜11點半開始,晚上比較涼爽。最好自己多帶點水,如果懶得背,賣水的小攤越往上越便宜,沒聽錯,越便宜!快到山頂風大特別冷,有租軍大衣的,還有早餐。我們爬到最高的山頂,迎來了太陽初升的美景,好激動,好漂亮!

ps:經常不鍛鍊的人就別爬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我,得了半月板損傷,現在路走多了膝蓋就磨得疼,很疼。

粗略簡單說了這些,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簡單才快樂Lee


2019-4-25夜爬泰山經歷:

1步行路線:25號晚上9點半跟小夥伴們從紅門進入,依次經過:紅門~萬仙樓~經石峪~壺天閣~回馬嶺~中天門~雲步橋~~十八盤(最陡一段)~昇仙坊~南天門~天街~日觀峰~碧霞寺~玉皇頂。從紅門到中天門用時大約2個多小時。從中天門到南天門大約用時接近2小時,從南天門到達玉皇頂日觀峰大約40分鐘。全程用時5個半小時多點,當天天氣預報沒雨,但是半夜下雨了又下了雹子,,冒著小雨雹子穿著雨衣爬了一次泰山,本想看到泰山日出卻看成泰山雲海呵呵。第2天早晨又從山頂走下去,走出紅門的時候上午10點半,從晚上9點半到次日10點半,折騰了一夜13個小時,真是終生難忘、很嗨、刺激、過癮的一次爬山!由於時間緊,沒顧得上拜岱廟,留給以後彌補這個遺憾吧!

小常識: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3


分享到:


相關文章: